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情缘:亚东记忆 一刘世松

真石(朱广信)

<h3>从拉萨到亚东<br><br> 局本部换防到四川以后就成立了拉萨支队。一队在拉萨,原来的亚东支队改成二队。我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二处二科调到二队的。二队的第一任队长就是就是我们的王运钧局长。<br> 大概是69年的九月份吧 ,原来在亚东工作的部分同志已经回拉萨准备去四川了。我就问了刘月清的姑姑刘作樵亚东的通讯地址写信告诉了家里,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有车子去亚东了。<br>  值得一提的是,去亚东以前我想方设法的把胡玉芬大姐的手枪弄到了手。大姐用的是崭新的五四式。我特别喜欢,爱不释手,早就想用了,正好,这个大好的时机,我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可惜的是后来回拉萨的时候没有带回来。一直到现在,我仍然怀念这支枪。<br>  那一天,我们早早的吃饭就向亚东进发了。解放牌汽车是一个四川兵开的,姓名想不起来了,个子不高,眼睛大大的,园脸。当时一起去的有好几个人,具体的也忘记了,有一个叫张锁龙的。车子一离开拉萨以后就在4000米以上的公路行驶,公路两边光秃秃的,让我感觉比青藏公路还要凄凉。在过羊桌雍湖的时候都没有兴趣去欣赏他的湖光山色。路过江孜在车上看到了藏胞们抗击英国殖民者的遗址。过了浪卡子以后海拔更加高了,汽车在不平的弯弯曲曲的公路上颠波,摇摇晃晃的让我晕车了,那个难受啊,又吐又呕,最后黄胆水都吐出来了。可是等到了海拔更加高的帕里高原似乎人又舒服一点了。看到了一个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山峰。看到了冰川。看到了晶莹剔透的冰柱。在夕阳的照耀下面,真是光彩夺目。车子一过了帕里,就左一个湾右一个湾的一直往下开。随着海拔的下降,人的精神好多了,也没有了萎靡不振。呼吸也爽快了。进入眼帘的是一层层的绿色。高山上面的松树挺拔茂森。啊,原来过了帕里就加入了喜马拉雅山的南面。亚东沟就在喜马拉雅山南面的山脚下面。</h3> <h3>我想,之所以叫亚东沟可能就是亚东就在两座大山的中间的缘故吧。进入亚东沟,天已经全部黑了。看不清公路两边的景色了。虽然如此,但是没有了沙土的气息,只有湿润的沁人心肺的空气。接收了原始森林大自然赐给的礼物。借着汽车的灯光欣赏了漫山遍野的自然风光。喜马拉雅山的南北两边真是两重天啊。汽车继续下行,看到了丁丁点点的灯光,终于到了亚东的下司马镇,到了二队的驻地。<br>  到了驻地,天已经完全黑了。驻地就在山脚下的一个平坝上面。汽车先是从公路旁边的一个斜坡缓慢的爬行到平坡,然后向右转弯就到了平坝二队的地方。这时候就像到了家里一样,心情忽然的开朗了,一路上的车马劳顿都一股脑儿的抛弃到九霄云外了。炊事班给做了面条,尽管晕车,呕吐过,可是,现在吃起来是格外的香,胃口大开。</h3> <h3>二队的房子原来是印度驻亚东的商务代表处,是土木结构,墙脚是用石头砌成的,上面是木板墙,房子的颜色是紫酱红的,边框是白色的,非常有艺术性。这样的建筑风格是别具一格。类似于这种房子亚东有许多。每一个房子都有建筑的年代。基本都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的。<br> 二队的人员大部分住的是印度人的房子,旁边是用木板搭建的活动房,是警卫班住的。<br> 大房子是用木板分割成一间间的房间。房间里面有壁炉。反正每个小房间既是宿舍又是工作的地方。面朝公路的一个大房间就是队里的活动室,有一个乒乓球台,平时开会,活动都在里面。<br> 讲到宿舍,根本就没有床,用木板擱在长板凳子上。工作也没有像样子的台子,也是用木板拼起来的。<br> 我刚到亚东的时候,就是我和组长孙玉芳两个人。不久,王森民这一批从野战部队来的几个人。组里的人多了,显的拥挤了。我们组的房间旁边有一个厕所,里面的卫生设备都齐全,我全部给敲了,刚好可以放木板床,又在墙上挂一幅样板戏沙家浜阿庆嫂的局照。哈哈,真是一个不错的单人房间,住在里面真是其乐融融,好不安逸。<br> 炊事班离开队部可能是100米左右吧,是和陈兆丰的工作房在一起的,也是印度人的。<br>  在亚东,我们吃的,用的都是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因为是从石灰岩流出来的,碱分比较多,用这种水做的饭特别的香儒爽口。而且炒出来的菜也特别可口。最有趣的是,在洗衣服的时候,不管漂洗多少遍,泡沫永远都有。<br>  亚东是一个好地方,由于海拔低,紫外线不是非常的强烈,再加了被印度洋的温暖湿润气流所笼罩,造就了茂密的原始森林,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虽然没有江南水乡的秀丽,然而原生态环境让人感觉是在世外桃源一样。