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9-15)

铁甲骑兵

<h5><b>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九卷</b></h5><h5><b>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b></h5><h5><b>和各级领导成员名录(上)</b></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8、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序列</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4年10-12月)</b></h5><h3><b><br></b></h3><h3>中央红军</h3><h3> 军委第1野战纵队</h3><h3> 第1梯队</h3><h3> 第2梯队</h3><h3> 第3梯队</h3><h3> 第4梯队(干部团)</h3><h3> 军委第2野战纵队</h3><h3> 第1梯队(教导师)</h3><h3> 第2梯队</h3><h3> 第3梯队</h3><h3> 第4梯队</h3><h3> 第1军团</h3><h3> 第1师(辖第1、2、3团)</h3><h3> 第2师(辖第4、5、6团)</h3><h3> 第15师(辖第43、44、45团)</h3><h3> 第3军团</h3><h3> 第4师(辖第10、11、12团)</h3><h3> 笫5师(辖第13、14、15团)</h3><h3> 第6师(辖第16、17、18团)</h3><h3> 第5军团</h3><h3> 第13师(辖第37、38、39团)</h3><h3> 第34师(辖第100、101、102团)</h3><h3> 第8军团</h3><h3> 第21师(辖第61、62、63团)</h3><h3> 第23师(辖第67、68、69团)</h3><h3> 第9军团</h3><h3> 第3师(辖第7、8、9团)</h3><h3> 第22师(辖第64、65、66团)</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各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领导成员名录</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4年10-12月)</b></h5><h3><b><br></b></h3><h3>总司令 朱 德</h3><h3>总政治委员 周恩来</h3><h3>总参谋长 刘伯承</h3><h3>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蔷</h3><h3> 李富春(代)</h3><h3>总政治部副主任 李富春</h3><h3>(1934年10月,在王明“左”倾错误指导下,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及党中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共八万六千余人,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h3><h3><br></h3><h3><b>军委第1野战纵队</b></h3><h3>司令员 叶剑英</h3><h3>政治委员 叶剑英(兼)</h3><h3>参谋长 钟伟剑</h3><h3>政治部主任 王首道</h3><h3><b> 第1梯队</b></h3><h5> (由军委第1、2、3局组成,博古、李德等随队行动)</h5><h3> 队长 彭雪枫</h3><h3> 政治委员 彭雪枫(兼)</h3><h3><b> 第2梯队</b></h3><h5> (由军委第4、5局,总政治部机关、政治教导队等组成)</h5><h3> 队长 罗 彬</h3><h3> 政治委员 罗 彬(兼)</h3><h3><b> 第3梯队</b></h3><h5> (由军委总部工兵营、炮兵营、部分医院组成)</h5><h3> 队长 武 亭</h3><h3> 政治委员 武 亭(兼)</h3><h3><b> 第4梯队(干部团)</b></h3><h5> (由原彭杨步兵学校、公略步兵学校和特科学校组成,亦称干部团)</h5><h3> 团长 陈 赓</h3><h3> 政治委员 宋任穷<br></h3><h3> 参谋长 毕士梯</h3><h3> 政治部主任 莫文骅</h3><h3> 总支书记 方 强</h3><h3><b> 步兵第1营</b></h3><h3> 