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怀念 ----石磙垱涂氏家族清明迁墓掠影

枫叶飞舞

<h3>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又是一年清明节。二0一九年四月五日,五桂堂石磙垱支族举行了清明迁坟祭祀活动:一部分涂氏家族后人参与了此次活动。他们献花、上香、鸣放鞭炮,寄托对已逝涂氏亲人的哀思。</h3> <h3>  二0一六年,国家土地平整,推台、平沟、填坑,扩大农田耕地面积,统一规划墓地,涂氏家族分得离涂家老台不到百米处,分得一块茔地。虽说不是涂氏先祖们曾置办过的田地产业,但肯定是先祖活动频繁的地方,将埋葬在不同之地的涂氏族人的坟茔迁移至此,总也说得上是落叶归根吧。</h3> <h3>  陵园正门是钦公五十二世孙,纪禄公妣曾老孺人之墓。纪禄公生于一八九0年,其家弟兄五人,家大口阔,一贫如洗。纪禄公生性善良,因念家贫,无力负担弟兄五人娶亲,排行老二的他早早提出不结婚,让其他兄弟结婚生子,传递涂家香火。纪禄公晨兴夜寐,勤扒苦做。所有收成,交由其父运善公开支而用。二十六七都没成家,直到 **年(无记载,待考证),张垱许姓遗孀曾氏,带着不到六岁的小儿,一路乞讨,来到纪禄公跟前,只求有口饭吃。纪禄公这才与曾氏结婚。</h3> <h3>成家后,纪禄公从老家石磙当迁至丰口继恒垸,守着其父运善公购买的二十亩地。后来,曾老孺人没能再生一男半女。但纪禄公,待许姓男孩,视如已出,将其抚养成人,结婚生子(现许姓男孩已子孙满堂,生活在恒继村)。最令涂氏族人感动的是,纪禄公虽一字不认,但在家族事务上,深谋远虑:他早早将不到十岁的侄子平官,过继到他名下,并接至家中,抚养成人、成家。让侄子平官顺理成章地继承其二十来亩地,使涂氏家业没有外传、流失。(可惜解放后田地收归国有)一九五四年,洪湖大水灾期间,纪禄公随灾民迁至钟祥,后客死钟祥,就地安葬。水退后,其嗣子平官公于 一九 五六年将其迁葬于继恒垸。</h3> <h3>  本次迁坟中,其八十有五的侄子平治公,年近七旬的孙子阳耀公,年过六旬的侄孙阳春公将其迁葬于此。纪禄公是目前迂葬于此的辈份最高者。</h3> <h3>涂盛权祭奠祖父涂平东、祖母黄冬、黎秀珍老孺人。盛权公,目前担任日本驻中国大陆,湖北荆州奔驰宝马轿车安装公司分公司主管。百忙之中,特从沙市赶来,孝心可嘉!</h3> <h3>  平东公生于民国丙寅年(1926年)十月初四卯时,于2018年冬 月 11下午七时十五分无疾而终,高寿九十又三。 </h3><h3>平东公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时期,洪湖地区,更是“三年两水”、“十年九不收”由于平东公自幼聪慧,读了不到五年的私塾,便开馆教书。各种应酬,应对自如、精妙绝伦,受到乡邻的好评,人们尊称涂先生。</h3> <h3>  1947年平东公受同台共产党人杨明坤影响,参加革命。为打垮国民党,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九四九年五月十九日,洪湖和平解放,伯父放弃了随军南下的机会,服从党的分配,留在家乡从事党的教育工作。</h3><h3></h3><h3> 一九五四年,洪湖发生百年未遇的水灾,平东公又义无反顾地参与了救灾工作:组织灾民迁移钟祥县。灾后清点帐目无一差错,受到政府的表彰。</h3> <h3>一九五八年,平东公响应党的号召,作为简市公社四大队小学(石磙垱村小学)校长。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大鸣大放。