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无痕,精彩有痕——暨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千课万人"心得体会

君若如梅

<h3></h3><h3> <font color="#ed2308"><b> 教学"无痕" 精彩"有痕 "</b></font></h3><h5><font color="#ed2308"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font color="#b04fbb"><b> </b> ——暨参加全国小学数学"千课万人"活动之心得体会</font></h5><h3> 这四月,刚好微风过处,迷了眉梢,甜了心扉……</h3><h3> ——题记</h3><h3></h3><h3> <font color="#ed2308"><b> 一、 计划启动 寓意无限</b></font></h3><h3> 2018年9月,达旗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正式启动了,有幸被纳入其中,虽自感学识及能力不足,但这种大家在一起经历着、学习着、讨论着、研究着并潜移默化中收获着更让我深深地感动着。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学到了很多,感受到很多。她们对于数学教学发自心底的热爱让我感动,对于数学教学的永不停步的勤勉钻研让我敬佩,彼此之间共享智慧、交流所长的真诚又让我倍感温暖、愉悦。</h3> <h3>  2019年4月8日,在达旗教研室邬琴主任及韩丽老师的带领下,在来自几所学校的工作室成员的校长们的大力支持中,我们一行6人踏上了记载着美好传说、乘载着优美风景的古老城市——杭州为期一周的学习。走之时,邬琴主任一再强调:希望各位工作室成员珍惜这次学习机会,通过培训,能够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工作室的发展,愿满载而归,学以致用!</h3> <h3> <font color="#ed2308"><b>二、 名家课堂 异彩纷呈</b></font></h3><h3>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font color="#b04fbb">有快乐的老师,才有快乐的学生;跟着孩子的思维,追求自我成长。一起动手做,开口说,用脑思考,共同营造数学课堂的另一片风景。</font>几天的培训学习中,俞正强、刘德武、吴正宪、强震球、华应龙、李保伟、房昔梅、刘松、张齐华及人教版小学数学编辑室王永春主任……名家聚集、各展风采、尽显本色。专家们或抑扬顿挫、或娓娓道来、或神情并茂、或如沐春风、或旁征博引、或话语诙谐。意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期间给我启迪和触动最深的有如下几位专家的课堂。</h3> <h3><font color="#010101">俞正强专家的《分数的初步认识》</font><br></h3><h3> 课堂上,俞老师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他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他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动,他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的设计有一种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之感。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40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充满活力和激情的课堂。 </h3> <h3>  吴正宪老师的课就像是一坛美酒,越酿越醇,越品越香。多听一次,就能品味到多一点精髓,拥有多一份收获。之前在东胜就听过好多次吴老师的课,包括这次执讲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曾经也听过,不过这次吴老师的课更加耐人寻味。她不是在给学生上课,而是始终跟学生聊着“足球比赛罚点球应该派谁去?”这个主问题展开教学的。吴老师心里装着学生,装着爱。对学生的爱是爱在骨子里,对学生的尊重是骨子里的尊重。课后吴老师抛给了听课老师们一个大问题:大数据就这么来了,谁也躲不开。大数据时代,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我们还依然沉浸在雕塑一节精致课例的美梦中,吴老师的声音,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清晰,响亮!大数据时代,我们有必要给孩子们补上一节时代课程!</h3><h3><br></h3> <h3>  华应龙老师的《表面涂色的正方体》这节课上,灵动的课堂,浓厚的氛围,巧妙的问题情境设计。华老师不拘泥于教材,朴实而富有个性的设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魔方活动”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乐地投入到老师设定的带有数学意味的情境中。</h3> <p style="text-align: start;"><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nbsp; </span><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8, 248); color: rgb(34, 34, 34); font-family: &quot;PingFang SC&quot;, Arial, &quot;\\5FAE软雅黑&quot;, &quot;\\5B8B体&quot;,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7.28px; text-align: justify; white-space: normal;">李保伟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是一节引人入胜的贴近生活实际的课。李老师赋予了这类型买票问题应用题的新内涵与形式,借由生活中一家人旅游出行需要买票,从而生长新知。</span>这节课的设计尤其是从思维导图的角度进行了非常细致、系统的阐述,这在数学学习上的确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h3> <h3>  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图形中的秘密》,整节课感觉时间在飞快的逝去,流畅自然的教学风格,从容幽默的语言魅力,给人多了一份灵动、一份诗情画意。让孩子们的个性得以张扬,尤其是在"辩论双方有序激烈的辩词"中培养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课堂应变及语言组织能力。</h3> <h3> 其实,几天来和特级教师们零距离接触,专家们对小学数学的前沿引领,对课堂的高超把握,无不让人心生敬仰。名师课堂的精彩,教学和独到的见解。不禁让我感觉到:越是名师,上课越有激情、越对学生亲近。一个人只有站到一定的高度,才有那样的教学功底。所有的课堂不仅展示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做。而且学生也上的特别舒畅。名师或点拨、或点头、或巡视、或参与谈论,真正履行着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浮华退去,尽显本色。相信在接纳与欣赏中,我们一定会蜕变的更快、成长的更快!</h3><h3> </h3> <h3>  <font color="#ed2308"><b>  三、教无止境 学无止境</b></font></h3><h3> 一周的时间匆匆而过,经过这短暂而又充实的学习,我的感触颇多,若要对这一周做一个全方位总结,那么我依然会说:   </h3><h3> 出发时乐滋滋的,是憧憬与渴求;回来时沉甸甸的,是收获与责任。谢谢邬主任与韩老师,让我们大家不虚此行!!</h3><h3> 耳听佳音、目击美好、觅其真谛、思其内涵。愿此行中的六人都能做一个能干且干的漂亮的人!!!</h3><h3>(匆忙之中,好多感慨有待回去继续整理,如大家的评课之道、言语魅力、人教版教材编委会主任王永春对课标的新解析、主持人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主持,教龄只有两年半的年轻教师在大型讲台上的语言风格、教学思路等等,好多好多值得学习、值得推敲……)</h3>

课堂

老师

数学

教学

学生

学习

名师

工作室

孩子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