营长 李 荣</h3><h3> 政治委员 刘道生</h3><h3><b> 步兵第2营</b></h3><h3> 政治委员 丁秋生</h3><h3><b> 政治营</b></h3><h3> 营长 林芳英</h3><h3> 政治委员 罗贵波</h3><h3><b> 特科营</b></h3><h3> 营长 韦国清</h3><h3> 政治委员 黄 骅</h3><h3><b> 上级干部队</b></h3><h3> 队长 周士第</h3><h3> 政治委员 余泽鸿</h3><h3><b>军委第2野战纵队</b></h3><h5>(由中央机关、政府机关、军委总供给部、总卫生部、教导师及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h5><h3>司令员 罗 迈</h3><h3> (李维汉)</h3><h3>政治委员 罗 迈(兼)</h3><h3>副司令员 邓 发</h3><h3>副政治委员 邓 发(兼)</h3><h3>参谋长 张宗逊</h3><h3> 张经武(后)</h3><h3> 姚 喆(代)</h3><h3>政治部主任 邵式平</h3><h3><b> 第1梯队</b></h3><h5> (军委教导师)</h5><h3> 师长 张经武</h3><h3><b> 第2梯队</b></h3><h5> (由军委总供给部、通信教导队、军委军事工业局、军事工厂、运输大队等组成)</h5><h3><b> 第3梯队</b></h3><h3></h3><h5> (由军委卫生部和部分医院组成)</h5><h3><b> 第4梯队</b></h3><h5> (由中央机关和国家政治保卫局、军委政治保卫局、保卫团、特务队等组成)</h5><h3><b> 保卫团</b></h3><h5>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该团番号取消,部队分编到第1、3军团)</h5><h3> 团长 姚 喆</h3><h3> 政治委员 张南生</h3><h3><b>第1军团</b></h3><h3>军团长 林 彪</h3><h3>政治委员 聂荣臻</h3><h3>参谋长 左 权</h3><h3>政治部主任 朱 瑞</h3><h3>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罗瑞卿</h3><h3>副局长 周 兴</h3><h3><b> 第1师</b></h3><h3> 师长 李聚奎</h3><h3> 政治委员 黄 甦</h3><h3> 赖传珠(代)</h3><h3> 参谋长 聂鹤亭(代)</h3><h3> 政治部主任 谭 政</h3><h3><b> 第1团</b></h3><h3> 团长 杨得志</h3><h3> 政治委员 黎 林</h3><h3> 参谋长 胡发坚</h3><h3><b> 第2团</b></h3><h3> 团长 李苗保</h3><h3> 政治委员 邓 华</h3><h3> 政治处主任 陈子球</h3><h3><b> 第3团</b></h3><h3> 团长 黄永胜</h3><h3> 政治委员 林龙发</h3><h3> 参谋长 彭明治</h3><h3> 总支书记 肖忠渭</h3><h3><b> 第2师</b></h3><h3> 师长 陈 光</h3><h3> 政治委员 刘亚楼</h3><h3> 参谋长 李棠尊</h3><h3> 政治部主任 符竹庭</h3><h3><b> 第4团</b></h3><h3> 团长 耿 飚</h3><h3> 政治委员 杨成武</h3><h3><b> 第5团</b></h3><h3> 团长 陈正湘(代)</h3><h3> 政治委员 易荡平</h3><h3> 政治处主任 舒 同</h3><h3><b> 第6团</b></h3><h3> 团长 朱水秋</h3><h3> 政治委员 王集成</h3><h3><b> 第15师</b></h3><h5> (该师原归第1军团建制,遵义会议以后,番号取消,部队分别编入1、2师)</h5><h3> 师长 彭绍辉<br></h3><h3> 政治委员 肖 华</h3><h3> 罗华民(后)</h3><h3><b> 第4团</b></h3><h3> 团长 周松山</h3><h3><b>第3军团</b></h3><h5>(长征期间党中央曾派刘少奇为第3军团中央代表)</h5><h3></h3><h3>军团长 彭德怀</h3><h3>政治委员 杨尚昆</h3><h3>参谋长 邓 萍</h3><h3>政治部主任 袁国平</h3><h3>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杜理卿</h3><h3>组织部长 欧阳钦</h3><h3><b> 第4师</b></h3><h3> 师长 洪 超</h3><h3> 张宗逊(后)</h3><h3> 政治委员 黄克诚</h3><h3> 政治部主任 