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五十年前,领袖一声令下,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知青,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用勤劳和智慧,支撑了共和国大厦,用青春和热血浇铸了时代里程碑。</h1> <h1>这是《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电视剧中的一幕:“让孩子们回来吧”,伟人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知青命运。</h1> <h1>三十九连的上海知青也纷纷回到了家乡,特殊的人生经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学习、工作、成家、育子续写人生新的篇章。</h1> <h1>峰回路转,难忘初心,</h1><h1>岁月流连,融书闻香。</h1> <h1>这是回城后的第一次大聚会,屈指一算,返城已十载。</h1><h3><b>前排左起 </b><b>孙超棣 陈金瑛 沈雨娣 张蓓君 徐丽菊 龚亦平 周丽莉</b></h3><h3><b>中排 陈骏驰 沈春琪 顾世杰 马兴业 张荫萱 张正德 夏浩民</b></h3><h3><b>后排 袁伟国 王鸿炎 陶月中 吴志刚 李前宏</b></h3> <h1>兵团战士的第二代,猜一猜他们是谁的孩子。我们依次就称他们:小袁 小沈 小顾 小马 小张 小陈</h1> <h1>漫漫岁月,悠悠情深,每十年的5月8日,都是我们的纪念日。</h1> <h1>转眼,孩子们又大了十岁。</h1><h3></h3> <h1>相聚在格致中学</h1> <h1>岁月流逝,青春不在,纪念四十周年是连队上海知青聚会人数最多的一次。</h1> <h1>在三十九连和浩良河化肥厂部分知青的热心组织下,同一船人终于在纪念去兵团四十五周年时相聚了。</h1> <h1>我们同饮一口井,</h1><h1>同吃一锅饭,</h1><h1>一起播种秋收,</h1><h1>一起铺路架桥,</h1><h1>在风雪中洗礼,</h1><h1>在艰难中锤炼。</h1><h3><b>孙美群主持了大聚会仪式</b></h3> <h1>黑土地上镶嵌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h1><h1>公别拉河流流淌着我们坎坷的人生。</h1><h1>永远忘不曾经生活过的黑土地,</h1><h1>不会忘记那里凝结的战友之情。</h1><h3><b>张荫萱激情的发言使我们想起在北大荒的日子。</b></h3> <h1>王宝昌老师是当年送我们去兵团的带队老师,时光荏苒,岁月磋砣,看见当初送走的孩子,如今也白发秀顶,不尽感叹。</h1> <h1>畅诉友情,难忘昨天。</h1> <h1>当年一团文工队的独唱演员、后为音乐学院的老师张健和浩良河战友朱卫高歌一曲展豪情。</h1> <h1>拿起老照片续写人生中又一次相聚。</h1><h3><b>前排左起 朱卫 章明兰 吴佩华</b></h3><h3><b>后排 徐瑾芳 杨真丽 江康美 </b></h3> <h1>青春流逝,友情永驻。</h1> <h1>还记得二排五班的上海知青吗?今天又相会在一起。</h1> <h1>五十年,半个世纪过去了,战友们又聚在一起共庆我们的节日。</h1> <h1>大荒情结,渊远绵长。十年北大荒生活,上海知青和祖国各地知青及垦荒老兵、当地职工结下深厚友谊。</h1><h3><b>这是原三十九连学校校长冯石发老师(前右四)和夫人到上海时与上海知青的合影。</b></h3> <h1>哈尔滨知青李佰通、龙丽珠夫妇与上海战友同游浦东。</h1> <h1>战友情结,地久天长。</h1> <h1>回眸芳华,难忘岁月。</h1> <h1>老连长张兆瑞的大儿子张培元(曾任锦河农场副场长,右四),来沪看望上海知青。</h1> <h1>哈尔滨知青李文秀(前左四)和她的儿子(后左三)</h1> <h1>颜丽(前左四)和她的父亲颜世杰,都是三十九连的老职工,如今她在黑河市生活,不远万里到上海与战友们相聚。</h1> <h1>游玩上海东方明珠,野生动物园,老城隍庙。</h1> <h1>四川老兵李子方(前左四),调回剑阁县老家,几经辗转寻找,终于和分别四十多年的上海知青相聚。</h1> <h1>老五班的班长李子方(前排)和他夫人洑孔芳,在连队时,对上海知青兄长般的关心,送上家庭般的温暖。</h1><h3><b>五班知青(左起) 张建国 陈骏驰 顾世杰</b></h3> <h1>在剑阁,在上海,在杭州……战友同游,共叙情谊。</h1> <h1>滕由健夫妇重返连队,在哈市与哈尔滨知青相聚留影。</h1><h3><b>前排左起 刘国兴 王新华 滕由健 于顺昌 张玉明</b></h3><h3><b>后排 杨秀荣 李文秀 赵淑杰 陈玉萍 龚亦平 滕逸然(滕由健子)</b></h3> <h1>“档子”刘安民,每个知青都坐过他开的“28”(四轮拖拉机),如今在老家山东定居,上海知青吴志刚夫妇、滕由健、龚亦平、吴为民(营部卫生员)去山东滨县看望他。