出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结合自己的经历,在全面肯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同时,对当时社会中不良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却被当时定性为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平东公与当时千千万万个知识分子一样,被定为右派。</h3> <h3>面对人生的困境,平东公毫无怨言、忍辱负重,坚定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仍然默默无闻地为党的和人民的教育辛勤工作。先后在简市公社四大队(石垱小学前生)、童岭小学、白庙中学、黄丝南小学、杨榨小学、全丰小学、东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文革期间创办,校址东岳庙)、简市中学任教。</h3> <h3>  粉碎“四人帮”后,直到一九七九年,邓小平、胡耀邦力主拨乱反正,纠正极左错误,组织才宣布摘除平东公右派帽子。退休后,平东公又约徐元培、江逢杞等老知识分子,成立东荆河诗社。在洪湖率先提倡古诗文创作,系在洪湖诗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东荆河诗社,十老之一,推动了洪湖地区的诗文普及工作,为洪湖获得诗词之乡功不可没。平东公先后在《湖北诗刊》《蒲圻诗刊》《福建诗刊》《中华诗词》等十多种报刊上,发表诗作一百多首,出版有《东轩醉墨》诗集。</h3> <h3>一九八九年曾主持参与涂氏族谱四修,任主编,为涂氏家族续谱作出了重大贡献。</h3> <h3>黄老孺人,生于一九二五年六月二十四亥时,一九四二年嫁入涂家。一九四四年三月十四日,生子阳明 。黄老孺人,温柔贤惠,敬老慈幼,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尤其是一大家十几人,烧火做饭,实是不易:那时中国农村吃米,用石磨推碾。黄老太一个人,边推沉重的石磨,边用一根长竹杆将谷子扒入石磨口,两个人的劳动,一个人承担。一天到晚,劳动不辍。后染出血热病卒于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辰时,初葬有恒垸茶盘子。</h3> <h3>黎老孺人生于一九二五年六月十六日子时,于一九四八年续入涂家。黎老孺人秀外慧中,精明能干,乐于助人。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医疗条件极其落后,黎老孺人义务为在家生产的农村妇女接生(农村没有接生的医疗条件),她胆大心细,热心接生,与新生儿口对口地呼吸、瓦片割脐带,有时甚至口咬脐带(说是可防破伤风)等等。迎接了许许多多新的生命的降临,挽救了许许多多濒临死亡的孕妇。经黎老太接生,至今生活在涂家老台周边的仍有近百人。</h3> <h3>黎老太卒于二00二年六月十七日。享年七十七岁。初葬有恒垸茶盘子。</h3> <h3>阳耀公百忙之中,给父亲平关公和 母亲赵菊香老孺人竖碑。平关公生于一九二九年二月十五寅时,生于石磙垱,八岁过继到丰口继恒垸其二伯纪禄名下,顶领门户。生性柔弱,善于经商。一九六六年,洪湖地区爆发脑膜炎,不幸染病。殁于一九六六年四月十一子时,初葬丰口继丰垸。 </h3> <h3>平关公年过六旬的侄子阳春,驾着他的电动车,载着平关公八旬过半的三弟平治公、年近七十的长子阳耀,将平关公迁回老家安葬。