李井泉</h3><h3><b> 第10团</b></h3><h3> 团长 沈述清</h3><h3> 政治委员 杨 勇</h3><h3> 参谋长 邱埠成</h3><h3><b> 第11团</b></h3><h3> 团长 邓国清</h3><h3> 政治委员 艾 平</h3><h3> (张爱萍)</h3><h3> 参谋长 康胜杨</h3><h3><b> 第12团</b></h3><h3> 团长 谢 嵩</h3><h3> 政治委员 苏振华</h3><h3><b> 第5师</b></h3><h3> 师长 李天佑</h3><h3> 政治委员 钟赤兵</h3><h3> 参谋长 胡 濬</h3><h3><b> 第13团</b></h3><h3> 团长 黄 珍</h3><h3><b> 第14团</b></h3><h3> 团长 黄冕昌</h3><h3><b> 第15团</b></h3><h3> 团长 白志文</h3><h3> 政治委员 罗元发</h3><h3> 参谋长 何德全</h3><h3></h3> <h3><b>  第6师</b></h3><h5> (1934年11月底,该师第17、18团被敌截断于湘江以东,大部牺牲,少数留在当地活动,1935年1月该师缩编为独立团)</h5><h3> 师长 曾德清</h3><h3></h3><h3> 政治委员 徐 策</h3><h3> 参谋长 徐中美</h3><h3><b> 第16团</b></h3><h3> 团长 李寿轩</h3><h3> 政治委员 刘随春</h3><h3> 参谋长 陈世明</h3><h3><b> 第17团</b></h3><h3> 团长 王松青</h3><h3> 甘渭汉</h3><h3><b> 第18团</b></h3><h3> 参谋长 吴子雄</h3><h3><b>第5军团</b></h3><h5>(长征期间,党中央曾派陈云为第5军团中央代表)</h5><h3>军团长 董振堂</h3><h3>政治委员 李卓然</h3><h3>参谋长 刘伯承(兼)</h3><h3> 陈伯钧(后)</h3><h3>政治部主任 曾日三</h3><h3> 罗荣桓(后)</h3><h3>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欧阳毅</h3><h3>作战科长 李屏仁</h3><h3>宣传部长 张际春</h3><h3>民运部长 宋任穷</h3><h3><b> 第13师</b></h3><h3> 师长 陈伯钧</h3><h3> 政治委员 罗华民</h3><h3> 参谋长 潘 同</h3><h3><b> 第37团</b></h3><h3> 团长 王严斌</h3><h3> 政治委员 谢 良</h3><h3> 参谋长 云仲连</h3><h3><b> 第38团</b></h3><h3> 团长 余孟头</h3><h3> 参谋长 刘培基</h3><h3><b> 第39团</b></h3><h3> 团长 王严斌(代)</h3><h3> 马良骏(后)</h3><h3> 政治委员 易荡平</h3><h3><b> 第34师</b></h3><h5> (1934年11月底,该师被敌截断于湘江以东,大部牺牲,部分留在当地活动,师番号即取消)</h5><h3> 师长 陈树湘</h3><h3> 政治委员 程翠林</h3><h3><b> 第100团</b></h3><h3> 师长 韩 伟</h3><h3> 政治委员 张力雄</h3><h3><b> 第101团</b></h3><h3> 团长 严凤才(代)</h3><h3><b> 第102团</b></h3><h3> 团长 梅 林</h3><h3><b>第8军团</b></h3><h5>(长征期间,党中央曾派刘少奇、凯丰(何克全)为该军团中央代表。1934年12月该军团编入第5军团,第8军团番号取消)</h5><h3>军团长 周 昆</h3><h3>政治委员 黄 甦</h3><h3>参谋长 张云逸</h3><h3> 毕占云(后)</h3><h3>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h3><h3><b> 第21师</b></h3><h5> (1934年11月,该师分别编入第3、5军团,师番号取消)</h5><h3> 师长 周 昆(兼)</h3><h3> 政治委员 黄 甦<br></h3><h3><b> 第61团</b></h3><h3> 政治委员 温玉成</h3><h3><b> 第62团</b></h3><h3> 团长 马良骏</h3><h3> 政治委员 王贵德</h3><h3><b> 第63团</b></h3><h3> 政治委员 黄志勇</h3><h3><b> 第23师</b></h3><h5> (1934年12月编入第5军团)</h5><h3> 师长 孙超群</h3><h3> 周 昆(兼)</h3><h3> 政治委员 李干辉</h3><h3> 黄 甦(兼)</h3><h3> 