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闹三台山

徐建华

<h1> 春闹三台山</h1><h3></h3><h1> 徐建华</h1><h3></h3> <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h3> <h1>  清明,闻着春的气息,到三台山看春。</h1><h1><font color="#010101"> 三台山是马陵山的余脉。之所以叫余脉,肯定缺少山的典型特征,所以到三台山森林公园看过衲田花海的人几乎感受不到山的存在,因为在广袤的花田既看不见山头也看不见山石,所谓“三台山森林公园”似有夸张。今天我另辟蹊径,沿着游人罕至的白马溪涧绕行,结果颠覆了以前看法。</font></h1> <h1>  相传,韩世忠被金兵包围时,坐骑白马驮着韩世忠夫妇犹如神助,突出了重围。人困马乏之时,发现这流清溪,在此饮水休憩,当地村民遂将山涧命名为白马溪涧。涧边有木制栈道。漫步栈道,沿途风景颇有野趣。蜿蜒曲折的山涧被石坝分割成若干部分,或有水,或干涸,间或可以听到潺潺流水声。涧边,随意点缀着海棠、丁香、红枫、桃花等植物。涧中,枯黄的蒲叶一簇簇、一丛丛散落水中,新长出的蒲叶才露尖尖角。岸上,更多的是森林。有成队的健步者伴随着音乐节拍在森林小道徒步,还有情侣在僻静处享受浪漫时光。以前误以为“三台山森林公园”名不副实是因为没有深入林区腹地,只在大面积的开阔地带逗留,只发现少数林间小树,所以自以为是地认为,既无山石也无林木怎么妄称山和森林呢?这次徒步白马溪涧,看见了多处裸露的山体和茂密的森林。山体是一种紫红色山石,只是裸露部分腐蚀严重,已经沙化或软化,可以直接栽种树木;森林多为柏木,密密层层,遮天蔽日。以前来三台山,走马观花,好似盲人摸象,当然不能得其全貌,今天信步白马溪涧,才觉“森林公园”实至名归。</h1> <h1>  走出山涧便到了镜湖。湖边,柳丝摇曳,像是美女迎风的长发。鸡爪槭、红枫的嫩叶鲜艳欲滴,刚刚绽开的小花花蕊或昂首,或低头。以前一直不知道鸡爪槭和红枫也会开花,无意中发现它们开出了花,很是惊喜。湖边小岛遍植紫叶桃花,远远望去火红一片。岸边长廊坐满了踏春的学生,他们和眼前蓬勃的春光一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h1> <h1>  东门,成片的郁金香引得很多游人住脚拍照。</h1> <h1>  由东门乘小火车到海棠湾。海棠湾的海棠花开正盛,好似一片红粉色的云霞。路边,少量的紫叶桃花夹杂在成片的山桃花中犹如鹤立鸡群,十分耀眼。</h1> <h1>  一个不知名的小山坡上长满了开着黄花的蒲公英,众多女子躺在地上在留影。</h1> <h1>  过了海棠湾就是传说中的梨兰会了。所谓梨兰会就是树上的梨花和地上的二月兰同时开放,这是它们一年一度的相约守护。进入写有“梨兰会”三个字的大门,跃入眼帘的是一个混合了紫色和白色的梦幻世界。初见梨兰会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哇”地一声,接着就是感叹:“好美啊”、“太漂亮了”。谁能想到,在一片紫色的海洋上还有一个旖旎多姿的洁白世界呢!谁能想到,在林中的一层紫雾上还飘着一片香雪海呢!</h1> <h1>  眼前的这片梨园已有近百年历史,占地两百多亩。不知是谁的创意,在这片梨树下广植二月兰,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梨兰盛会。若不是亲眼所见,很难将这古老的、黝黑的铁干虬枝与粉白似雪的花朵联系在一起;若不是亲眼所见,更难将这紫色的浪漫绵延与这白色的银波琼浪结合在一块。</h1> <h1>  极目看,一团团、一簇簇的梨花冰清玉洁,雪堆云涌。仔细看,不同品种梨树的花形和树形也有区别。