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亮剑展风采,共同进步促成长——寻甸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教学竞赛系列活动纪实

金俊仙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

<h3>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精神,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培养人才辐射周边的作用,给我县特殊教育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全面提高特教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步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质量。2019年3月至4月上旬,寻甸县特殊教育学校金俊仙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了一次以专题讲座,培智学校课标解读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形式为主的“展风采,赛技能,同进步,促成长”系列活动。<br></h3> <h3>这次活动共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题讲座和课程标准解读,第二阶段是小组内课堂教学竞技,第三阶段是组内优胜者进行课堂教学水平的最终亮剑。三个阶段逐一开展,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共同提升。<br></h3> <h3>第一阶段是专题讲座和课标解读</h3> <h3>学校书记、校长李志刚老师首先对全体教师进行《送教上门探索》专题讲座培训。培训中,李校长给大家介绍了其他学校送教上门的具体做法和成功的经验;对我校的送教实际情况做出深入的分析;提出我校送教上门工作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培训,老师们认清形势,意识到送教上门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也看清送教上门工作面临的困难,但通过学习,借鉴好的做法,成功经验,再加上自己的恒心、毅力,定能克服一切困难,今后的送教上门工作定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h3> <h3>第二场专题培训由学校办公室主任陈涛老师给大家带来《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专题讲座。培训内容围绕宽厚的品德、凝练成熟的心态、塑造完美的形象、提升专业的素养、造就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五大方面,阐述如何修炼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他的讲座幽默风趣,深入浅出,动情入心。把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有趣的方式,动情的讲解传达到老师们的心中。老师们听得津津有味,若有所思,若由所得,相信大家都在心中绘出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蓝图。这次讲座为老师们扎根三尺讲台,扎根特教注入了精神食粮。<br></h3> <h3>第三场专题培训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金俊仙老师给大家带来《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讲座。她不仅从理论方面,还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转岗到特教后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具有条理性、实用性地解读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为第二阶段课堂教学小组赛中生活语文教学目标奠定基础。<br></h3> <h3>第四场专题培训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寻甸学科带头人、学校骨干教师蔡朴琴给大家带来《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讲座。蔡老师通过总结自己从教生活适应这门课程后遇到的困惑、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好的做法,再结合课标的精神,解读生活适应课程标准。大家听后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br></h3> <h3>第五场专题培训由名师工作室成员、校骨干教师高伊宁老师给大家带来《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讲座。高伊宁老师毕业于黑龙江师范学院,学习特殊教育专业,她坚实的特教理论知识结合多年在省聋康工作的经验,从专业感统康复的角度细致的讲解了康复的要点和做法,把培智学校康复训练课程标准解读的透彻易懂。<br></h3> <h3>第六场专题培训由昆明市杨志成特殊教育名师工作室的成员黄蕊老师给大家带来《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解读》专题讲座。黄蕊老师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儿童康复专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培智生活适应课程教学。扎实的特殊教育专业理论及多年的生活适应课程教学经验,从专业的视角带领大家进行学习,让大家学有所得。蕊老师是杨志成名师工作室的成员,她给我们解读的是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标准。</h3> <h3>第二阶段是教学技能组内初赛,15名教师分成三组,在各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自选课题,自行备课,自定时间进行教学技能PK,每组推选两名优胜者参与最终的教学亮剑。本着公平,公正,务实,求真的宗旨,这一环节在教务处和工作室的共同监督下,各组老师于3月中旬完成了初赛。</h3> <h3>第三阶段是教学技能终亮剑,有6名教师进入最后的决赛。参加决赛的老师们精心准备,多次讨论打磨、修改,就等最后时刻精彩绽放。评委团由校长李志刚老师,办公室主任陈涛老师,教务主任张玉刚老师,总务主任方立党老师,名师工作室主持金俊仙老师,寻甸县学科带头人蔡朴琴老师组成。<br></h3> <h3>生活语文组的陈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不玩利器》。她善于应用我们生活中的素材来教育学生,教具准备充分、教学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通过亲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让学生不止习得知识,情感目标培养也有一定收获。</h3> <h3>生活数学组的黄老师参赛的内容为《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她是一位对学生严格要求的好老师,精美的PPT时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时刻关注着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分层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获。</h3> <h3>生活语文组的朱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残联叔叔阿姨来我校》,选取了学生经历过的活动为素材,应用图卡结合的方法带领学生识词读句,让学生在图卡配对与练习中潜移默化认识词句,达到教学目标。</h3> <h3>生活适应组的高老师参赛的教学内容为《眼睛》。她的课堂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虽然学生们的平均智商还不到40,但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紧跟她的思路与步伐,高效的完成了教学任务。</h3> <h3>生活适应组的王老师执教的内容是《我会切苹果》。削皮器、菜刀和菜板被搬上了课堂。特殊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潜能,补偿学生的缺陷,培养学生能适应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自尊,自理,自立,自强地融入生活;同时我们的教学要求要面向全体,关注差异。这些在王老师的课堂上都得到充分的展现,而且王老师教学方法新颖,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听课教师无一不被深深震撼。<br></h3> <h3>生活数学组的刘老师执教的内容是《得数是7的加法》,她对学生循循善诱,始终赋予耐心,爱心和信心,不管学生在掌握这个新知识时有多难,她都愿意停下脚步去等待,并耐心引导,是的,没有什么比带一只蜗牛去散步要更艰难,可是特教老师就是潜下心来和蜗牛一起前行的智者。</h3> <h3>整场比赛老师们都全心投入,自制课件,多媒体使用率高达100%,对课标的把握十分到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水平。通过本次大赛,激发了全体教师热爱特教事业,致力专业成长,全心服务折翼天使的良好风尚和扎实的专业能力,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锻炼与提升,使教师能娴熟、规范地安排、组织课堂,向35分钟要质量,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快速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特教教师。</h3><h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h3><h3> 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升我校青年教师的学科素养与教学能力,搭建互动交流、集体研修的平台,促进寻甸特殊教育的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的指导精神和寻甸县名师工作室的相关要求,为把教师培养成适应新时代我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我们开展了这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既有理论的滋养,又有观摩实战的操练,更有真情的感动。与理论对话,丰富了思想;与课堂对话,磨练了技艺;与同伴对话,碰撞了智慧。</h3> <h3>俗话说“根深方能叶茂”,教师并非人人博学,但只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充实、与时俱进,以博学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给予学生所要的,做到自己想做的,付出该付出的,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让自己更优秀,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更精彩!</h3><h3> 如果没有专业,特教教师与保姆只有一线之隔;如果专业,特教教师与康复医师也仅一线之隔,专注特殊教育的发展,我们一直走在路上,惟愿寻甸特校在教科研的引领下各项活动更加扎实有序深入的开展!</h3> 教学亮剑展风采,共同进步促成长

老师

特殊教育

教学

教师

课程标准

特教

专题讲座

学生

培智

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