政治部主任 周 桓</h3><h3><b> 第69团</b></h3><h3> 团长 杨新章</h3><h3> 政治委员 杨新章(兼)</h3><h3><b>第9军团</b></h3><h5>(长征期间,党中央曾派凯丰为第9军团中央代表)</h5><h3>军团长 罗炳辉</h3><h3>政治委员 蔡树藩</h3><h3>参谋长 郭天民</h3><h3>政治部主任 黄火青</h3><h3><b> 第3师</b></h3><h3> 师长 罗炳辉(兼)</h3><h3><b> 第22师</b></h3><h5> (1934年10月,由粤赣军区改归第9军团,1月该师编入第3师,取消第22师番号)</h5><h3> 师长 周子昆</h3><h3> 政治委员 黄开湘</h3><h3> 政治部主任 刘道生</h3><h3><b> 第64团</b></h3><h3> 团长 帅 荣</h3><h3><b> 第65团</b></h3><h3> 团长 何中瑶</h3><h3> 政治委员 庄振风</h3><h3><b> 第66团</b></h3><h3> 政治委员 翁祥初</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29、中央红军遵义会议后序列</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5年1—6月)</b></h5><h3><br></h3><h3>中央红军</h3><h3> 中央纵队</h3><h3> 第1梯队</h3><h3> 第2梯队</h3><h3> 第3梯队</h3><h3> 干部团(辖上干队)</h3><h3> 第1军团</h3><h3> 第1师(辖第1、2、3团)</h3><h3> 第2师(辖第4、5、6团)</h3><h3> 第3军团</h3><h3> 独立团</h3><h3> 第4师(辖第10、11、12团)</h3><h3> 第5师(辖第13、14、15团)</h3><h3> 第5军团(辖第37、38、39团)</h3><h3> 第9军团(辖第7、8、9团、教导团)</h3><h3> 川南赤色游击队第1纵队</h3><h3> 游击总队</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中央红军遵义会议后各级</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领导成员名录</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35年1-6月)</b></h5><h3><b><br></b></h3><h3>总司令 朱 德</h3><h3>总政治委员 周恩来</h3><h3>总参谋长 刘伯承</h3><h3>总政治部主任 王稼蔷</h3><h3> 李富春(代)</h3><h3>副总参谋长 张云逸</h3><h3>总政治部副主任 李富春</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前敌司令部</b></h3><h3><b><br></b></h3><h3>司令员 朱 德 </h3><h3>政治委员 毛泽东</h3><h3><br></h3><h3><b>中央纵队</b></h3><h5>(1934年12月,原军委第1、2野战纵队合并成军委纵队,1935年1月19日,改称中央纵队,后仍称军委纵队,并将三个梯队合编)</h5><h3>司令员 刘伯承(兼)</h3><h3> 邓 发(后)</h3><h3>政治委员 陈 云</h3><h3> 蔡树藩</h3><h3>副司令员 叶剑英</h3><h3>参谋长 钟伟剑</h3><h3>政治部主任 李富春(代)</h3><h3> 李 涛(后)</h3><h3>政治部副主任 李富春(兼)</h3><h3><b> 第1梯队</b></h3><h5> (由中共中央机关、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1、2、3、4、5局机关、总政治部、国家保卫局和军委工兵营、炮兵营、警卫营等组成)</h5><h3></h3><h3> 司令员 邓 发</h3><h3> 政治委员 邓 发(兼)</h3><h3> 蔡树藩(后)</h3><h3> 参谋长 钟伟剑(兼)</h3><h3><b> 第2梯队</b></h3><h5> (由军委总卫生部和医院等组成)</h5><h3></h3><h3> 司令员 何长工</h3><h3> 政治委员 何长工(兼)</h3><h3><b> 第3梯队</b></h3><h5> (由军委总供给部,通信队等组成)</h5><h3></h3><h3> 司令员 罗 迈</h3><h3> 政治委员 罗 迈(兼)<br></h3><h3><b> 干部团</b></h3><h3> 