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坡农场建场一甲子记——纪实篇

<p>谨以此文向海南省琼中县乘坡农场建场60周年(甲子年)献礼!</p><p>【原创】张文军 润色:杨卫平 罗海飞 夏麒麟 丁荣 梁琼 吕海涛</p> <h3> 乘坡精神</h3><h3> 在长期的屯边与垦胶、生产与生活里,乘坡人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团结友爱的革命情怀!逐渐培育与锺炼了乘坡精神——艰苦创业、拼搏进取,勤俭厚道、团结友善!</h3> <h3><br></h3><h3> 前 言</h3><h3> <br></h3><h3>美丽富饶的宝岛——海南岛,位于祖国的南方,她形似一棵雪梨,又如一棵璀璨的珍珠,镶嵌在碧波万倾的南海之上!面积有3.54平方公里,是祖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h3><h3> 踏着解放海岛的烈士们的鲜红的足迹,无私无畏的第一代拓荒者的军垦领导们,在花果飘香的成熟季节里(1959年8月1日),庄严的宣告:国营乘坡农场在烈士们流淌的血液浇灌下,有如初春的萌芽,在秀美的黎母山下、万泉河畔成立了。</h3> <h3>疆域与版图</h3><h3> 琼中县处于海南岛的中部,乘坡农场位于县城的东面,东与国营新中农场毗邻;西与长征农场为伴;南与太平农场相连;北与南方农场、岭头茶厂隔岭相望。</h3><h3> 场部至营根县城32公里,距通什市110公里,离海口市177公里。</h3> <h3>人口与来源</h3><h3> </h3><h3> 建场初期,总人口仅为314人,且大部份是潮汕移民社的原班人马及本县、海南的下放干部。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也为国家的橡胶事业,1960年3月,国家从南京部队动员1296名退伍军人(其中退伍兵1011人,家属285人),到海南参加农垦建设。他们来自广东、河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四川、福建、山东、黑龙江等省市地区。1966年底从潮阳动员70名社会青年。1968~1972年又从汕头、广州、海口、湛江、潮阳、揭阳(西)、遂溪、阳春、信宜、饶平、海丰、潮安等地动员1720名知识青年、社会青年、退伍军人来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至1988年底,全场总人口为6846人。其中干部393人,工人3592人,家属小孩2861人。</h3> <h3>耕 耘</h3><h3><br></h3><h3>建置与沿革</h3><h3> 1959年春,由吴善积为主任、李番春为副主任组成的建场筹备领导小组,将原有的琼中县机关干部下放到农场,并将潮升移民社、地方国营乘坡农场、潮村农场、南什农场合并,在1959年8月1日建军节这难忘的、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成立国营乘坡农场!</h3><h3> 场部设在琼中县乘坡区(后改为和平镇)乘坡墟,故而取名为乘坡农场。至1988年底,场部及附近单位医院、场中、车队、六队、十七队共有人口1468人,场部俨然成为农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h3><h3> 1953年琼中县政府曾设在乘坡,1959年初又迁往营根,所以乘坡又称作琼中老县城。</h3><h3> 俗话说:千军易得、良将难求。建场伊始,最缺乏的就是基层干部、教师、医生等各种技术人才。除吴善积、李番春正、副主任外,机关干部仅有李冠球、杨能振、许英姗、王家裕、吴素琴、杜荣灼等。</h3> <h3>1959年9月,成立了三个作业区:</h3><h3> 一、潮升作业区。总支书记谢两池,主任谢建世,管辖三个队:一队队长魏柳强,书记张仁跃;二队队长杨亚铁,书记江发扬;三队队长李振高,书记鲍仕泉。</h3><h3> 二、新兴作业区。总支书记兼主任林青,管辖三个队:一队队长王绍川,书记吴礼昌;二队队长泮相方,书记贺善华;三队队长邱洪泉,书记李富裕。</h3><h3> 三、乘坡作业区。总支书记郑广志,主任陈义仁,管辖四个队:一队队长彭坤,书记王文贵;二队队长钟松,书记胡友盛;三队队长李德余,书记谭为宏;四队队长杨火庚,书记官发宝。</h3> <h3>1960年3月,又成立了林田作业区,总支书记陈发生,主任吴彩阵。