</h1><h3></h3> <h1>连队一些老兵来自吉林,从农场退休后大多数回到了老家,哈尔滨、上海知青在德惠与他们一起相聚。</h1><h3><b>前排左起:温宝财夫妇(左一左二) 田精夫妇(左三左四) 谷俊文(左五) 张青夫妇(左六左七) 张真(左八) 吕宝珠夫妇(左九左十)</b></h3><h3><b>二排左起:张青大女儿 呂宝昌夫人 谷俊文女儿 陈玉萍 李文秀 龚亦平 龙丽珠 周丽君 邹积红 刘迎春</b></h3><h3><b>后排左起:吕宝昌 杨秀荣 鲁俊 魏延海 刘荣海 张玉民 张培元 于盛昌 滕由健 张青小女儿</b><b></b></h3> <h1>北大荒,她是我的因,</h1><h1>北大荒,她是我的缘,</h1><h1>是天的旨意,</h1><h1>是地的灵感。</h1><h1>庄金都、邵美丽第一对在连队结婚成家的上海知青,他们的孩子也在北大荒出生。</h1><h3><b>这是他们和孙女的合影,如今全家旅居在日本东京。</b></h3><h3><br></h3> <h1>爱在天地,情满山河,</h1><h1>风雨同舟,缘结兵团。</h1><h3><b>袁伟国和徐丽菊</b></h3> <h3><b>滕由健和龚亦平</b></h3> <h3><b>张荫萱和陈金瑛</b></h3> <h3><b>马兴业和张蓓君</b></h3> <h3><b>陈骏驰和沈雨娣</b></h3> <h1>情深意浓,和和美美。</h1><h3><b>吴志刚夫妇</b></h3> <h3><b>奚中堪夫妇</b></h3> <h3><b>夏浩民夫妇</b></h3> <h3><b>沈春琪夫妇</b></h3> <h3><b>陶月中夫妇</b></h3> <h3><b>房家埝夫妇</b></h3> <h3><b>干维国夫妇</b></h3> <h1>顾世杰夫妇</h1> <h3><b>孙超棣夫妇</b></h3> <h1>岁月交替,年轮转换,</h1><h1>我们的昨天和今天。</h1><h3><b>沈雨娣和陈金瑛</b></h3> <h3><b>陶月中和吴志刚</b></h3> <h3><b>沈雨娣和郭丽娟</b></h3> <h3><b>陈赶山和庄乙铭</b></h3> <h3><b>陈赶山 庄金都 吴志刚</b></h3> <h1>这里留下青春的足迹,</h1><h1>这里播下理想和希望。</h1><h3><b>1998年7月滕由健和龚亦平夫妇带着儿子又回到连队</b></h3> <h1>当年的女生宿舍</h1> <h1>小桥流水,今非昔比。</h1> <h1>2015年7月,干维国也回到第二故乡,和连队的老战友一起合影。</h1><h3><b>左起 吕宝仓 宋泽江 井长海 吕宝珠 干维国 郭方成 张风 冯石发</b></h3> <h1>岁月如歌,青春无悔。已步入老年队伍的黑兄黑妹们,童心未泯,一起旅游,经常聚会,唱歌跳舞,游戏打牌,续写着在黑土地上凝成的友谊。</h1> <h1>枫泾中洪大酒店</h1><h1>陈文仙(左四)俞𩐳璧(右五)童美华(右四)是去浩良河的战友,她们也加入了我们旅游的队伍。</h1> <h1>天目山农家乐</h1> <h1>为高中同学庆七十岁生日</h1> <h1>苏州西山石公山</h1><h3></h3> <h1>松江佘山</h1> <h1>江苏太仓</h1> <h1>浙江衢州七里乡</h1> <h1>崇明候鸟渡假村</h1> <h1>浙江仙华山</h1> <h1>苏州晶浦酒店,我们的旅游大军有了第三代,滕由健、龚亦平孙女。</h1> <h1>喧宾夺主,滕由健孙女和马爷爷亲密无比。</h1> <h1>南汇鹿安酒店</h1> <h1>昆山巴城老街,机缘巧合,朱卫(去浩良河战友前右二)竟在同一家酒店相遇同游。一起合影的还有童美华夫妇(浩良河战友,前左五、后右二)。</h1> <h1>老街古桥 姐妹新会</h1> <h1>上海野生动物园</h1> <h1>崇明岛农家乐</h1> <h1>西藏自驾游</h1> <h1>也是冰天雪地,却是不一样的心情。</h1> <h1>旧金山金门大桥。</h1> <h1>我们来到天涯海角</h1> <h1>古希腊卫城</h1><h3></h3> <h1>美丽的希腊圣托里尼岛</h1><h3></h3> <h1>埃及金字塔</h1> <h1>香港特区</h1> <h1>马尔代夫渡假</h1> <h1>美国洛杉矶环球影城</h1> <h1>给新西兰的驼羊喂食</h1> <h1>日本福冈</h1> <h1>在非洲大陆</h1> <h1>水城威尼斯</h1> <h1>在小学读书时就知道的比萨斜塔</h1> <h1>英国的高等学府</h1> <h1>匈牙利多瑙河畔</h1> <h1>鹤发童心</h1> <h1>埃及亚历山大港</h1> <h1>与穿和服的日本女孩合影</h1> <h1>日本皇宫</h1> <h1>巴黎圣母院,惊闻近日着火被毁,照片也弥足珍贵。</h1> <h1><b>北大荒,兵团知青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2007年10月终于开始了返乡之旅,请关注《我的兵团我的青春(下篇)》</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