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支英雄的老八路部队,一直活跃在北起保康南至四平的广大地区。这支队伍就是辽吉军区保安一旅。1947年3月15日。就是这支英雄部队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把保康从国民党184师551团手里解放出来。<br></h3><h3> 1946年初,国民党撕毁停战协议。向我解放区大举进攻,先后占领了四平、长春等战略要地,五月又占领了平齐线上的郑家屯和卧虎屯。接着又向北推进,依次占领了玻璃山、茂林,十月占领保康。</h3><h3> 1947年3月,继开鲁、通辽收复之后,保一旅奉命收复保康。当时保康是国民党军队的最北端据点,驻守保康的敌军是国民党184师551团的两个连,外加一些地主武装。3月14日。保一旅三个团从通辽出发,经过一天一夜急行军,于15日下午三时左右来到保康西义力气、查干湖一带。部队刚停下来,就被敌人的哨兵发现了,保一旅指战员不顾长途行军的疲劳,立即投入战斗。按照旅部事先的部署,一团担任主攻,二团为预备队,三团担任助攻,还派出一部分兵力到保康东南20余里处,准备伏击敌人的援兵。</h3><h3> 交火后,全旅三个团迅速展开,对保康镇实行了全面包围,一团从东南方向包围,二团从西北方向包围,三团从东北方向包围。镇内的敌人自知不是保一旅的对手,仓皇越过铁道退缩到镇东坨子上的工事里。敌人把驻守阵地选在保康东坨子,在那里构筑了坚固的工事。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碉堡群。指挥所居中间,有垫壕通向各碉堡群。碉堡分高堡和暗保两种,高堡可以俯瞰周围的开阔地进行火力控制;暗宝堡仅高出地面一尺左右,不易爆露,可突然实施火力袭击。堡与堡之间以覆盖式暗壕相连通。阵地周围设置了铁丝网和各种障碍物,夜间有探照灯对阵地周围进行照射。敌人早就做好了死守的准备,在工事里备下了大量的食品、水和弹药。</h3><h3> 担任主攻任务的一团于16日拂晓进入敌人阵地前沿。先以少量部队在火力掩护下破坏敌人的铁丝网、鹿砦,为全面攻击扫清障碍。经过一上午的激战,敌人阵地前的各种障碍物基本扫清。</h3><h3> 中午部队向敌人发起总攻,担任总工任务的是一团的一连和五连。按照旅部的部署,一连从坨子东南进攻,五连从坨子西南进攻。这种两面一点的攻击办法是保一旅的拿手好戏,被指战员们称作是”掏心战术”。两个连的干部战士都因能够担当主攻任务而高兴异常,大家摩拳擦掌,士气特别旺盛,发起总攻的信号枪一响,两个连一起从两个方向冲向敌人的碉堡群。碉堡里的敌人拼命抵抗,各个碉堡的发射孔都喷出了密集的子弹,碉堡全设在坨子上,四周没有任何隐蔽物,全是空旷的开阔地,因此我主攻连队进攻相当艰难。但是指战员们毫不畏惧,一个个如猛虎下山,英勇的冲向敌阵。战士们临时编成战斗小组,互相掩护接近敌人的碉堡。这时爆破班的战士大显神威,他们冒着弹雨匍匐前进,把爆破筒塞进碉堡的发射孔,一声巨响,敌人的碉堡便腾了空,新战士江振山冒着敌人的弹雨冲在最前边,炸毁了敌人一个礁碉堡。有一个叫白忠山的战士接连炸掉七个碉堡,最后壮烈牺牲。爆破组长金喜宝、战士齐保山连续拔掉十余处火力点。战后被评为大功。新战士叶伯新,在战友的掩护下,炸毁了敌人最后3个碉堡,为战斗的最后胜利扫清了道路。</h3><h3> 敌人苦心经营了几个月的防御堡垒几个小时就被我军攻破了,4个碉堡群全部被摧毁。保一旅的勇士们冲进敌人的工事和战壕,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一时间,阵地上硝烟弥漫,杀声震天,敌人被打得哭爹喊娘,溃不成军。保一旅有个叫傅景春的炊事员,挥着菜刀与敌人搏斗,砍死了敌人,自己也中弹壮烈牺牲。蒙古族战士韩舍冷格用爆破筒连续打死4名敌人。保一旅各团从四面八方全部攻上来,敌人欲战无力,欲逃无路,只得举起双手投降。</h3><h3> 下午三点多钟。战斗胜利结束,守敌全被歼灭,无一漏网。这次战斗共打死敌人100多名,俘虏100多名,敌人的全部武器均被缴获,保一旅在此战斗中伤亡也很大,牺牲了60多人。</h3><h3> 保康人民永远也不会忘记保一旅的死难烈士,是他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保康的解放,为了纪念在解放保康战斗中牺牲的革命烈士,科左中旗人民政府于1975年8月在保康镇中心修建了一座烈士陵园,将60多位烈士的骨灰安放在陵园内。陵园内巍峨的烈士纪念碑永远向后人昭告,革命先烈的英名和事业永垂不朽!</h3><h3> 另外,1947年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二纵队四师(原为新四军三师第八旅)十一团,也曾攻打一次保康。当时盘踞在保康的是国民党的71军87师260团。1月14日晚,十一团一营奉命袭击保康。我军突入镇内后,龟缩在东坨子据点儿内的敌人拼命顽抗,激战一夜,敌人就是不肯出来,我军只好撤出战斗,十一团团长李荣泗在率队接应一营时遭敌人炮击,光荣牺牲。这次战斗,被人称作八路军一打保康。</h3><h3>选自《达尔罕史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