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路 影像温泉村

夜郎雄狮

<p class="ql-block">  五年前的今天2016年4月18日,带着组织的重托,家人的期昐,战友们的共鸣, 出身侗乡农家、深知农村疾苦的“老警察”,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和省委要求,以一个共产党人的自觉与担当,主动向贵州警察学院党委领导请缨,愿意代表学院赴黔南州独山县开展扶贫工作。告别温馨的家庭,一头扎进山沟里的扶贫攻坚主战场。根据组织安排,担任黔南州独山县玉水镇温泉村驻村扶贫“第一书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显得尤为重要。黔南州独山县温泉村,位于玉水流域北部,距离独山县城53公里,距乡政府14.7公里。全村共有20个村民小组,1387户、6567人,水族占大多数,总耕地面积2210.7亩,是深度贫困村,被省直机关列为贵州警院的扶贫攻坚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条件差,村民文化程度低,全村以种植、综合养殖为主,经济收入单一,尽管有着天然温泉,但也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多年来,温泉村民生活一直处在贫困状态。</p><p class="ql-block">“第一书记”上任,第一时间,就是遍访贫困户。尽管山区道路崎岖,交通靠徒步翻山越岭,不惧艰辛,短时间走访了全村精准扶贫户884户,逐一摸清底数,并分别建档立卡,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针对性地制定了帮扶计划。紧接着,又带领镇村干部,走访贵阳、毕节、桐梓,以及省外先进的扶贫产业项目,新农村建设,取经学习,寻找适宜当地村民发展脱贫致富产业项目。通过深入调研,认准,只有产业化项目,才能助推当地群众精准脱贫。本着:</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抓党建促扶贫;引产业助发展;种养殖促致富;兴乡村富农民。</p> <h3>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nbsp;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h3><h3> 全村共有中共党员114名,支部成员7人。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肖亮、州派驻村干部张正东,县派驻村书记石培勇,与村支部书记谭显豪、村主任韦兴智、吴桂林、韦兴鹏、韦石康、韦治文、韦永福同志的带领下,韦红梅、杨红的参与下,配合县派尖刀排王振林一行共同努力,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首先,贵州警察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帮扶村党支部建设,率先垂范,九个党委成员,每人帮扶两户贫困户,30个支部,一个支部帮扶两户贫困户,通过示范带头,让更多贫困脱贫致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七十万元,筹建村邻里中心,“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协调贵州警察学院支助十万多元购买音响、电脑、投影仪等办公用品,支持基层党组织建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再次,为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乡规民约,又协调贵州警察学院出资九万元,做了20块宣传牌,分别安放在20多个村民寨子,及时传达党的声音,了解党的扶贫方针政策。</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为增强村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定期举办党课和专业技能培训。用自己的业余爱好摄影,将村容村貌等乡村文化做成图片上墙,通过新旧对比,激发村干部、村民的自信心和创造力,增强村干部的战斗力。及时根据学院特点,有针对性帮扶,为村党组织捐赠法律书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知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五,通过每年的“六月六,嘎仙节”民俗活动,带领组织村镇干部带头参加,并邀请省内外知名艺术家、各表演团体走近乡村,与村民共度节日。宣传美丽乡村,多彩民俗,和美玉水。让党的关怀、温暖真正体现在基层党组生活中。</h3> <p class="ql-block">二、引项目成产业 助脱贫,</p><p class="ql-block"> 五年来,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带领村支两委,先后奔赴各地考察学习,找项目、引资金、寻发展、助脱贫:请专家前来把脉温泉,开发温泉;引进奶山羊项目;养殖能繁母猪基地;生物饲料厂;巨菌草项目;黑毛猪地理标志产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宣传,深度开发;种植金银花、葛根、茶叶、铁皮石斛、中药材等项目;积极协调玉水镇100千伏变电站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民宿打造学习。目的,通过项目引领,形成产业,推进脱贫致富。</p> <h3>三、智志双扶 富村民兴乡村</h3><h3> 如何带动村民致富脱贫,</h3><h3> 一是要因地制宜,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进行,要广集资源,广寻门路,要走出去,请进来,到发达地区,取经学习。</h3><h3> 二是扶贫先要扶志,让群众从根本上树立脱贫靠奋斗的思想,要加强对贫困群众思想、文化、道德、法律、感恩教育,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正确价值观,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和“慵懒散”陋习。</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三扶贫还要扶智,加强对贫困群众的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将贫困群众培育成有本领、懂技术、肯实干的劳动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农村贫困户中老、弱、病、残群体多,劳动技能较弱,外出就业意愿不强。要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加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就业扶贫车间,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同时,也要树立一批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斗志,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h3><h3> 四是让更多的村民利用现有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风的节日氛围,宣传好,组织好,举办好。让更多的城里人走进乡村,走进村民,走进原生态生活,做到百姓富、生态美,多彩美丽乡村。</h3> <p class="ql-block">四、用影像记录历史 用简洁语言表达心声</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用图文并茂的纪实扶贫工作方式已愈680篇,其间真实记录作为扶贫工作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干所做之历程。分享:原生态的美景,民俗之风情,乡村的今昔,不计得失荣辱,只为带着真挚的心去为黎民百姓早日脱贫致富尽己之能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此感谢一直关心、关注、支持我的各位领导、朋友、同事、同学、亲人、以及微信圈朋友们!是您们的鼓励,支持,才能持之以恒。在今后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一如继往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继续记录宣传,记录历史,展现时代精神,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贵州尽自己微薄之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感受精准扶贫路上的美:</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五年的扶贫攻坚路,感悟颇多:</p><p class="ql-block"> 一、反省自扪,是岁月的年轮,磨走了曾经的过去,留下的唯有沧桑感而已。似岁月如风,花落成尘。幸有乡村原生态之美,及纯朴之村民,亦心怀慈爱之心,反哺百姓,以慰藉灰暗的心灵,陶治情操,真乃大爱无疆!</p><p class="ql-block">行走在乡村小道之上,深吸泥土之芬芳,驻足原野,尽享一切自然之美……</p><p class="ql-block"> 二、爱城市的喧嚣和奢靡,更爱乡村的静谧与纯朴。</p><p class="ql-block"> 知天命后的五年,有幸参与亘古未有的精准扶贫之壮举,幸哉!乐哉!</p><p class="ql-block"> 美!无处不在,无往不胜!</p><p class="ql-block"> 我爱大自然馈赠给人们的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