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儿数学——倍的认识

<h3>4.14 这天听了刘松老师的一节《倍的认识》,这节课上刘松老师语言诙谐,动作夸张使课堂氛围极好,孩子们跟着刘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前进将课程目标完成的极好。</h3> <h3>课堂的开始刘老师让孩子们认真的观察大屏幕,并且提示大屏幕上有三条信息:1.倍的认识2.郑州大学附小二(2)班3.参与教师刘松,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回答老师的问题:你认为哪条信息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思路紧紧的跟着老师走,有的孩子回答是第一条并且给出的理由也让大家觉得信服:因为第一条信息是主题所以重要;老师并没有放过孩子们又反复得问孩子有没有比第一条更重要的信息,这个时候孩子们看到了写在最下边的第三条信息:参与教师刘松;刘老师又反复提示这些都不是十分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剩下的第二条,孩子们这个时候陷入了思考并且踊跃的回答出来了理由:因为这堂课在上课学习的是学生们,还有的孩子说这就像是在演戏孩子们是主角,老师是配角。自此刘老师的目的达到了,这个时候听课的老师们也恍然大悟:刘老师花费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来找重要信息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们乃至老师们知道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课堂要做到“生本课堂”,课堂中学生是主角老师只是配角。</h3> <h3>课堂开始,刘老师找了一位班级里的“颜值担当”,但是并没有问同学们他的颜值却问了这孩子的高矮,这个时候有人说高有人说矮,刘老师接着发问“问什么有人说他高有人矮?”有孩子站起来说“没人跟他比”,刘老师对那孩子说“你去找一个比你矮的同学”,上来了一位稍微低一点的孩子,这个时候第一位孩子成了个子高的;刘老师又引导第二位学生你去找一位比他高的同学上来吧,又上来一位个子比第一位同学高的同学,刘老师又说了“有人跟他比了为啥一会儿又是高的,一会儿又是矮的呢?”孩子们回答道“因为比的对象不一样”。从而引出了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比。</h3> <h3>刘老师开始往黑板上贴小黄花,并且每粘一朵都让孩子们大声读出来以培养孩子的数感,当贴到三朵时老师问到“小黄花是多是少啊?”孩子们有了比高矮的经验知道了这是没办法说多少的。刘老师又出示了三朵小红花,这个时候刘老师又发问“现在黄花与红花有什么关系?”孩子们知道了“一样多/同样多/打平”这些关系,刘老师说今天认识一个新的关系“倍”。像现在黄花与红花的一样多的关系就是一倍的关系。刘老师接着增加红花的数量直到红花加到六朵,孩子们顺着“一倍多一、多二”说到了“一倍多三”也有的孩子说到了二倍,这个时候刘松老师问到为什么说是二倍了?孩子们陷入了思考,终于有个孩子到黑板上画出了他的理解,他将六朵红花之间画上了一个分割线,刘老师顺着孩子的思路告诉大家这个可以将黄花圈起来表示一份,将红花也圈一圈圈成黄的样子,刚好圈了两份这就是两倍的关系,接着又有了三倍关系。</h3> <h3>紧接着刘老师又反反复复的练习了三倍的关系怎么来说。并且将思路带到了将多个物体看成一份的路上,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们听的聚精会神。从刘老师的课堂上学到了以孩子为主题,学到了以孩子为主人,学到了孩子是课堂的主角,学到了课堂知识要从易入难,环环相扣,让孩子们一步步的跟着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升能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