<h3>课程园本化</h3> <h3>办园特色和课程特色</h3> <h3>特色课程和特色活动</h3> <h3>三者关系</h3> <h3>STEM课程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h3><h3>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h3><h3>二是技术素养,也就是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h3><h3>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h3><h3>四是数学素养,也就是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h3> <h3>高宽课程(high/scope)模式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以公立园儿童为主要对象,以帮助儿童学会主动学习为基本价值取向,以系列关键经验为主要学习内容,以计划、行动和反思的活动教学为基本组织形式,旨在让孩子们对周围的自然与社会具有高度热情和广泛兴趣的一种幼儿园课程模式。其教育哲学核心在于主动参与式学习。</h3><h3>高宽课程围绕“学习方式”“语言、读写能力和交流”“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艺术与科学”五个内容领域中的58条关键性发展指标而展开。</h3><h3>高宽课程模式在我国曾被翻译为“高瞻课程”,它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的美国,历经半 个多世纪的建构、解构与重构,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前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游戏幼儿园课程模式。高宽课程的独特之处是确保儿童在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计划活动的机会,并且对他们所学习的东西进行回顾。</h3><h3>高宽课程采用术语“主动学习”来描述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过程。所谓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是指由学习者发起的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操作与人、物、观念、情景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关于现实知识的过程。</h3><h3>幼儿主要依靠动作,直接作用于环境而获得经验。如果幼儿仅仅被告知某事,反映思维真正改变的学习就不会发生。幼儿需要成人的鼓励以及对他们思维的挑战,需要亲眼去看,亲自去尝试。在过去的教育活动中,我们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接受知识,忽视了幼儿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忽视了为幼儿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忽略了各种物质材料、空间和时间对幼儿的影响,从而制约了老师对幼儿的评价。</h3><h3>拓展资料</h3><h3>高宽课程围绕“学习方式”“语言、读写能力和交流”“社会性和情感发展”“身体发展和身心健康”“艺术与科学”五个内容领域中的58条关键性发展指标而展开。58条关键经验适合每个年龄阶段。</h3><h3>高宽课程中教室内的一日活动如何进行,室内活动是根据对主题事件的可预测活动而进行的,成为一日活动。这为幼儿做出选择、追随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其各个方面的能力提供了大框架。高宽课程模式决定了其最符合课程设置、课程计划和班级人数的一日活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在一日活动中。</h3> <h3>项目学习就是计划,行动,反思</h3> <h3>《儿童主要学习经验》</h3> <h3>举例:四季课程</h3> <h3>最终课程</h3> <h3>目标可以从五大领域各取一个词语</h3><h3>组织形式就是实施路径</h3><h3>主题审议列入课程保障中</h3> <h3>举例</h3> <h3>课程现状分析用swot分析</h3> <h3>课程资源可视性</h3> <h3>放任天下而皆准的三个关键词</h3> <h3>总目标是5个词,关键词进行解析,</h3> <h3>举例</h3> <h3>把内容,目标,实施,评价用一张表呈现叫课程结构</h3> <h3>举例,基础性—特色性</h3> <h3>五种图式之1饼图式</h3> <h3>井形式</h3> <h3>框图式</h3> <h3>举例</h3> <h3>盆景式</h3> <h3>流线式</h3> <h3>举例</h3> <h3>某小学的架构</h3> <h3>在模块缺少组合</h3> <h3>路径</h3> <h3>可重复利用的课程材料回收</h3> <h3>理念转化为实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