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为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师整体业务水平,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营造音乐教师业务学习的良好环境,为音乐教师提供提升自我的平台。4</span>月10日在灵武市教培教研中心崔波老师的组织下,灵武市初中学段音乐课堂展示在灵武市第三中学举行,踏着春天的脚步全市的中学音乐教师积极参与观摩活动。</h3><h3> 灵武三中的李思培老师和灵武五中的马燕玲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欣赏课《蓝花花》、 《十面埋伏》 </h3><h3><br></h3><h3> 两位执教教师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完成教学展示教学内容为欣赏类,两位将银川市的五个核心标准贯穿于课堂始终。</h3><h3>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位老师的课堂展示:</h3><h3><br></h3> 李思培老师执教的《蓝花花》是鲍元恺将陕北民歌《蓝花花》改编的一首管弦乐曲。<div><h3> 课堂开始从图片了解地区,学生分析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从而引出陕北音乐的特点。</h3><h3><br></h3></div> <h3> 观看王二妮演唱《蓝花花》学生从中了解故事情节,紧接着学生和老师一起演唱《蓝花花》熟悉主旋律。</h3><h3><br></h3> <h3> 李思培老师提前准备的导学案,让学生自己边听音乐边思考并回答,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学会自主学习。整体聆听和分段聆听相结合学生能学会聆听音乐感受管弦乐曲的魅力。</h3><h3> </h3> <h3> 马燕玲老师执教的《十面埋伏》是一首中国琵琶大曲,同时也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其演奏为独奏,乐曲激烈,震撼人心,清楚地表现出了当时项羽被大军包围时走投无路的场景。</h3> <h3> 马燕玲老师的录音方式讲述十面埋伏的故事梗概,从故事发展体会音乐情绪的变化。</h3> <h3> 马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用书本来模仿号角和战鼓,体会战争的激烈与音乐情绪。</h3> <h3> 两节音乐欣赏课让我们看到欣赏的重要性,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德育教育作用。扩大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知识,加强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h3> <h3> 灵武三中蒋永刚副校长与灵武五中仇晓玲老师从两节课的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及所达到的预期效果进行详细的点评。</h3><h3> </h3> <h3> 音乐老师马玮和罗道荣老师就两节课的教学优缺点进行深入交流,李思培老师的亮点导学案也使我们眼前一亮。资深的音乐教师和年轻教师思想的交流碰撞,产生出更丰富的音乐思维。</h3><h3> </h3> <h3> 听课评课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并引发了老师们主动思考:哪些是音乐欣赏课堂要着重培养的关键能力?如何落实学生音乐素养的训练?为老师们日后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h3> <h3> 评课结束,崔波教研员与中学音乐教师就灵武市中小学校园文化体育艺术周活动展开讨论,崔波老师就艺术周活动及一师一优课活动做了相关部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h3> <h3> 在每次思想与思想的碰撞下,音乐思维方式各放光彩。使每一个音乐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有一个全新的思考,让音乐课堂高效,学生在音乐课上有所收获,希望在每一位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都能跟着音乐去旅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