<br> 亚东,美丽的亚东,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h3> <h3>云雾山中<br><br><br> 刚到亚东不久,就接到上级的命令,让二队组织一个小分队,出差完成一项任务。本来队里没有安排我参加的,我积极的申请得到批准。当然了,因为刚刚到亚东嘛,总是想要找机会努力的好好表现表现自己了。<br> 小分队是我们的王运钧队长亲自带队。组成人员有几个人我想不起来了,但是肯定是有王怀。另外还有一个炊事班长。<br> 那天也是上午,我们一行人马吃了早饭,把所有的器材装备搬上汽车就出发。车子顺着公路往帕里的方向开。不到半个小时就来到了一个山脚下面,这个山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我们执行任务的地方。在公路旁边的山脚下面,已经有亚东前指派给我们的一个排的战士在等候了。这个山并不高,景色优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光彩夺目,释放出来的花香令人陶醉,山坡上长满了灌木丛。虽然已经是秋天了,却是像似春天的明媚。从远处看,就是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br> 前指派出的战士们真是能够吃苦耐劳,所有的沉重的人器材,装备都是由他们搬运。我们的人员就随身携带自己的武器和背包。<br> 一切准备妥当,全部人马就向山顶攀登。爬到半山腰,出现了奇特的自然现象。原来山脚下清清楚楚,一览无遗的空间徐徐的往上升起了浓浓的大雾。人和山顶在大雾的上面,就好像整个人和山被云雾托起来似的,感到人摇摇欲坠。正在我们惊叹之余。云雾突然间淹没了我们头顶,也淹没了整个山岭。云雾笼罩了整个世界。云雾非常的深厚,半米以外就看不见任何的东西。周围的云雾缭绕,就仿佛人在云雾里游泳一样。同志们都停止了行动。因为四周围浓密的大雾让人看不见脚下是什么。弄不好,不当心,只要人一动,立马就会摔下山去。不过每个人的感觉还是非常浪漫的,就好比云雾把我们升上了天。也好比我们是在西藏的蓬莱仙阁里面。自我的陶醉在人间仙境。大概半小时左右吧,浓浓的云雾就开始下降了,速度比上升要快的多。这可是真正的云开雾散,顿时,晴朗的天空,一览无遗的公路。一下子就又从天上回到了人间。欣赏了奇特的现象,从天堂回到了人间,同志们一鼓作气一下子就冲刺到了山顶,找了一个平坦的地方作为落脚点。找到了工作的地方,前指的战士们帮助我们支好了帐篷,留下一个班给我们警卫,其他的就回去了。我们真心的感谢这些战士们。<br>  说到警卫的战士们,他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除了给我们站岗放哨,保卫安全以外,还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捡树枝烧火做饭。山顶上没有水,他们又到处寻找水源,一桶一桶的拎上来供大家吃和用。<br>  大家齐心协力努力的工作。<br> 每天晚饭以后,王队长就召集我们总结一天的工作,布置第二天的任务。晚上无事可做,只能聊天,摆龙门阵,反正谈天说地,东南西北,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王怀几个抽烟的战友谈起来就更加是不亦乐乎了。有时候晚上在帐篷外面休息。我就躺在地上,望着天空,满脑子都是暇想的情景。世界是多么的宁静。由于海拔高,空气稀,夜晚的天空是漆黑黑的。空气的稀少,天上的星星不是像平原一样一闪一闪的,就像是银色的珍珠。月亮好圆,看起来更加清晰。我用望远镜欣赏着月亮,想寻找月宫里面的怀抱玉兔的嫦娥,也想看看吴刚是怎么样砍树的。看了好半天,竟然是一无所获。无奈,我只好自我嘲讽的想象,也许是嫦娥不让我们看到她闭花羞月的容貌以免分散我们的精力而影响战斗力,也许吴刚不行理睬我们而跑到月亮的背面了。</h3> <h3>在山上工作了几天,我忘记了,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小分队班师回朝了。警卫班回到了原来的部队,我们回到了下司马,回到了440。</h3> <h3>伐木<br><br><br><br> 现代的人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环保意识,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草一木。森林树木就更加是要加以保护。更何况是原始森林。<br> 人要生活就势必离不开火。那个时候的亚东没有煤炭,没有可以燃烧的油,也谈不上现在非常普及的液化气,天然气。<br> 要有火唯一的办法就是用木材,就要伐木。当然,燃烧木材原先生活在这里的人早已经这样做了。