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导图,绘家族之树——《生命不息》共读活动【新丰县实验小学二(12)班】

湘紫

<h3>  阅读,不是向这个世界获取什么的方式。阅读,是与这个世界达成理解的桥梁,是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时光。一个热爱阅读的人,从此静默中独自芳华。</h3> <h3>  因为《生命不息》中出现了以下两幅图,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展现一个家族的成员,所以这次共读活动,我就带着孩子们来接触思维导图。</h3><h3>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让孩子们学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h3><h3> 思维导图还能够成倍提高学习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激发联想与创意;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h3> <h3> 因为在某一期的共读活动中,有位老师做了一份很详细的介绍如何制作思维导图的美篇,于是我便收藏了起来,如今把它整理成课件,很感谢阅读路上师者们的引领与分享,带着我摸索与成长,让我的小萤火虫们一起受益!</h3> <h3>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h3> <h3>  我一边给孩子们讲解,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给孩子们画我自己家族的家族树思维导图,这样孩子们的注意力就更集中了。</h3> <h3>  讲解完之后,还给孩子们展示了各种好看的思维导图,并让他们用自己的喜欢的画面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的家族,下面一起来看看小萤火虫们的处女作吧!😁</h3> <h3>(季姝涵的作品)</h3><h3> 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绘画天赋,来展现家族的成员,就是分支没有枝条表示出来,这是这次作品比较多学生存在的问题。</h3> <h3>(李鑫怡的作品)</h3><h3> 思维导图就是这样,化繁为简,以简御繁。<br></h3> <h3>(陈梓涵的作品)</h3><h3> 主干线条每一分支是由粗到细的,要注意线条的变化哦!</h3> <h3>(陈彤彤的作品)</h3> <h3>(邓伟东的作品)</h3> <h3>(苏萱的作品)</h3><h3> 大脑对图像是非常敏锐的,绘制思维导图能让孩子的创意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br></h3> <h3>(张林峰的作品)</h3> <h3>(周秀丽的作品)</h3> <h3>(朱梦琪的作品)</h3> <h3>(李可轩的作品)</h3> <h3>(谢静雯的作品)</h3> <h3>  为同学们的辛勤努力点赞,期待你们下一次的精彩进步!</h3> <h3>(朱嘉政的作品)</h3> <h3>(潘可欣的作品)</h3> <h3>(欧阳梓瑜的作品)</h3> <h3>  因为是第一次,请接受我们的不完美,因为我们会越来越好!😊<br></h3>

导图

思维

作品

家族

孩子

共读

生命不息

阅读

学习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