团长 陈 赓</h3><h3> 政治委员 宋任穷</h3><h3> 参谋长 毕士梯</h3><h3> 政治部主任 莫文骅</h3><h3><b> 上干队</b></h3><h3> 队长 肖劲光</h3><h3> 政治委员 莫文骅(兼)</h3><h3><b> 步兵第1营</b></h3><h3> 营长 韦国清</h3><h3> 政治委员 黎 林</h3><h3><b> 步兵第2营</b></h3><h3> 政治委员 丁秋生</h3><h3><b> 政治营</b></h3><h3> 政治委员 罗贵波</h3><h3><b>第1军团</b></h3><h3>军团长 林 彪</h3><h3>政治委员 聂荣臻</h3><h3>参谋长 左 权</h3><h3>政治部主任 朱 瑞</h3><h3>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罗瑞卿</h3><h3>副局长 周 兴</h3><h3>作战科长 聂鹤亭</h3><h3>教育科长 陈奇涵</h3><h3>侦察科长 刘 忠</h3><h3>组织部长 谭 政</h3><h3>副部长 刘道生</h3><h3>宣传部长 邓小平</h3><h3>群工部长 刘 晓</h3><h3>青年部长 肖 华</h3><h3>供给部长 赵尔陆</h3><h3>管理科长 周 礼</h3><h3><b> 教导营</b></h3><h3> 营长 陈士榘</h3><h3> 政治委员 蔡书彬</h3><h3></h3> <h3><b>  第1师</b><br></h3><h3> 师长 李聚奎</h3><h3> 政治委员 赖传珠(代)</h3><h3> 黄 甦</h3><h3> 参谋长 聂鹤亭(兼)</h3><h3> 政治部主任 谭 政(兼)</h3><h3> 宣传科长 彭加伦</h3><h3> 巡视团团长 肖忠渭</h3><h3> 卫生处长 张 杰</h3><h3><b> 第1团</b></h3><h3> 团长 杨得志</h3><h3> 政治委员 黎 林</h3><h3> 参谋长 胡发坚</h3><h3> 总支书记 康志祥</h3><h3><b> 第2团</b></h3><h3> 团长 刘瑞龙</h3><h3> 龙振文(后)</h3><h3> 政治委员 邓 华</h3><h3><b> 第3团</b></h3><h3> 团长 黄永胜</h3><h3> 政治委员 林龙发</h3><h3> 参谋长 彭明治</h3><h3> 雷宗林(后)</h3><h3> 总支书记 易秀湘</h3><h3><b> 第2师</b></h3><h3> 师长 陈 光</h3><h3> 政治委员 刘亚楼</h3><h3> 参谋长 李棠萼</h3><h3> 政治部主任 符竹庭</h3><h3> 邓 华(后)</h3><h3> 供给部长 赖际发</h3><h3><b> 第4团</b></h3><h3> 团长 耿 飚</h3><h3> 卢子美(后)<br></h3><h3> 黄开湘(后)</h3><h3> (王开湘?)</h3><h3> 政治委员 杨成武</h3><h3> 参谋长 李英华</h3><h3> 总支书记 林钦才</h3><h3> 罗华生(后)</h3><h3><b> 第5团</b></h3><h3> 团长 陈正湘</h3><h3> 张振山</h3><h3> 政治委员 王道邦(后)</h3><h3> 邓富连(代)</h3><h3> 赖传珠(后)</h3><h3> 谢有勋(后)</h3><h3><b> 第6团</b></h3><h3> 团长 朱水秋</h3><h3> 政治委员 王集成</h3><h3> 邓富连(后)</h3><h3><b>第3军团</b></h3><h5>(1935年2月,部队在扎西整编,取消第4、5师番号,将部队编为第10、11、12、13团,直属第3军团指挥)</h5><h3>军团长 彭德怀</h3><h3>政治委员 杨尚昆</h3><h3>参谋长 邓 萍</h3><h3>政治部主任 刘少奇(代)</h3><h3> 罗荣桓(代)</h3><h3> 罗瑞卿</h3><h3> 袁国平(后)</h3><h3>副参谋长 伍修权</h3><h3>作战科长 李天佑</h3><h3>管理科长 胡里光</h3><h3>副科长 唐延杰</h3><h3>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杜理卿</h3><h3>侦察科长 许建国</h3><h3>执行科长 杨奇清</h3><h3>宣传部长 黄 镇</h3><h3>供给部长 周玉成</h3><h3><b> 独立团</b></h3><h5> (1935年1月,由第6师缩编组成,2月番号撤消)</h5><h3> 团长 李寿轩</h3><h3> 政治委员 余瑞祥</h3><h3><b> 第4师</b></h3><h5> (1935年2月该师番号撤消)</h5><h3> 师长 