有的花形为片状,有的为球状;有的单朵,有的重朵;花蕊有的红,有的绿;刚长出的叶子有嫩绿,有鹅黄,有微红;枝干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树形有的高大,有的袖珍。可谓千种姿态,万般风情。其中有一种梨树独具特色,枝干黢黑,虬曲刚劲,浑身疤瘤,用成语“铁画银钩”描述这种梨树开花再贴切不过。</h1> <h1>  观看梨兰会的,有家庭,有朋友,有团队。有在亲友陪伴下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来的,有带着帐篷在林中打持久战的,还有几对新人在最美的年龄和最美的景色中拍婚纱照。亲情友情尽情洋溢在花海之中。蜜蜂嗡嗡,空气中到处氤氲着芬芳。相映成趣的是不少女子着汉服穿行花海之中。有人还将古筝带到花海演奏。花海广播中传出的女高音天籁般的歌声与花海美景十分契合。最忙的是女人们,当然,忙的是拍照。不管是自拍还是他拍,以花为背景照相的都是她们,而且还要特别打扮一番,好像有意在和花卉比美。不知怎的,此时,回响在花海中的歌声在我脑海中的旋律竟应景般地转变为梅艳芳的《女人花》。</h1> <h1>  梨园北侧的林间书屋,为这里增加了些许文化气息。此情此景,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徜徉其间,如入仙境!</h1> <h1>  梨兰会美得不可理喻,美得不可思议,美得不可方物,美得不可置信,美得可以满足人们对春天的所有想象。香港有一部美食题材的电影,主人公吃了一道向往已久的美食之后,感觉好吃得要死,直呼“救命啊!”此时此刻,面对眼前的绝色美景,我不禁也有这样的冲动!</h1> <h1>  显然,我被眼前这盛大的繁华惊到了,蓦然想起“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虽然春天的景色被古人写尽写绝,但古时毕竟没有公园,春色没有这么集中,所以古时的“闹”很难与今天的“闹”相提并论。古人只有孤芳自赏的私家花园,大规模的皇家园林更不是常人能及。今日的公园不仅能集中全国各地名花贵木,还能引进全球珍稀品种,而且现代交通讯息发达,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据说,三台山在清明小长假每天的客流量就达几万人次。还是今人有眼福啊!</h1> <h1>  除了梨兰会,最能“闹”的还有迎春花和红叶石楠。迎春花既有大面积的河坡渲染,也有小范围的衬托点染,枝枝婆娑,点点金黄,所在之处无不散发着春的气息;石楠不论被修剪为片状、带状,还是球状,新长出的嫩叶都红得发亮,红得滴油。</h1> <h1>  离开梨兰会,来到天和塔。塔前广场,一群孩子或跑或走,牵线引绳在放风筝。听松堂前,茶花正艳,红得好像绸缎。应季花卉还有白的樱花、紫的矮樱、黄的棠棣花、红的美人梅。对比强烈,特别醒目。引人注意的还有紫荆花,小巧圆整的花朵一团团、一簇簇地摽着枝条,密密麻麻,层层叠叠,阳光下的紫粉色极像处子娇羞的脸庞。这是一个花的唯美世界。</h1><h1> </h1> <h1>  西门绿化带中,一群花工正在整理花卉。不知谁说过,所谓的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眼前的三台美景,不正是设计者独到创意、园丁们艰苦劳作以及管理者辛勤付出的结果么。</h1> <h1>  傍晚,夕阳如硕大的火球喷着橙红色的光芒,将园区染得一片金黄。今天,三台山的春景令我感动、令我陶醉,如同赶了一场热闹的市集——春的市集。在这场市集中,我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饕餮大餐,而且足够奢侈,足够震撼,好像做了一个关于春天的梦。令我感动的还有拄着拐杖、坐着轮椅来看春的人 ,虽然行动受限,但他们热爱生命、享受生命的热情却丝毫不弱于常人哩!<br> 2019.4.10</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