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前紧张综合症的防治

闻阳居

<h3>赛前紧张综合症的防治 </h3><h3>《田径》2003.07 运动医疗站</h3><h3>竞技比赛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完美的竞技能力和战术意识,还要具备相当强的心理素质。许多训练成绩较高的运动员因缺乏心理训练,比赛前受主观或客观因素影响,表现异常紧张、焦虑不安,甚至不能正常发挥,临床称之谓“赛前紧张综合症”。该症带来的危害不言而喻,应充分引起广大教练员、运动员的注意,科学诊断,及早治疗。</h3><h3>一、症状诊断</h3><h3>临床表现有失眠疲倦、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尿频等,女队员还可能伴有月经量的增加,行经期延长等。心血管检查发现:安静时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这些症状往往是临近比赛,越加明显。病理分析主要由于比赛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从而导致重量与心理某些机能暂时的失调,出现极度紧张不安恐慌等一系列症状。</h3><h3>二、治疗措施</h3><h3>(一)药物治疗</h3><h3>1、西药治疗。遵医嘱口服安定等安神镇静类药,调整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服用调节睡眠障碍类药,如美拉托宁、可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缓解病情,疗效较好。</h3><h3>2、中药治疗。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者服用朱砂安神丸,成份:朱砂、黄莲、炙甘草、当归、生地。食欲不振者服用大安丸、成份:山楂、神曲、莱服子、半夏、陈皮、巨术、茯苓、连翘,以行气宽中,消食化滞。</h3><h3>(二)针刺治疗</h3><h3>毫针刺以补法,取穴:神门、三阴交,配取心俞、太冲。以补心泻肝,养心安神。若脾胃不和、食欲不振,则取穴:胃俞、足三里,以和胃安中。若心神不宁、神躁不安,则以平补平泻手法,取穴:人中、内关、神门、丰隆、涌泉。</h3><h3>(三)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单独施用,若配合其他疗法收效更佳。</h3><h3>1、情绪“脱敏”法。让患者回忆训练比赛前紧张慌恐情绪,然后不断重复,进而使紧张情绪逐渐消失。这种疗法适用于日常训练中的心理训练。</h3><h3>2、情绪对比疗法。要求患者在头脑中主动诱导出紧张情绪,然后运用表象,替换出轻松愉快或胜利的场景,加强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该法花费时间少,副作用小。赛前治疗效果较理想。</h3><h3>3、生物反馈法。借助运动医疗仪器,把机体和生理信息传递给患者,使其反复加强自我心理调控,达到改善机体器官系统机能的目的。</h3><h3>三、预防</h3><h3>(一)训练中加大针对强的心理训练比重,重建良好的比赛动机,提高心理储备能量</h3><h3>(二)加强身体素质的全面训练,提高训练水平完善运动技能、奠定必胜的信心。</h3><h3>(三)避免过早与比赛相关因素的接触刺激,如对手、场地、激烈对抗等。</h3><h3>(四)加强训练恢复与休息,建立正常、规律的作息制度,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