管辖三个队:一队队长贝天福,书记张汉京;二队队长夏明传,书记徐焕义;三队队长张伟营,书记张武敖。</h3><h3> 1962年1月,撤销潮升作业区,将一、二队迁到留山坡一带成立11队、12队。11队队长鲍仕满,书记鲍仕泉;12队队长周述道,书记陈雅林。</h3><h3> 1962年7月,为适应新形势,又把作业区全部撤销,按顺序编为8个生产队。把原11队并入5队,12队并入4队。</h3> <h3>1962年成立联合厂(即汽车队、拖拉机队、修理厂)。</h3><h3> 同年成立场卫生队(院),院长薛士元。</h3><h3> 1965年,正式成立场中心小学,校长张海元。1967年5月,建立养猪场,书记周宏金。同年又成立砖瓦厂,厂长段学友,书记张汉京。</h3><h3> 1968年建立观园9队(队长王保华,书记吴佰元)、10队(队长包顺兴,书记汤金荣)、11队(队长鲍仕满,书记杜道荣)。</h3><h3> 和大多数退伍军人一样,周祥大也是退伍军人。在部队曾立过三次三等功,于1973年8月获得所在部队表彰!1968年开始,周祥大、胡友盛、唐德仁先后担任过7队的队长或指导员。1984年,周祥大调6队任书记。1976年,周祥大被选为场党委委员,并与魏其禄等在李帮发书记的带领下,到大寨参观学习,受到了大寨党支部书记郭凤莲的接见。</h3> <h3>1969年成立12队(队长陈国庆,书记张保华)、13队(队长邹南生,书记谢两池)、14队(队长薛春山,书记邓朝堂)、15队(队长王其富,书记刘焕光)。同年又成立了橡胶加工厂,厂长曾明才,书记韩金城。</h3><h3> 1971年建立17队(队长任炳生,书记张小林)、18队(队长杨德利,书记连宏城)、19队(队长林顺发,书记孙建民)、20队(队长邹南生,书记周少卿)、21队(队长陈元玉,书记刘发玖)。畜牧队(即后来的22队,队长夏圣法,书记谭为宏)。武装连(即后来的16队,队长薛春山,书记郑展翼)。</h3><h3> 1976年到1991年,朱守银、郭钦龙、蔡锦贤先后担任一队的队长,书记为魏其禄、陈候富。</h3> <h3>1978年建立二十三队(副队长郭丰明,书记圣大贵)、二十四队(队长薛金城,书记吴伯元)。</h3><h3> 1980年,建立茶叶加工厂(副厂长张土养,副书记岳甫兰)。</h3><h3> 1982年将并入的珍丰、红叻、大磉分别成立25队(队长庄炳溪,书记王应修)、26队(队长林绍圣,书记王世标)、27队(队长袁珍,书记陈候富),后来又将什抱磉并入17队。</h3><h3> 1985年将原基建部份工人并入28队(队长李达初,书记陈忠强)。</h3><h3> 至此,至1988年底1989年初,农场的框架已基本构成,并已初具规模。全场共有29个生产队,3个工厂。此外,还有商贸公司、医院、场中学、职业中学、供电所等直属单位。</h3> <h3>花絮:</h3><h3> </h3><h3> 1968年11月,因国内国际的风云变幻,又因广东海南处于国防的前沿,从国家安全战略着想,中央从部队派人来本场筹建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969年4月,本场改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第十六团。</h3><h3> 1974年10月,归制国家农垦,仍用国营乘坡农场名称,隶属通什农垦局。</h3><h3> 1988年4月海南建省,海南农垦局与通什农垦局合并,成立海南省农垦总局,本场就隶属海南省农垦总局。</h3> <h3>资源与概况</h3><h3>五峰如指翠相连,</h3><h3>撑起炎荒半壁天。</h3><h3>夜盥银河摘星斗,</h3><h3>朝探碧落弄云烟。</h3><h3>雨余玉笋空中现,</h3><h3>月出明珠掌上悬。</h3><h3>岂是巨灵伸一臂,</h3><h3>遥从海外数中原。</h3><h3> 位于海岛中部的五指山,是海南岛的象征。这里山高林密、古木参天!而发源于此的万泉河,宛若黎族少女舞动的彩带,飘落于崇山峻岭之间。建于万泉河中游的牛路岭水库电站,是当时岛内较大的水电站之一。每逢关闸蓄水,河水逆流而上,直抵场部大坝,出现高峡平湖的壮观!</h3><h3> </h3> <h3> 这里属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自然资源丰富,岛内遍布奇花异草、奇珍异果。在没垦边大军到来之前,这里就是世外桃源,是末被开发的处女地。