平关公终于落叶归根,魂归故里!</h3> <h3>远在黄家口万岭村的平定公,不顾年事已高,清明节赶来给自己的二哥平官公献花。五十三年前,平官公风华正茂,三十六岁忽染脑膜炎,当时寻医无门,当伤风感冒误诊,错过最佳治疗,虽急救七天七夜,终回天乏术,含恨离世。让亲人们号恸崩摧,创深痛巨,至今难平。</h3> <h3>赵老孺人生于一九二九年九月初十酉时,一九四七年嫁入涂家。温柔和善,勤劳持家。平官公早逝,留下三男二女:阳耀、阳亮、娇娇、二姑、阳辉。最大的阳耀不到十六岁,最小的阳辉刚过半岁。</h3> <h3>赵老孺人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成人。现在姊妹五人都事业有成,儿孙满堂。赵老孺人于二0一0年正月十一子时无疾而终,高寿八十又一 。初葬有恒垸茶盘子。</h3> <h3>盛雄给姑妈书英起坟。书英生于一九五二 年,秀丽端庄、蕙心兰质、为人和善。一九七二 年嫁汊河黎家,成为军嫂,担任大队女主任。</h3> <h3>她不贪享受,以身作则,劳动在前。</h3> <h3>在春季抢插中遭淋暴雨,不幸身染出血热。住院未癒,便又投身到农业生产劳动之中,后转染成肺结核。久治无效,日益沉重。</h3> <h3>为他人计,一九七 九年她毅然决然地提出离婚,回到涂家老台。不幸于一九 八一年三月病逝。初葬五丰河西,隔河无渡,以阻亲人坟头悲号!二00 三 年迁至有恒垸茶盘子。</h3> <h3>兄阳耀、阳春、紫阳为心爱的妹妹阳凤立碑。阳凤生于一九六六年八月十七日戊时。</h3> <h3>父母的开明,在物质匮乏、重男轻女的时代,让她接受完七年教育,成为涂家台周围,唯一受过这么高学校教育的女孩。</h3> <h3>也许正是知识开阔了她的眼界,更多地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吧,生活的贫困、繁重的劳动,让她感到前途的渺茫,生活的无望!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凌晨,一时的冲动,喝下了杀虫脒。</h3> <h3>被发现后,她支撑着趴到急急赶来的父亲背脊!那份急切、那份坚强、道出了她对世界的留恋!对亲人的不舍!对服毒的痛悔!对毒性发作的无奈!然而,在她心目中神圣、万能的父亲的背脊啊,在死神面前显得那样脆弱与无力!</h3><h3>时隔三十六年,其兄紫阳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为爱妹撰写了碑文。</h3> <h3> 涂阳凤之墓</h3><h3>妹,乳名,月英,生于一九六六年 农历八月十七日,殇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一日。生于动荡之际,活于贫窭之中!村校七年教育,时为寥寥无几。妹本善良,开朗豁达!能言善辩,敢做敢为!回乡务农,体力繁重,生活困苦 ,时乖命蹇 !服毒解脱,实乃冲动!配合急救,已无回天!父母椎心泣血,亲人肝肠寸断!号天叩地,五内崩摧!妹若有知,定会悔不当初,重返人寰,家人团聚,父慈女孝,其乐融融!可惜天不随愿,人逝焉如,终天不返!呜呼哀哉!悲思之苦,无以叙说!</h3><h3> --兄紫阳泣书</h3><h3>妹,初葬五丰河西,一三年迁至屋后祖茔。一六年建此墓地后,汝又多次托梦老父迁坟 。一九年元月,年过八旬又半之老父,亲手将汝迁葬于斯。哀哉!悲哉!</h3><h3> 兄: 紫阳 弟:武阳 姊: 怀英 桃英 中英率 子孙</h3><h3>二0一九年清明立</h3> <h3>妹,初葬五丰河西,一三年迁至屋后祖茔。