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海云特教老师+家庭教育咨询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的父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的父亲名叫王爱国。出生在1946年3月16日,今年73岁。他瘦瘦的身材,但身体棒棒的,一般年轻人都比不过他。父亲的一生有苦也有甜。</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苗家坪镇王家岔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那年,奶奶因病去世,不久,年幼的姑姑也随之夭折了。从此,父亲和爷爷相依为命。过早失去母爱的父亲,养成了胆小、谨慎、寡言、钻研的个性。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60年被保送到了子洲中学。1963年,实行全省统一招录高中、中专生,父亲以全省第三、全榆第一的成绩录入陕西省西安中学。后因家贫转回母校。</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6年高中毕业的父亲等上文化大革命开始,父亲写了张《也论阶级斗争》的大字报,得到了驻校工作组的赏识。不久,召开全县教师集训会,父亲是唯一被抽调参加大会工作组的学生,主办《大会简报》。听父亲说,那年年底,他听毛主席的话,忠实地徒步串联,从学校门走到天安门。</p><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7年至1968年,以学生为主体的子洲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文攻武卫并用。父亲当时一直负责文攻。开先主编校内“红造司”的“传单”;其后主编“八大司”的《新子洲》报。再后来主编“八大司”的《新闻电讯》。同时还负责编审县广站的地方新闻。值得一提的是“大联筹”一周年时,父亲用文言文写了一份《祭告》,贴在子洲大街墙上,其文才和新颖的形式,引起各界群众热议一时。后来“说清楚”时,组织找父亲谈过话,以“学生无过”了结。至此,人们戏称父亲是“子洲的陈伯达”。</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69年秋,父亲当了本村民教一个月,就被苗家坪公社雇为勤杂,实际上做着刻印材料、起草文件、讲话等秘书工作。半年后,县革委会财贸办公室主任调父亲做他私人秘书。</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71年,县革委会政工组招收整党积极分子,父亲又凭自己的声誉,顺利转到积极分子队伍。1974年至1981年,父亲担任了8年团县委书记,其中6年是“民请”的(农民身份),这在全国也不多见。</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1年至1982年,父亲在省党校中青班带薪学习,取得大专文凭,终于圆了他的大学梦。毕业后,担任了高家坪乡党委书记。期间,到马文瑞那里要了30万元,修通了吴岔到高家坪的简易公路和输电线路,受到时任县委书记的评说:“公路平,电灯明”。</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上事迹形成了父亲的自传体故事《西安上学》、《北京串联》、《布衣书记》、《省城要钱》四部曲。</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85年初,父亲调入地委党校。从此弃政从教,开始了他新的人生之路。刚到地党校,受到了科班出身教师们的小瞧,说:“土八路还能登上讲台?”面对这样的压力,父亲心中暗暗做着对应。不到一年时间,父亲在《人大复印资料》、《陕西日报》、《榆林报》、《地委内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两篇调研报告三篇文章,在地直机关初露锋芒。同时,在乡镇书记轮训班上,首次亮相讲了《怎样当好乡镇一把手》一课,以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联系实际见长,博得学员喝彩。从此,小瞧的目光变成尊崇的笑脸。在地党校期间,父亲在全市两级党校举办的大专班、本科班讲课2000多场,培养出学历干部25000多人;为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讲课400多场,培训学员2000人次。被中、省驻榆单位和各县邀请讲课220多场,听众超过10000人次。还在市级以上内外刊上发表论文、研究报告、经验总结300多篇,其中100多篇被市级以上单位和机构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得证书。与他人合作出版专著3本,计60万字。1991年3月,父亲替地保密局撰写了《乡村保密工作初探》一文,被省保密局评为获奖论文,同年被中央《保密工作》第五期刊用。之后,多家机构来函给父亲,要求采用此稿。1992年2月,父亲代表地委组织部去府谷县搞调查研究,撰写了《党建新探索,工程显效益--府谷县党建“333”工程的调查与思考》一文。同年7月,又撰写了报告文学《“沙”书记的奇迹》,约一万多字,该文被国务院编辑出版的《绿色楷模》系列丛书选用。</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993年,父亲又考入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学习经济管理专业。1995年底毕业。从此有了本科学历,既消除了因文凭低而受到的社会压力和歧视,又解决了“高材生无文凭”的遗憾。1996年,父亲撰写了《党内“批评难”的成因初析》一文,刊于《三秦论坛》96年第一期。1999年11月《中国世纪改革与决策文库》编委会来函,通知该文入选。1997年7月,父亲代表地委农工部撰写了《关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冷思考》一文,出席了全省在宝鸡市虢镇召开的“农业产业化问题研讨会”。次年3月,该文被《陕西党校报》全文刊登。随后,多家出版社和机构,将该文评为优秀论文,并邀父亲出席会议,载入《名人录》,被父亲婉言谢绝。1999年7月,父亲代表地委组织部去府谷县调研,撰写了《一手抓工程,一手抓发展--中共府谷县委坚持“两手抓”的调查》一文。2002年3月,父亲为市组织部赶写了《对社会新阶层人员入党问题的若干思考》一文,并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代表市委组织部发了言。会后,《中华成功人才大词典》编委会,多次来函要入选此文,并邀父亲参加有关活动,被父亲谢绝。2002年4月,父亲在《榆林论坛》第二期发表了《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建理论创新》一文。后来多家出版社和机构来函通知,该文评为优秀论文,入选《二十一世纪中国管理者名篇荟萃》一书,入选《与时俱进看中国》一书,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理论参考文库》一书,并邀父亲参加一些研讨会或出国旅游,均被父亲谢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来函聘请父亲为特邀研究员,也被父亲谢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016年,父亲被《走出家乡的子洲人》做了专题报道。</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的一生,艰苦朴素,两袖清风。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现在也衣食无忧。过着幸福的晚年生活。</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父亲是我的天,我的山,是我最大的骄傲、最大的自豪!我爱您--父亲!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 <h3>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