</h3><h3> 《我爱万泉河,我爱五指山》、《万泉河水清又清》、《红色娘子军》、《请到天涯海角来》等旋律优美欢快的经典老歌,唱出了海南的花果飘香,唱出了人们的幸福生活,更唱出了游人对海岛的神往!</h3> <h3>茶叶与咖啡</h3><h3> 1975年10月,在党委书记李帮发的带领下,全场从各个生产队抽调近500余人,在16、21队打响了开垦茶园的第一个战役,奋战两个月,开辟茶园三百亩;1976年9月,在林开少副场长的带领下,全场又集中200多人,在16队、21队打响了开垦茶园的第二次战役,奋战三个月,开辟茶园200亩。当时工地上彩旗飘飘、群情激昂,场面十分的壮观!</h3><h3> 3年后的1979年,到了茶叶可采摘的季节,便开始手工加工绿茶。为了茶叶生产专业化,农场保送了张优岗、孙家顺上了茶叶技术专业院校(毕业后张优岗回茶厂作了制茶技术指导员)。</h3><h3> 1984年,农场把原来27公里的胶厂改建为茶厂,增添了机械设备,以生产出口红碎茶为主。1986年下半年又改装成半自动流水线作业,扩建了精制车间,使茶厂规模逐步走向正规化。</h3><h3> </h3> <h3>橡胶种植</h3><h3> 带着满心的欢喜、带着满心的好奇,亦带着军人天不怕、地不怕的一贯作风,第一代拓荒者们就一头扎进了荒芜人烟、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天当帐来地当床,野果当粮园当家!硬是在荒山野岭里开辟出了层层的胶园环山行。</h3><h3> 可由于经验不足,盲目种植,又有台风、山洪、野兽等自然灾害,胶苗的成活率并不高。后来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坚苦的付出,终于把万顷荒山变成了万顷胶园。</h3><h3> 从最初的1967年仅存有种植橡胶436亩、0.218万株,至1988年已达到26431亩、49.26万株。</h3><h3> 橡胶大面积的种植成功,大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断言(北纬17度左右不能种植橡胶),也打破了他们对新生中国的封锁,使新生的中国有了自己的天然橡胶,并基本能自给自足。</h3><h3> 向为祖国的橡胶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向为祖国的橡胶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第一代拓荒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h3> <h3>收获</h3><h3><br></h3><h3>产胶与制胶</h3><h3> 当胶树的树围达到开割的四、五十公分,每亩的开割株数又达到近50%时,这片胶园区域就可以开割了。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胶工们给胶树箍上铁丝,钉上胶舌,放上胶杯,打开开割线,日后割胶时,洁白的乳汁就顺着割线,顺着胶舌,滴到胶杯里了。</h3><h3> 每人的开割株数大概是300~500株不等。今天割这一片,明天割那一片,后天则全部一起割,即:两个单刀,一个加刀交替轮换着,以此来保护割面与胶龄。</h3><h3> 单刀时,胶工们大概4点左右就得起床;而加刀时,胶工们则需2点左右就起床了。</h3> <p>  最早的拓荒者,农垦的第一代胶工们,总是手把手地把他们最精湛的割胶技术和良好的工作习惯传授给他们的子女们。而子女们正陆续的接过父辈们手中的胶刀,成为农垦的第二代胶工。</p><p> 磨刀不误砍柴工。大多数胶工都能做到下午把胶刀磨好,睡前把矿石装好。并在吃罢饭后,给胶鞋系上浸泡过肥皂水的布条,这对防止蚂蝗上身特别的奏效。老胶工们熟练的给胶灯加些水,滴水的速度调至如打点滴。而后穿上胶鞋、系上胶篓、戴上胶灯、挑起胶桶,所有动作干净利索、一气呵成!</p><p> 随着胶工们陆陆续续地奔赴自己的割胶岗位,只见近处远处,胶园里灯火闪闪、时隐时现,与天上的繁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p><p> 每日割胶的凌晨,队里大约都会热闹半个多小时,之后又归于宁静,似乎什么也未发生过……</p> <h3>胶工们一棵棵的割完后,天已基本放亮。离家近的,回家看看孩子,忙忙家务;离家远的,就势合衣躺在胶园里打个盹、补补觉。待到八点左右,则又开始一棵棵的收胶水。即:同一棵橡胶树,当日里都得第二次亲密接触。