一六年建此墓地后,汝又多次托梦老父迁坟 。一九年元月,年过八旬又半之老父,亲手将汝迁葬于斯。哀哉!悲哉!</h3><h3>  兄: 紫阳 弟:武阳 姊: 怀英 桃英 中英率 子孙</h3><h3>二0一九年清明立</h3> <h3>娇娇和二姑,在侄儿盛华墓前失声痛哭!盛华公生于黄家口白林村(一九六八年,洪湖县政府组织县内移民,其父阳耀公随迁到黄家口白林村。)</h3> <h3>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十六日卯时出生。一九八 八年九月,高中毕业成为村代课教师,二00 三 年,由于国家政策变化,开始精简代课教师。盛华公由于没有八六卡(八六年参加工作),虽然工作勤勤恳恳,成绩斐然,但不得不告别杏坛</h3> <h3>然盛华公,孜孜不缀,朝夕不倦,自力更生,终于力转成功,在宜昌扎根,开办自己的补习学校。正当盛华公事业蒸蒸日上,如日中天之时,然天妒英才,盛华公肝癌突发,天不假年,不幸殁于二0一六年十二月三十日。</h3> <h3>盛华公是第一个葬入此茔地的涂氏后人,也是最不该这么早入住此园的人!</h3> <h3>兴旺敬拜奶奶严君秀。严老太生于一九四九年八月十五寅时。一九六七年嫁入涂家,温文尔雅,贤良淑德,通情达理,勤劳为本。</h3> <h3>然而,晚年痛失爱子,使其一病不癒。为了不拖累至亲,严老太于 二0一八年七月 ,投河自尽。所有亲人,悔恨交加悔 ,痛彻心骨:天公不平,让一个娴德的人,竟落得如此凄凉的结局!</h3> <h3>怀英和二姑给仍葬有恒垸茶盘子的大祖父涂纪福上香。纪福公生于一八七七年,一八九六年娶 王氏为妻,育有四女:大女嫁东岳庙周姓(早逝),二女嫁丰口麻豪口王姓,三女嫁里湖渔场彭姓,幺女嫁简家口(现属全丰村)廖姓。</h3> <h3>纪福公由纪富公长子平东公顶立门户。一九 年(无记载,暂没考证)去世,初葬犁耙沟。文化大革命中,大铲封资修、破四旧:挖祖坟、毁庙宇、破坏传统文化!纪福公坟墓被毁,侄子平治公将其散落一地的尸骨拾捡部分(其嗣子平东公是公办老师,不便出面),偷埋于有恒垸茶盘子。</h3> <h3>去年腊月开始筹备迁坟后,纪福公多次托梦其侄子--年已八旬又五的平治公,不愿迁走,要守着这块涂氏家族的祖业。</h3> <h3>有恒垸茶盘子位于涂家老台不足百米处,面积约四百平米。相对涂氏家族辉煌时期而言,的确少得可怜: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前,先辈们置办的田地有 :继恒垸二十亩、张家寨(离涂家老台不远,现已无痕迹,已是良田一片)七亩七分加湖水、涂家老台前七亩七分加湖水。</h3> <h3>据钦公五十三世孙平治公和平定公介绍:洪湖地区,岸边可种地较少,再远点就是无法耕种的湖水了;购买了岸边田地的人可紧挨购买地开垦种植。紧挨涂家老台的一亩三分地加湖水,先辈们竟开荒,一直延伸到了四、五公里远的钟家墩了(现属全丰村)。如此计算石磙垱涂氏家族至少有土地近两百亩。 </h3> <h3>然而解放后,斗地主,分田地,后来农业合作化运动,涂氏先辈们代代相传的被祖业,被共产党收归国有。只有这少得可怜的土地历来作这菜园地,由涂氏后人种植。这块留下了涂氏先辈足迹,浸透了涂氏先辈汗水的土地,成了石磙垱涂氏家族永久的纪念,是石磙垱涂氏家族顽强拼搏的见证与丰碑!是涂氏家族的无价之宝!</h3> <h3>二姑祭奠仍葬有恒垸茶盘子祖父纪富公及胡老孺人。纪富公生于一八八七年冬月二十六亥时,一九二三年 娶遗孀胡氏为妻 。纪富公将胡氏带来的养女李秋兰养大,出嫁里湖渔场胡姓。胡老孺人后生四子:平东、平关、平治、平定。