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攻克1例高龄患者下腔静脉滤器阻塞合并急性DVT 的治疗体会

介入行者-总医院李建军

<h3>  病史:老年高龄女性患者, 80岁,长期卧床状态。以“左下肢肿痛8天,加重3天”为主诉入院。</h3><h3> 入院查体:左侧下肢肿胀明显,皮肤张力高,左侧下肢周经线对比健侧增粗明显。</h3> <h3>  彩超检查示:左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混合型)。</h3><h3> 既往:2012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行左膝关节置换术,术前检查发现左下肢静脉血栓,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h3><h3> 2型糖尿病20年,高血压2年。</h3> <h3>  内科治疗给予依诺肝素针足量抗凝。</h3><h3> 4月9日DSA室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左侧下肢广泛性血栓形成(髂外—膝下),典型的轨道征和充盈缺损,提示大部血栓为新鲜性。</h3> <h3>  经右侧股静脉穿刺翻山,于左侧股静脉内置管溶栓术(溶栓导管30cm)。术中发现下腔静脉滤器下段为陈旧性血栓,压迫滤器变形。双侧髂总静脉通畅,周围的大量粗大侧枝形成。</h3><h3> 经过24h的导管接触溶栓治疗(60万单位尿激酶脉冲给药)。复查造影左侧股静脉全程通畅,左侧股总-髂外静脉不能显影,遂后撤溶栓导管到此段,返病房继续溶栓治疗</h3> <h3>  经48小时置管溶栓,复查造影髂股静脉血栓基本清除干净,部分残留血栓,考虑为陈旧性血栓。下腔静脉到滤网之间见线样通道显影。</h3> <h3>  综合会诊后行双侧髂静脉及下腔静脉滤器内球囊扩张术。</h3><h3> 术后复查造影,双侧髂静脉血流顺利汇入下腔静脉,经滤器回流至右心房,血流速度可。拔出鞘导管,穿刺点加压包扎。</h3> <h3>  病例特点:高领女性,长期卧床,对下肢运动要求并不高。但患者反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共计3次), 查体患者下肢并无典型慢性下肢静脉营养不良性改变。</h3><h3> 病历难点:高龄女性,患者一般情况差,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溶栓治疗发生出血的风险比较高。</h3><h3> 手术难点及争议点:经过48小时的置管溶栓术,患者左侧下肢新鲜血栓基本溶解干净,下肢肿胀也已经明显缓解,与健侧肢体无明显差异。 </h3><h3> 下腔静脉滤器及其下闭塞静脉,考虑是患者反复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在血流动力学上阻碍了双侧下肢静脉回流。如果能够开通这一段血管,可以降低患者以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h3><h3> 如何开通这一段血管,采用外科开放手术? 取出下腔静脉滤器及其内血栓,肯定是治本之策,但围手术期发生意外风险极高。</h3><h3> 采用介入的方法治疗,球囊扩张建立通道,术中存在扩张的过程中血栓脱落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或造成下腔静脉滤破坏,术后通道会不会闭塞也是要考虑的问题。</h3><h3> 使用球囊扩张下腔静脉滤器在业内少有人尝试,属于积极探索性手术。</h3><h3> 最终使用直径8mm和10毫米的球囊扩张,成功建立静脉回流通道,通道内血流速度满意。</h3><h3> 经过48小时的组合手术,采用了介入传统的治疗方法,在院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团队积极探索,成功为患者解除病患。</h3><h3> </h3> <h3>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介入病区目前医护人员22人,医生7人,副高职称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2人;护理13人,包括副高2人,中级3人。</h3><h3> 介入病区开放床位57张,配有VIP单间,监护抢救室1间。导管室拥有大型DSA设备1台,B超机1台,麻醉机1台,射频治疗仪1台。科室以业务范围包括:肿瘤微创治疗、血管外科疾病腔内治疗、脑血管介入治疗。</h3><h3> 科室24h联系电话:0375-2799660<br></h3> <h3>图文:</h3><h3>李建军 主治医生 介入医学研究生 </h3><h3>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介入病区 从事血管外科疾病,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及综合微创介入诊疗。 介入知识科普,勇于担当,任重道远。<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