割胶工人是特别的辛苦的,当人们都在熟睡进入梦乡时,他们早已披星戴月,夜伴露珠、朝迎晨曦!</h3><h3> 而当胶水收罢后,胶工们都得把胶水挑回到队里的胶站统一过称,再测干含(含胶量)。中午时分,农场则派车到各个生产队拉胶水,到胶厂由工人师傅们制成干胶。</h3> <h3>1966年4月,农场在营乘公路的27公里处、二队、八队建砖瓦结构的熏烟房各一间,日产干胶共1.5吨。</h3><h3> 1968年4月,还是在27公里,建砖瓦结构的加工厂一座,并增添了机械设备,于1969年的下半年正式投产,日产干胶8吨,这样就撤掉了原有的且落后的三间熏烟房。</h3><h3> 随着橡胶种植面积的日益扩大与开割株数的不断增多,原有的加工厂已显的“力不从心”!这样农场在1977的上半年,又在八队建了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加工厂,厂房面积近2100平方米。并且还购置了新设备,可实行半自动流水线作业。81年下半年建成后就正式投入生产,日产干胶达到了16吨,大大提高了制胶效率。所以,又撤掉了27公里的加工厂,并入到八队胶厂里了。</h3><h3> 农场从最初的1967年仅年产胶1.42吨,至1988年,达到了年产胶2246.54吨,可谓翻了1000多倍,也因此成为了农垦产胶的“大户”之一。天然橡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农场的重要经济支拄与经济来源。</h3><h3> 1986年12月,本场荣获通什农垦局“先进企业”光荣称号!以及供销、护林、保胶等先进单位称号!</h3><h3> 1988年,本场又荣获海南省农垦优秀企业第一名的可喜殊荣!</h3><h3> 流年花甲近黄昏</h3><h3> 永葆初心步印痕</h3> <h3>商业与个体</h3><h3> 1960年7月,农场在场部设有商店一间,也仅经营着一些日用商品,供本场职工日常之需。1961年则并入地方和平商店,由县商业局领导。场派出马占瑞、吴绍广、玉花、郭大莲等同志参与营业,由马占瑞同志担任场方商店副主任。</h3><h3> 1962年1月又从和平商店分离出来,分别在27公里(售货员为谭秀珍)、林田(售货员为钱志海)设二个商业点;1962年6月又将这两个商业点撤销,于1964年初由职工入股在场部办“职工消费社”,负责人为李自然;1965年7月又将这消费社撤销,于1969年初在场部成立服务站,站长沈献明;1975年改为服务公司,经理段学友。至1984年下半年又将服务公司改为商贸公司,副经理陈木亮。1988年则由蔡茂森任经理,有职工13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8年年营业额达到69万元。</h3><h3> 从建场至1978年,由于受左倾路线和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影响,不允许职工大力开展家庭副业(只有少量的自留地)。造成家禽类等物质缺乏,市场萧条。1980年后,随着各项政策的放开,农贸市场才有所改观,出现了蒸蒸日上的势头。</h3><h3> </h3> <h3>基建与住房</h3><h3> 上岛之初,两手空空、一穷二白!真的是所有家当一支手就可拎走,还不用肩挑背驼。</h3><h3> 第一代拓荒者们除了拥有满怀的激情、一身的力气——一无所有!可他们不等不靠、不怨不悔,发扬积极向上的、大无畏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自己动手,白手起家。一面垦荒,一面着手建立自己美丽的家园!</h3> <h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山里水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拓荒者们唱着欢快的歌儿,砍横条的砍横条、劈竹子的劈竹子、编毛草的编毛草……终于在穷乡僻壤里建起了一座座毛草房。虽简陋粗糙,又四面通风,但总算有自己的窝了。</h3> <h3>1959年建场时,埸部仅有一幢180平方米的砖瓦结构的房子,医院、商店、办公室、仓库等暂时大都是毛草房,各个生产队的职工,住的也都是毛草房。</h3><h3> 随着农场经济的好转,基建建设也全面铺开。场领导们时刻关心着职工的住房问题,制定了先基层、后机关,先工人、后干部的基建原则。60年代末70年代初,相继在各个生产队建了一些砖瓦房和平顶房,以解职工住房之需。