</h3> <h3>纪富公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虽是一介农人,但一生深明大义、乐善好施。</h3> <h3>1931年辛未年,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清乡。与涂家台毗邻的万家台的万现武,革命身份暴露。纪富公义无反顾地,将自家刚刚上过桐油的丈七五的船,其母让卢氏驾走。到对江湖南躲避。直到1934年秋天,国民党清乡平静,在对江湖南东躲西藏三年的万家瑞、万家春、万家凯大大小小十多口,才偷偷回到家乡。卢氏前来归还几近破损报废的渔船,兜来一衣兜铜钱,权当一口桐油钱(木船每年得上一遍桐油保养)纪富公对卢氏,一顿大吼,分文不收。那时的洪湖可是有名的水袋子,三年两水,船可是农民的命根哩。纪富公帮助他人,是纯朴乡亲邻里的情义。这份情,让万氏家人感激不已,万氏家族口口相传,几代人对涂氏后人敬重有加!</h3> <h3>1939年秋,一位共产党干部负伤、掉队,躲藏在湖泊之中半月之久,以致伤口发炎、生蛆。不得已,便偷偷上岸,到涂家台,弄点草药、讨口饭吃。四爹看到那可怜的伤员,毫不犹豫地寻找草药,为其治疗。且在自家套房内,用黄豆梗堆了个地窖,让伤员躲在里面养伤。半年后才伤愈,去寻找部队。</h3> <h3>1944年旧历甲申年,居观阵岭的喻石头,家庭贫寒,孤苦伶仃,三十多岁,好不容易与同台的寡妇万氏私订终身。可婆家欲将其嫁给同姓的兄长为妻。喻石头无奈,只好携万氏,投奔有七弯八拐亲戚关系的纪富公。(喻石头的母亲与四爹是牵扯的姨老表,)面对困难时拉扯出来的表侄儿,四爹没二话没说,便收留下二人。后来婆家打听到了万氏的下落,前来索要。纪富公便卖了养了一年多的肥猪,求人托宝,各方打点,到设于黄家口宋墩的监沔行委会打官司。</h3> <h3>几经开庭辩论,终于打赢官司,使喻石头与卢氏终成一家,后得一子。涂四爹去世后,喻石头后人多次到四爹坟头凭吊。</h3> <h3>居老沟的五十四世孙涂森阳,生于民国戊寅(1936年)不到十岁父母双双去世,留下他和小姑子涂平桂相依为命。纪富公亲自出马,联络居东岳庙的五十二世孙涂纪汉公起族费:为他们买米、买盐、建房、做衣。后来又为其张罗娶妻生子,使居老沟一支得以繁衍。小姑子涂平桂到了出嫁年龄,又几番调查、作主,热热闹闹地将小姑子涂平桂嫁到里畈刘姓。后涂平桂子刘生彦在2008年官至中共洪湖市委常委、洪湖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洪湖市第五届市委委员。</h3> <h3>一九 七 一 年 四 月 纪富公无疾而终,高寿八十又五 ,初葬有恒垸犁耙沟 。在破四旧的运动中,坟墓被毁。其子平治公仅捡得头骨,葬于有恒垸茶盘子胡老孺人坟旁。(暂没迁茔) </h3> <h3>纪富公一生虽然贫穷,但深明大义。他兄弟五人,他有四子,长子平东公嗣大兄纪福,次子平官公嗣二兄纪禄,四子平定公祧纪柏、纪藻、纪宝。他只留第三子平治公,在膝下养老送终,并与子孙一起奉养鳏汉三哥纪华终身。</h3> <h3>钦公五十四世孙紫阳公,给五十世国宝上香。国宝公生于道光十六年丙申年(公元一八三六年)冬月二十七辰时。父母早逝,无依无靠。十多岁,就同万氏姻亲一道,(可惜不知姓名,也没能查阅万氏族谱,不知恩人大名)浪迹江湖,吃大户(据传这吃大户是手持了政府批文的)。</h3> <h3>  国宝公同他人一道,跋山涉水,栉风沐雨,不挠不屈,存亡绝续之时总能吉星高照,化险为夷:一次农忙乘坐木排,从汉口回家,准备春耕。排到新堤,上岸后,万氏姻亲清点人数,唯独没有国宝公,万氏姻亲跺脚长叹,这是涂家的根,不能丢!急忙又乘木排追赶几站排点,行程近百公里,将国宝公带回了石磙垱。