印度商务代表处房间里的壁炉不就是这样的吗。<br> 在亚东,我们队组织过几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还是记忆犹新。可能是72年吧。组成的人员多,小分队也比较庞大,每个小组都有人参加,一个炊事班长,警卫班的人最多,其中有不少的战士是从北京来的三部干部的子弟。由拉萨支队的政委胡也余亲自带队。一般干部里面,别的已经忘记了,只有一个叫张立基的还记得。和陈兆丰同行,是洛阳外院领导的女婿。<br> 那天也是吃了早饭就出发了。开车的驾驶员叫王清华,我印象深刻,个子不高,看上去比较清瘦,人非常精灵,头脑也活络。汽车沿着公路朝南一直下行。本来想找一个就近的地方,可是,多年的採伐让公路旁边已经找不到开採的地方。虽然山上仍然有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但是,海拔太高,宿营,运输都很不方便。车子继续下行,可能开了一个多小时吧。总算相中一个地方。查看一下地形,不错,还可以。就在公路旁边有一块凹进去的平地,就像港湾一样。美中不足之处是有一条半米左右的小溪。反正晚上睡觉是通铺,床板上面一搁,晚上睡觉的时候,潺潺流水的声音如同催眠曲,让人安然入睡。<br> 支好了帐篷,安排好了宿营地,除了炊事班长留在山下,既做饭又放哨。大家都一起上山,好在伐木的地方也不高,不远,一目了然的可以看到山下。在山上我惊奇的发现,除了高大茂密的松树林以外,居然还有翠绿的竹林。真是意想不到在这高原上面还有我们江南水乡的竹子。仔细想想也不足为奇。这些都是因为低海拔的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所造就的。说到竹林,就害怕遇到蛇,幸运的是没有和它们相遇。<br> 多少年才长大的参天大树,在半米到一米的粗细。那时的伐木可没有动漫电视剧“熊出没”光头强那样先进的工具。完全的人工,拼的是体力。使用的工具就是龙锯,两个人一把,一个拉,一个推。一定要配合默契才能省力。也许我太缺少锻炼,不一会儿我的手臂就酸的要命,但是也要咬牙坚持下去。锯树也需要有技巧,不可能一下子锯断的。先在一边锯下去,快到一半的时候马上就抽出龙锯到另外一边再锯。如果一直在一边锯的话,树木向锯好的方向倾斜,这样锯被卡死动不了了。从两边轮流锯就更加好了。当锯到差不多的时候,观察倒的方向是否有人,在安全的情况下,不费多大力气一推,整个大树就倒了。去除了树枝和树梢,再把树干锯成两米左右的一段一段的,这样便于搬下山和装车。搬木头下山和装车更是一个力气活。我不得不佩服这些战士们,我自愧不如。搬运是四个人一组。胡政委也非常厉害,硬是和年轻的战士一起扛木。大家都非常敬佩。装好车的木头是驾驶员一个人送到队里,再由队里的同志卸车。<br> 伐木休息吃饭的时候,经常有藏族同胞离开我们不远的地方等候。我们知道是什么意思。每当吃完了饭,炊事班长手一招他们就过来了,把帽子一摘,所有的饭菜都一股脑儿的倒进去。<br> 晚上睡觉站岗是一个人一个小时。由于人多,也用不着每天都起来。也能一整夜睡上一觉。<br>  伐木是辛苦的重体力的累活。虽然人是非常的劳累,消耗大量体力。同志们的精神面貌是愉快的,情绪是饱满的,干劲是高涨的。尽管干活的时候没有劳动的歌声,却有劳动的号子。休息的时候,互相打趣,嘻嘻哈哈好不热闹。胡政委也是谈笑风生,他是从十五军调来的,参加过抗美援朝,就给我们讲朝鲜战争的故事,讲上甘岭,讲打坑道。<br>  辛苦的伐木工作,体现了官兵一致的作风,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体现出了边防战士的高昂革命斗志气。</h3> <h3>雷鸣电闪暴雨夜<br><br><br> 普通人的工作,学习 ,生活都是平平谈谈就好比湖面一样的平静, 幸福和苦难,快乐和烦恼,顺利和曲折,都是每个人所要经历的过程。生活中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不管是愉快的还是不畅的,就像湖面上面泛起<br>小浪花,碧波荡漾,增加了美丽的色彩。<br> 每个人的经历,也像是流淌的河水 ,大部分记忆也随着水流而去。也有的经历就好比是河面上面的漂浮物,被水搁置在河边,给人留下了记忆。<br> 在亚东,经历了不少的事情,有的忘记了,有的模糊了,有的却记忆犹新难以忘怀。<br> 1970年四月三十号晚间在亚东山上工作点所经历的事情,我是终生难忘。<br> 从炊事班后面的地方直接上山,就到了二队在山上的工作点。过了这座山就是不丹了。当然山的名字我去不知道。山上的工作点就是用木板拼起来的活动房,作为我们的值班场所。可能也就是十五个平方米左右吧,工作,睡觉都在里面。在工作房的下坡二十米左右吧,就是警卫班和伙房的房子。所有的人员是定期和山下轮换的,大概是一个月一换吧。没有专门的炊事员,由警卫班的战士做饭。工作房里面值班的是两个做具体的人员。两个人搭挡一般是固定不变的,我就是和天津的张长泰一个班。