张宗逊</h3><h3> 政治委员 黄克诚</h3><h3> 政治部主任 张爱萍</h3><h3><b> 第10团</b></h3><h3> 团长 张宗逊(后)</h3><h3> 政治委员 刘随春</h3><h3> 黄克诚(后)</h3><h3> 王 明(后)</h3><h3> 扬 勇(后)</h3><h3> 参谋长 钟 伟 </h3><h3> 政治处主任 杨 勇</h3><h3> 钟 伟(后)</h3><h3><b> 第11团</b></h3><h3> 团长 耿 飚</h3><h3> 政治委员 张爱萍</h3><h3> 政治处主任 王 明</h3><h3> (王 平)</h3><h3><b> 第12团</b></h3><h3> 团长 谢 嵩</h3><h3> 政治委员 钟赤兵(后)</h3><h3> 苏振华(后)</h3><h3><b> 第5师</b></h3><h5> (1935年2月,缩编为第13团,师的番号撤消)</h5><h3> 师长 彭雪枫</h3><h3> 政治委员 徐 策</h3><h3> 李干辉(后)</h3><h3><b> 第13团</b></h3><h3> 团长 黄 珍</h3><h3> 彭雪枫(后)</h3><h3> 政治委员 苏振华</h3><h3> 李干辉(后)</h3><h3> 王 明</h3><h3> 甘渭汉(后)</h3><h3> 政治处主任 黄春圃</h3><h3> 王 明(后)</h3><h3> 刘随春</h3><h3> 总支书记 胡耀邦<br></h3><h3><b> 第14团</b></h3><h3> 团长 黄冕昌</h3><h3><b> 第15团</b></h3><h3> 团长 白志文</h3><h3> 政治委员 罗元发</h3><h3><b>第5军团</b></h3><h5>(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撤消第13师番号,将部队编为第37、38、39团)</h5><h3>军团长 董振堂</h3><h3>政治委员 李卓然</h3><h3> 曾日三(代)</h3><h3>参谋长 陈伯钧</h3><h3>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未到职)</h3><h3> 曾日三</h3><h3>副参谋长 周子昆 </h3><h3>政治保卫分局局长 欧阳毅</h3><h3>作战科长 曹里怀</h3><h3> 刘雄武(后) </h3><h3>侦察科长 杨新章</h3><h3>通信科长 刘培基</h3><h3>教育科长 周子昆(兼)</h3><h3>组织部长 刘希平</h3><h3>宣传部长 张际春</h3><h3>破坏部长 罗华民</h3><h3>地方工作部部长 邵式平</h3><h3><b> 第37团</b></h3><h3> 团长 李屏仁</h3><h3> 政治委员 谢 良</h3><h3> 参谋长 李连祥(代)</h3><h3> 政治处主任 张南生</h3><h3><b> 第38团</b></h3><h5> (1935年夏分别补入第37、39团)</h5><h3><b> 第39团</b></h3><h3> 团长 董俊彦</h3><h3> 马良骏?</h3><h3> 政治委员 黄志勇</h3><h3> 庄振风?</h3><h3> 参谋长 吴克家</h3><h3> (吴克华)</h3><h3> 政治处主任 苏光明</h3><h3><b>第9军团</b></h3><h5>(1935年春,撤消第3师番号,直辖第7、8、9团和一个教导团,不久又合编为一个团)</h5><h3>军团长 罗炳辉</h3><h3>政治委员 蔡树藩</h3><h3> 何长工(后)</h3><h3>参谋长 郭天民</h3><h3>政治部主任 黄火青</h3><h3>作战科长 刘雄武</h3><h3>侦察科长 曹达兴</h3><h3>卫生部长 张汝光</h3><h3><b> 第7团</b></h3><h3> 团长 洪玉良</h3><h3> 政治委员 周 彪</h3><h3> 政治处主任 刘鹤孔</h3><h3><b> 第8团</b></h3><h3> 团长 崔国柱</h3><h3><b> 第9团</b></h3><h3> 团长 刘华香</h3><h3> 政治委员 姜启化</h3><h3><b> 教导团</b></h3><h3> 副团长 李 松</h3><h3><b> 川南赤色游击队第1纵队</b></h3><h5> (1935年2月,由第3军团留在当地的部分干部组成)</h5><h3> 司令员 王逸涛</h3><h3> 政治委员 徐 策</h3> <h3><b>  游击总队</b><br></h3><h5> (1935年5月组成)</h5><h3> 司令员 王首道</h3><h3> 政治委员 李井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