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案--让“学习”看得见

大赵中学 沈俊香

<h1><font color="#167efb">在课堂上,很多学生貌似在学习,也很认真,但是终究没有“真学会”,其主要原因还是没有经历真正的学习过程。凸显“何以学会”,让学习可见,这对教与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上经常发生着“虚学会”和“假学会”的现象。“虚学会”是指虽然获得了答案,但是没有习得学会的过程;“假学会”是指学习的过程不正确,学习方法不科学,等等。</font></h1> <h1><font color="#39b54a">在课堂学习中,为了把“课堂”改为“学堂”,体现学生的学习经历。4月11日,我们英语组全体老师,共同学习了《如何设计学历案》。</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学历案”是学生学习经历的方案,它呈现了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体现了学生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设计“学历案”时,首先就要从学生的视角,按初学者的思维,以学生“学”的过程来设计。</font></h1><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 <h1><font color="#b04fbb">本次学习,由管风华老师主讲。</font></h1><h1><font color="#39b54a">她从四个方面讲述了“学历案”的设计原则。</font></h1> <h1></h1><h1><font color="#ed2308"><b>一、设计“学历案”的原则:</b></font></h1><font color="#b04fbb"><b>1.每一个学习活动设计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b></font><font color="#167efb"><br>设计时,依据知识的生成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br></font><b><font color="#b04fbb">2.在每一个学习活动中要嵌入“问题设计”。</font></b><font color="#167efb"><br>“问题设计”要能引导孩子的学习走向深入,让孩子不仅仅记住“是什么”,更要知道“问什么”,要完成这些问题学生不阅读文本不行,阅读不仔细不行,只阅读不思考不行,不认真思考不行,思考不透彻也不行;“问题设计”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一望可知、一无所知、一知半解),要找出那些咋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即各种因果联系、时间联系、新旧知识挂钩的交接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联系中产生的;“主问题设计”=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思维的引爆点,通过主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逼近知识的“核心地带”,实现学习的突破;“问题设计”帮助学生评价自己是否学会,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哪些学会了,哪些还没学会。<br></font><h1><font color="#b04fbb"><b>3.“策略”融进学习活动中。</b></font></h1><font color="#167efb">学习方式上采用“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结合、“书中学”与“做中学”并举、“说中学”与“教中学”融合、“历中学”与“悟中学”同行的策略;把学科方法融进学习活动中,习得知识,悟得方法;思维方式上更多地采用由无数事实“归纳”,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抽象概括得出结论,返回来再引导学生去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采用先暴露的原则。<br></font><font color="#b04fbb"><b>4.高结构设计。</b></font><font color="#167efb"><br>活动设计指向性明显---清晰的目标;体现教师灵动的“智慧”---创造学习需求,引发主动学习欲望;简洁明了,一课一得---删繁就简,突出核心内容,贯彻一条主线(设计越是复杂,老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越是精妙,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就越少,参与的深度反而越低)。</font><h3><br></h3> <h1><font color="#167efb"><b>二、设计“学历案”注意问题</b></font><font color="#b04fbb"><br></font><font color="#39b54a"><b>1.避免把“学历案”变成题案,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b></font><font color="#b04fbb"><br>知识点的推导过程被省略,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然后通过大量的习题让学生会用现成的结论,会导致学生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探索,走入了传统教学的窠臼,学生只知道“是什么”,而不去问“为什么”,当时能比着葫芦画瓢,但是,如果换一下瓢,就画不出葫芦;<br></font><font color="#39b54a"><b>2.避免“学历案”成为教材的翻版。</b></font><font color="#b04fbb"><br>侧重记忆的学科,经常把文本中的知识点做成填空题的形式,删去认为没用的引文和注释旁批和插图,然后安排学生自主完成“学历案”,但学生只是粗浅的翻阅课本,只为了找那些题目的答案,割裂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虽然抓住了重点,学生背诵的更快,但是知识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br></font><font color="#39b54a"><b>3.避免“学历案”抢占学生的思维空间。</b></font><font color="#b04fbb"><br>“学历案”变得越来越详实,从对文本知识的梳理和重难点的分析到解题方法的归纳总结,面面俱到,为学生的学习扫清了障碍,学生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历案”,就可以找到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方法,然后就只要记忆就万事大吉。教师准备的多了,学生思考的自然就少了,道理类似巧母必有拙女一样---都是包办代替惹的祸。 </font></h1><h3><br></h3> <h1><font color="#ed2308">学历案与教案、学案、导学案的最大区别就在于</font><b><font color="#167efb">突出“历”</font></b><font color="#ed2308">,突出学生如何学会的经历。从学法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作业到学后反思,始终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视角来研制方案。尤其是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复杂学习任务的设计上,学历案在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图式建构的同时,展现学生建构的过程。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对于非重复性技能学习任务,需要给学生呈现具体的、真实的、有意义的整体任务情境,引导和促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有意识的概括与归纳、推理与总结,完成认知图式的建构。学历案中学习任务的设计,不仅需要呈现任务情境,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概括与规划、推理与总结,完成认知图式的建构”,且为学生的这些学习路径和过程留下“痕迹”。学历案最后部分的学后反思,也是让学习可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思即学习内省,是培养高级思维能力探究过程、梳理新生信息、完善认知结构的一种重要策略。把学习内省表达出来,让学生和教师都看得见,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新春伊始,感恩有你,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讨,共同进步!</font></h1>

学习

学生

学历

设计

学会

过程

知识

引导

课堂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