四月30号的下午,张长泰说要下山,一方面处理一些事情,另外也想在队里过五一劳动节。反正当时的工作任务不紧张,一个人也可以完成值班任务。他下山以后我就一个人留守在工作房里。那一天的白天是风和日丽,晴空万里,一切都风平浪静,又是春意怏然的季节,让人感觉到精神振奋。然而天黑了以后风云突变 乌云密布,从远方滚滚而来,真有乌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夜渐渐的深了。突然,一道强烈的闪电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天一样。就在闪电的同时,一个巨大的响雷,震天憾地,真有地动山摇的感觉。大自然释放出来多大的能量啊。就在雷鸣电闪的时刻,照明灯不亮了,我赶紧摇电话,电话也不通了。我明白,是通往山下队里的电缆线被雷电劈断了。也就是说无法与队里联系了。雷鸣电闪的瞬间滂沱大雨从天而降。人们用倾盆大雨来形容雨势,我说应该要用倾缸大雨来形容。这样的气势磅礴,这样的惊天动地,我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遇到。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上海虽然也有强烈的暴风雨,但是和这个比起来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br> 我艰难的打开了房间的门,想观察一下外面的情况。可是,除了在闪电的瞬时间仅仅可以看到如瀑布似的大雨以外,其他的什么都看不清楚,也看不到。也不知道站岗的警卫战士在哪里。这里是边防前线,山的背后就是不丹。又是在这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夜晚,又与山下失去联系。我的警惕性,戒备性登时加强起来。就是要防备敌特分子利用这种时机来偷袭,骚扰。由于我一个人在工作房,为了以防万一,我做好了一切备战的准备。搬出了一箱手榴弹,拧开了保险盖。把五六式自动步枪的所有弹夹都装满了子弹,上了膛,关了保险。防身的手枪也压满了子弹。把所有的文件堆在一起,还有一小桶发电用的煤油,一盒火柴放在文件的旁边,在紧急情况下马上就可以焚烧文件。房间里面的设备器材,还好不重一个人搬的动,也放在一起,旁边也放了几枚手榴弹,也是为了紧急情况时候炸掉。<br> 当时我一点都不紧张,也不感到危险,更加没有慌张,而是有条不紊的做好了一切准备。心理素质特别的好。说来也奇怪,当我把所有的备战工作完成以后,人就突然觉得睏的不得了,就要睡觉 ,怎么努力都控制不住。无奈,我只好不脱衣服的钻进羽绒睡袋里。把自动步枪发在枕头底下,人在睡袋里是不怎么安全的,很容易被活捉,我就把手枪插在腰带上,万一发生什么不测就从里面射击。反正手枪里面有八发子弹,打完七发,最后一发给自己。不一会我就睡着了,睡的非常的香,也睡的非常的死,我从来都没有睡过这么好的觉。<br> 一觉醒来天已经是蒙蒙亮了,没有了雨声,没有雷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安静。我打开房门,朝外走去。瞭望四周,还是和平常一样,没有任何的情况。不过,天空仍旧是乌云密布,空气倒是非常的清晰。也在这个时候我们二队的张万保教导员带了山下的警卫班的战士赶到了山上。昨天深夜山上山下通讯失去联系,山上的情况究竟怎么样,队里是一无所知,非常的担心和着急。当时张教导员就要带人上山支援。可是雨这么的大,天是那么的黑,上山的路不但不好走,而且根本就看不到路。当暴风雨稍微小一点了,能够朦朦胧胧的看到小路了,就一鼓作气的上来了。张教导员检查了人员,房子,设备,除了电缆线被损坏以外,其他一切都安然无恙。<br>  检查工作完成以后,天就一下子放晴了,万里无云的天空,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下,被暴风雨沐浴过的祖国的边境显得更加美丽庄观。<br>  事情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有时候回想起来觉得非常有意思,有时候也觉得非常可笑。想一想,我们是木板房子啊,可不是什么钢筋水泥的 ,如果那天晚上真的是有敌特分子来,给一枚手榴弹,或者冲锋枪来一梭子,这个后果就不敢设想了。话是这么说,不管会发生什么情况,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个边防军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坚决捍卫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精神,这样的精神是永存的,是应该发扬光大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