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闺人未识,洗尽铅华始见真一一画家谢文明和他的民俗文化艺术收藏

放歌

<h3>  ”如果条件允许,将来我会在我们古镇黄桥建一座历史文化博物馆。覆盖收藏的主题一是黄桥的历史文化名人馆,二是黄桥的木雕刻艺术馆,三是黄桥的民俗文化馆,四是黄桥的古今绘画艺术馆。”画家谢文明如是说,眼里充满骄傲与期待。</h3><h3> </h3> <h3>  这我相信,凭他的才华与执著,将来的某一天,在洞口黄桥这个小镇,会出现一座属于黄桥人民的民俗文化艺术馆。<br></h3> <h3>  初识谢文明,满脸的络腮胡,似乎阅尽了人世的沧桑。</h3><h3> 我以为他会比我大,殊不知比我还小几岁。<br></h3><h3> 艺术家也许是不修边幅的,保留着那种最原始最本真的状态,眼里却充满了对美的发现的敏锐与执著。</h3> <h3>  见过他的油画水彩,也见过他现场作画。</h3><h3> 那是去年第一次去武冈浪石古村釆风,有幸与他同行。对于古风貌古风俗,他入境很快。早就一个人躲在某个角落,支起画架,挥毫泼墨。</h3> <h3>  那时的我,也为他那艺术的背影所吸引,悄悄走到他身边看他作画。</h3><h3> 我是一个绘画艺术盲,但我还是能分明感受到他笔下色彩的流动,着墨的氤氲所渲染出的意境。</h3> <h3>  再见他时,我不敢想象,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已经拥有一座初具规模的私人文化艺术博物馆一一醉雅堂。2017年建馆至今已接待了十万多人次。</h3><h3> 展厅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其中基本展厅300多平方米。展陈内容为古陶瓷、油画、书法、剪纸、明清民俗文化、刺绣艺术展。现有藏品历史跨度千年时光,齐家文化、商代、汉代、南北朝、唐代、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各个时期的藏品共两千余件。</h3> <h3>  按理说,他该是个富翁。可你从他身上无法看出半点富有,甚至有点落魄、穷酸。一件简易褪色的T恤汗衫,趿一双半旧的拖鞋,骑一辆农用摩托,领我七拐八弯进了他的家。乡里最破旧的两层水泥剥落的红砖房,房里很拥挤,堆满农具和他收捡的半成品藏玩。年轻貌美的妻子似乎没什么怨言,在喂食三个刚几岁的小孩。</h3> <h3>  我明白他家里处境的窘迫了,因为近年来他把所有的精力和财富都投入在他的非遗民俗文化艺术收藏中。</h3><h3> 长年穿梭于乡野集市街巷,一旦发现有古玩藏品,他会如获至宝,不达目的不罢休。</h3><h3> </h3> <h3>  有一次,他在路边小摊买卤菜,无意间发现摊主切菜的小砧板背面竟是一块月饼糕模。他讨价还价,掏遍身上所有值钱的财物买下这块模板,反而把当日买菜给忘了。<br></h3> <h3>  再次参观他的博物馆,我仿佛置身于一座穿越时空的艺术大殿堂。 </h3><h3> </h3> <h3>  镶金匾额上“醉雅艺术馆”(省宣传部长杨金鸢题词)五个大字醉意朦胧,我能想象当年杨部长来此题词时的欣喜陶醉。<br></h3><h3> </h3> <h3>  墙壁上挂满古色古香的各式民俗文化藏品,它们在向我招手。扑面而来的是男人的汗水,女人的绣花,小孩的啼哭,作坊的糕香,法师的道场……也许,每一件藏品背后都藏着一个故事。<br></h3><h3> </h3> <h3>  橱柜里分门别类摆放着各朝各代的珍贵文物。你不敢轻易去抚摸,去触碰,生怕碰落古人的尘灰,但分明又能感觉到古人的鼻息。他们只是活在另一个世界,而这就是当年他们手摸嘴碰的器皿。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我真愿走进那一个世界,去感受古人的感受。<br></h3> <h3>  回到现实,我不禁置疑。如此厚重的文物收藏重任竟会落到这样一个比我还小的年轻画家身上,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十年如一日地挖掘和收藏本土的民俗文化文物呢?</h3><h3> 他似乎读懂了我的疑问,憨憨一笑。</h3> <h3>  我很幸运。小时候,看着母亲给我纳的各色活灵活现的花草虫鱼鞋垫,我被这种美妙的图案沉醉了。也许正是母亲的这种手工艺术萌芽了我对绘画艺术追求的梦想。<br></h3><h3> 初中时,我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美术老师张声乐老师。他教我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别人眼中最不起眼的美的事物。</h3><h3> 有一次,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个小商贩,手里提着各式小玩具。我忽然被他手中的一只雕刻纹路清晰的乌龟吸引住了。左缠右缠花了五十块钱把它当宝贝般买下了,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件藏品啊,虽然那并不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古玩文物。</h3><h3> 当然,我收藏古玩文物的第一个启蒙老师是兰州商学院教授林章源先生。2008年毕业于河北师大的我留在河北任教,教学之余从事绘画和古陶瓷艺术、民俗文化艺术的收藏与研究。因画结缘了林章源先生。那次做客他家,有幸第一次看到了如此众多的古玩藏品。看着我沉迷的眼神,老师拍着我肩膀,“小兄弟,你对这些劳什子感兴趣?”</h3><h3> 后来,在老师的指引下,我懂得了如何鉴别古玩文物的真假,也懂得了怎样去淘到这些藏品。可我的经济财力无法满足我的这种收藏爱好。很多时候,我都是靠自己卖画来收藏的,所以我至今仍身无分文。其实,我本可以凭自己的绘画专业,在北方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但我是家乡的儿女,从小流淌着湘楚文化的血脉,我更爱自己的家乡。</h3><h3> 2014年,回到家乡的我又有幸遇到了我人生中的又一个贵人,黄桥医院院长夏黎明先生。他很欣赏我的藏品,鼓励更支持我对家乡民俗文化的整理与收藏。为此,他特意免费为我长期提供展览的场地,并为我做了精心的装修布局,也就是今天的“醉雅堂”。</h3> <h3>  听完他的自述,我明白了,一个热爱文化艺术的人,世俗的物质财富对他并不重要,文化艺术才是他真正最大的财富。</h3><h3> 了却家乡文化事,赢得生前身后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