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蹬娲皇山

济邵

<h3>娲皇山是神圣的山,也更是神秘的山,不说从东到西,只举经南至北,略数村名地物“娲皇谷、银河峡、圣住沟、双合寨、始祖峰、大罗天街、圣王坪、……”就让你惊心动魄难忘怀,摩拳擦掌想动身,磁吸漆合永相思。</h3><h3><b>我作为邵原神话群的传承人,不能不为她而攀,不能不为她而讲,不能不为她所研。我带过无数的游人风餐露宿过她的怀抱;我引过好多青年去领略过她一个又一个的奇特风貌和其中从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传说;我还陪伴过好多专家学着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探讨她神秘面纱里的神圣奥秘,其中,中国科学院东北分院的华润奎先生就是数十年坚持不懈的探索者,他的研究把中国文明史提前了三千年,他探讨的结论使中华上古文化清晰再现。</b></h3><h3><b>四月六日我与邵原登山协会的非遗传承自愿者又蹬娲皇山,本想到炎黄墓地寻迹祭拜,因临时变故,从枪杆洼变向于刘秀山。今有时,将所见、所感分享给朋友们。</b></h3> <h3>这是一颗老树,路过之人无不因奇而感叹!奇在何处?仔细观看,定有所感。</h3> <h3>悬崖龛中有居住人的迹象,我们决定爬上去看看。</h3> <h3>崖龛下边有一片鲜花盛开的野油菜。我对它情有独钟,因为我曾经咽喉数月出血块,吞咽困难,就是吃它才治好的,尽管手机已经存储有限也要拍下来。</h3> <h3>崖龛里岩石暗红,岩层次垒摞,平栈异洞,滴水叠流,非常美丽。纯用石块和木干建造的房子在这种石坎中背风向阳,遮雨避寒,野兽难以入侵,真是深山老林中的好居所。</h3> <h3>石龛很长,里面是个建筑群落。</h3> <h3>无不为之感叹幺!</h3> <h3>石龛村庄随着我们的逐渐远去,渐渐离开我们的视线,而魅力无限的崖龛长廊还在恋恋不舍的为我们送行。</h3> <h3>大自然就是这么的神气,说它是鬼斧神工所为,只是对无法解释的敷衍罢啦。</h3> <h3>对面山岭上的两个石人,传说是女娲和伏羲的化身,他们面对的就是娃娃崖。娃娃崖因悬崖上是一排排黄色的石娃娃得名。传说是女娲和伏羲造人时,借南蛇藤摔打黄泥,用力过猛,把黄泥溅到了悬崖上,因不能得到黄土的滋养变成了石娃娃。女娲和伏羲面对娃娃崖已经风雨无阻矗立了上万年。</h3> <h3>单石人高数十米,有好多说法。有人说是跟随刘秀的大将,他的后面有一个只有几米高的小石人,传说刘秀是带着老少残兵来向女娲求助的。</h3><h3>我站在更高处的悬崖顶上的一个平石板上拍下这张照片,二十年前我也曾在这里拍过,石人顶上的那颗白皮松好像一点也没见长似地。</h3> <h3>这座天然的石桥,有人说是仙人桥,有人说是刘秀桥。不管怎么说都是个离奇的故事。</h3> <h3>那天我因手机内存所限,许多美景想拍不能如愿,尤其想把神奇的油漏寨拍下,快要走到时急忙拐回来了,一来手机已经罢工,二来和我同行的人已经返程离我很远,我必须尽快赶上他们,大家才会放心。</h3><h3><br></h3><h3>返回的途中</h3><h3>我不由的哼哼唧唧</h3><h3>娲皇山吆</h3><h3>人类文明起源的圣地</h3><h3>始母女娲的足迹</h3><h3>炎、黄、蚩尤的战场</h3><h3><br></h3><h3>神农尝过的草</h3><h3>时针跌搂的崖</h3><h3>尧舜耕过的田</h3><h3>成汤祭天的坛</h3><h3>……</h3><h3>离奇的神话说不完</h3><h3>想看的东西看不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