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军事家、一代兵圣孙武的故乡——惠民县武定府旧城北部,迄今默默横卧着一处千年古城遗址--惠民县宋代古城墙。目前,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力度的逐步加大和旅游业的日渐升温,一度曾被世人遗弃的这处省内仅存、全国罕见的珍贵遗存,迅速受到国际国内文物界、旅游界专家学者的空前重视。2002年,惠民县城被命名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最近,古城墙遗址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北宋时期,惠民县是山东北部与辽国接近的边疆重镇,战略位置险要。为加强对北方的控制,抵御外侮,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始,工部尚书牛保奉诏督修棣州城。历时9年竣工。此城工程之浩瀚,防守之坚固,堪称州城之楷模。“葺一州城,何以工部尚书行?盖棣州在宋为边境重镇之故也。”</h3><h3>棣州古城不同于常见的古城,而是一个北方较大的兵城。宋时用三合土夯筑而成。古城墙呈矩形,周长12里。南、北、东、西四门各设瓮城和城门楼。城外有郭。城墙高10米,顶宽13米,低宽26米。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河宽30m,水深10.8m,全长17里,形成天然屏障。</h3><h3>古城还包括吊桥、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等军事设施。史料载;“ ......(棣州城)周十二里,崇三仞有三尺,上阔丈余,基倍之。东南西北门四,各三重......外门额各有石鋔青肃、明远、景山、靖安字。内门有楼,匾曰春风、明远、景山、紫薇。复浚濠潴水,有飞桥,有护城堤,九年克绩。”</h3><h3>历代统治者曾先后12次对其加固维修,到明代,城墙始用青砖包砌。直至日本侵略军占领此城之后,还在南关修筑了一段套城。据史料载,城墙上设敌台,备有刀、矛、弓弩、滚石等冷兵器,自明代始配有火炮(现存明代火炮2门、清代火炮1门)。为防辽兵袭击,城内四角都有兵营,分别叫做西北营、西南营、东南营(后称宋家营)、东北营(即大王营)等等。 </h3><h3>筑城期间,由于就近取土约35万m3,城内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坑塘,欲称海子。相传城内原有72个海子。这些海子与护城河成为一个系统,对于调节城区环境气候、保证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发挥了重要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