国宝公***岁那年(无记录,无口传,待考证),秋收之际,照例回到石磙垱老家准备收割,媒妁传言,早先与国宝公订下的熊氏娃娃亲,已毁约,去冬成婚,不久前已生下一子。</h3> <h3>国宝公长吁短叹,只怨自己家徒四壁,百无一用!万氏姻亲听闻后,愤愤不平:天下哪有嫌贫爱富、订婚毁约的道理!抢回熊氏!几天后,万氏姻亲约了十来个兄弟,趁天麻麻黑,摸到汪庙某家(只记得地址,姓氏已不清了),连儿带母抢了熊氏。行至刘家台,万氏姻亲家疾言厉色:弟兄们是为涂家传递香火,才帮你!国宝,你还想为别人养后吗?不由分说,夺下国宝公怀中不到百日的婴儿,丢到了灰坑(旧时做饭,燃烧柴草后,存放灰烬的土坑)。婴儿生死与否,不知所终。</h3> <h3>熊氏婆家自知理亏,既不敢追赶,更不敢告官!感谢媒妁之言,在封建社会的婚姻中至高的地位!以及根深蒂固的从一而终的封建婚姻观念,才使国宝公理直气壮地抢亲成婚。后国宝公育有三子:运善、运炳、运志。现石磙垱支族均是国宝公之后。要不涂氏家族这一支就断种绝后了!涂氏家族知恩图报,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军阀混战、白色恐怖的时期,五十二世孙纪富公,义无反顾地冒着坐牢、杀头、甚至株连九族的危险,帮助万氏后人,万现武一家十几口人,躲过的国民党的追杀!</h3> <h3>国宝公去世后初葬有恒垸犁耙沟,在大铲祖坟的运动中,钦公五十三世孙平道公和平治公趁天黑,捡得国宝公几根尸骨,掩埋在有恒垸茶盘子。担心再次被毁,没有坟头,仅钉一根木桩作记。由于年代久远,木桩腐烂,只记得大概,具体位置无法确定,不便搬迁。国宝公的坟头,是为凭吊方便,新近堆垒而成。</h3> <h3>主持石磙垱涂氏家族这次迁墓是钦公五十四世阳春公。阳春公虽已年过六旬,但他主动担当此任,任劳任怨。</h3> <h3>他骑着四轮电瓶车,风里来雨中去:上丰口联系刻碑、购买砖、砂、石料。尤其是搬迁坟墓,全部是此公亲自动手修砌,甘愿付出、不要丁点报酬。</h3> <h3>教学工作繁忙的紫阳公和阳荣公,仍千方百计地挤出时间参与其中。阳荣公满怀激情,赋诗两首,其一:清明节前忙移祖,便于子孙吊灵柩。福禄寿喜齐相聚,德厚定能出王侯!其二:往年清明雨飘飘,子孙披雨当孝袍。唯独今朝有奇迹,艳阳高照山花笑。</h3> <h3>四十有余的武阳公放下手中的农活、年近七旬的阳耀公停下手中的生意,竖碑、拌石料、递送砖石料。工作繁忙的盛军、盛涛、方英、腊英万忙之中提前敬扫涂氏墓地,可惜没能留下影像资料,沉表遗憾!</h3> <h3>钦公五十五世孙盛雄、盛才从百多里远的黄家口白林村赶到石磙垱老家挖坟迁墓。</h3> <h3>尤其是八旬又五的钦公五十三世平治公不顾年迈亲力亲为。在云南工作的阳亮公、在西安工作的阳辉公、在武汉工作的阳涛公、以及远在他乡的涂氏后人,十分关注迁墓事宜。</h3> <h3>他们每天几次电话、每天多次微信视频,了解迁墓进展,主动出资使石磙垱涂氏家族迁墓活动顺利完成!</h3> <h3>正是这种无私奉献的涂氏家风,钦公后人自明朝江西填湖广以来,居石磙垱涂氏家族,历经战乱、水灾、蝗害等天灾人祸,没有断种绝后,得以生存、繁衍、发展、壮大。</h3> <h3>作者附记:感谢这次清明活动,才使笔者得以亲自调查、询问族亲,尤其是家族中的长者,笔者父亲平治公和幺叔平定公。</h3> <h3>他们口述的历史相互补充、相互印证,使渐去渐远、即将埋没在历史烟尘中的涂氏历史,得以清晰记录保存下来。 &nbsp;</h3><h3>  </h3><h3> </h3> <h3>钦公五十四世孙涂紫阳制作</h3><h3> 二0一九年四月九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