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八仙洞,问鼎笔峰山

<h3>  自从恋上户外,我似乎就在不停地爬山,那种心驰神往、欲罢不能的感觉,让我每每自嘲:自小生活在平原的我,会不会是命里缺山呢?幸好地处燕山山脉之中的唐山辖内遍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峰,为我们提供了登山的绝好去处。2019年4月5日,我又与喜欢登山的几位朋友利用清明假期,到秦皇岛昌黎的碣石群山去探寻八仙洞,问鼎笔峰山。</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笔峰山,属碣石山,别名“尖山”,位于昌黎县城西北偏南3.6公里处,山峰顶部似笔锋直插云天,故名“笔峰山”,由递次增高的四道山峰组成,分别称为头道尖、二道尖、三道尖和四道尖。笔峰山也是花岗岩石的大山,异常坚固,各种形态的巨石石面光洁但棱角分明,宛如飞禽走兽,处处都显现着自己的灵性和生命力。</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据经常游历碣石山的人讲,倘若站在杏花园村向西南方向遥望,第四道尖峰会将其他三道尖峰遮挡于峰后,一峰独秀,宛如天赐之笔,随时可用彩云为墨天作纸,绘出秀美绝伦的神奇画卷,写出气势磅礴的巨著华章。</h3> <h3>  在做登山攻略的时候,驴友大哥就告诉我们,昌黎碣石群山中的笔峰山上有一个洞穴叫八仙洞,传说洞里住过八仙,但他第一次登笔峰山时却未曾得见,“不到八仙洞,枉登笔峰山”,喜好探险的他对此洞一直念念不忘,非要找时间一探究竟不可。</h3> <h3>  碣石群山景色壮丽,山峰形状各异,环列如屏,山上青松如画,嶙峋怪石嵯峨。笔峰山山势峭拔、险陡,顶部狭而长,显得分外高峻,山虽不太高,海拔只有439米,却异常陡峭,是昌黎一带比较难爬的一座山。</h3> <h3>  上山的路崎岖陡峭,灌木交错丛生,几乎没有足迹,我们寻着六只脚的轨迹,有的地段需要手足并用,好多落脚点仅容脚尖儿,必须手抓岩石和灌木,把身体紧贴在石壁上慢慢移动。爬到忘形处还会偏离六只脚,却不经意地开辟出一条野性十足的新路来,那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h3> <h3>  传说八仙经常在碣石山上四处云游,并在仙台顶参悟修道玄机。后因三霄娘娘夺其所爱,占据了仙台顶,改为娘娘顶,并在其上修建了碧霞宫,八仙无奈,只好寻找新的修道之所,就在距离仙台顶非常近的笔峰山上发现了有紫气缭绕的四个洞穴,极其适合修炼,于是他们到笔峰山上定居下来,其修炼过的洞穴被后人称为“八仙洞”。<br></h3> <h3>  其实所谓的八仙洞就是山中自然形成的洞穴而已,因鲜有人迹,便被赋予了神秘的传说,这说明人类自古就向往返还天地合一之境。</h3> <h3>  无论是探洞也好,寻仙也罢,目的都是为了我们快乐的驴行,去到别人所去不到的地方,去看别人所看不到的风景,圆一个浪迹天涯的梦想。</h3> <h3>  队友上善若水,被驴友称为水哥,水哥可不是水做的,他不但喜欢探险,山尖儿上的一字马更是风靡户外,无人匹敌。</h3> <h3>  队友寿三,驴友亲切地称他为三哥,走遍大江南北,户外经验丰富,喜欢用手机拍照。</h3> <h3>  队友无幽草,我们都叫她小草,人如其名,看似柔弱却耐力十足,攀山越岭毫不逊色,女中豪杰。</h3> <h3>  队友玉,美篇的作者,从来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一句话,就是喜欢爬山,喜欢做美篇。</h3> <h3>  一山一水一程路,手扎破了,衣服让山枣刺挂上了,满身尘土,气喘吁吁,几乎是披荆斩棘;抓石缝,拽树枝,心都跳到了嗓子眼,生怕一失足成千古恨,但是爬上去了,一切就都值得,当蓦然回首,又翻过一座山,内心充满了成就感。</h3> <h3>  下山路经西沟,因为沟里有很多雕凿的岩画,又被起名岩画谷。沟里的石头被岁月和流水打磨的都沒有了棱角,圆润、光滑,看上去特有一种静态之美,还蛮诗情画意的感觉呢。当然,岩画谷的景色只有亲自去体会,才会解其中之美,</h3> <h3>  同层林对话,与山岩谈心,聆听自己的心语,随心所欲,物我两忘,山路上的每一步其实都是最美的风景。<br></h3><h3><br></h3><h3></h3> <h3>  当你在穿山越岭的另一边,我在探索的路上没有尽头。与其抱怨生命的事与愿违,不如彻底放开被琐事束缚住的脚步,去户外世界,感受生命的一腔磅礴!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