但是还是房源紧张,孩子都八、九岁,甚至十来岁还和父母睡一间房,或一张床。厨房的问题更是没有解决,职工们在住房的对面,盖起了一座座毛草房,既当伙房,又当住房。</h3> <h3>1973年,本场第一幢职工宿舍楼先后在四队、五队拔地而起,但至1974年底,仍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职工蜗居毛草房。</h3><h3> 1975至1986年,先后建起了场部办公大楼(三层)、工会大楼(三层)、医院门诊及住院楼(二层)、场中学教学大楼及教师宿舍(各二层)、场领导套房(二层)、科级及科员干部宿舍楼(均为三层套间)等。1988年,又建干部楼、仓库及2200平方米的场中学教学新大楼。</h3> <h3>乘坡农场中学赋</h3><h3> 时值仲夏,逢乘坡农场中学立校友园之际,多贤与闻,欣而命笔。</h3><h3> 忆先辈筚路蓝缕,一九五九,始建农场,一九六六,初置蒙学,一九七六,方结桃李之实,虽困难重重,而校风隆隆,奏历史之雅乐,开乘坡之华章。思及遐迩,感慨万千,特此文赋,念之永年!</h3><h3> 南海有牧,其名乘坡,地处琼中,辖于通什。西有翠峰,名曰五指,诸水汇聚,汩乎万泉。四季常宜,繁英仙落。峦壑竞秀,最可觞客。方昔农垦未始,饥鹰野鼠,嗥风啸雨,泽葵荒葛,杂草穷蔓。当其改革之时,挂犁驾肩,营田水利,嘉穗盈车,橡树耸天。四海人聚,才士精妍,产业竞起,玉宇澄環。</h3><h3> 时有君子知机,唱革故之先声,筑办学之鸿基。立三尺讲台,育农场子弟,五十载相继,同道相劝。怀一片冰心,琢国家玉器,一甲子躬耕,诲人不倦。鸿儒学子,路迢迢兮求索,少年英才,骨铮铮兮志远。万卷诗书,悟典籍之哲思,百里阡陌,得实践之真谛。故而子弟有志存高远,雅好士量,终得青云北上。亦有心怀故土,勤兹实业,信效陶朱遗纲。一时文人并起,商贾遍布。白首未坠乘坡情,弦歌不绝寸心丹。风雨沧桑,星河暗换,旭升东方,潮起南海。值风正河清之际,扬帆当早,处海阔天空之地,振翅易远。</h3><h3> 惟愿吾校:耀光华如五指山永立,施恩泽似万泉河长流!</h3><h3> 二〇一九年六月 八二届校友杨卫平撰于广东工业大学</h3> <h3>八届校友把他们的人生智慧和殷殷寄托凝结成八个字馈赠给你们:76届赠给你们的是一个“厚”字,寄语你们要像君子一样“厚德载物”;77届赠你们一个“源”字,希望你们时时能“饮水思源”;78届赠你们一个“恩”字,希望你们能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79届赠你们一个“晟”字,希望你们能做一个光明坦荡的人;80届赠你们一个“缘”字,希望你们能惜缘惜福,懂得珍惜;81届送你们一个“水”字,希望你们深谙“上善若水”的道理;82届赠你们一个“会”字,希望你们能学会生活;83届赠送你们一个“爱”字,希望你们能具有“仁爱、博爱”的济世情怀!在这里,我谨代表乘坡中学的学子们领受前辈们的一腔深情厚谊,并对您们致以深深的谢意!</h3><h3> ——乘坡中学戴校长对这八个字的深悟与诠释!</h3> <h3>教育事业</h3><h3> 早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老一辈们不仅明白创业难,守业则更难;不仅明白革命事业需后继有人,更明白要教育好祖国的花朵,祖国的下一代,因为他们才是祖国的末来!才是祖国的希望!</h3><h3></h3><h3> 毛主席在1957年曾深情的寄语年轻人: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h3> <h3>建场之初,千头万绪、百业待兴,教育事业更是稍微滞后了些。在还没办校之前,农场职工子女都是到地方学校就读。1966年9月才在场部办起了第一所小学,设置一至五年级,仅有6名教师,学生85人,规模小,且设备简陋。</h3><h3>  随着农场经济的的好转和各项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广大职工子女也都到了入学年龄。1967年9月农场在林田、潮村办起了小学(教师4名,学生123人)。1971年兵团时期(六师十六团),又在一连、三连、四连、五连、八连、九连、十连、十一连、十二连、十三连、十五连,基建连办起了小学教学点(教师27名,学生463人)。</h3> <h3>1984年,经通什农垦局组织检查验收,本场达到普及小学教育的要求,批准为省普及小学教育单位。</h3><h3> 至1988年,本场已有7所完全小学,6个教学点,教学班51个,共有学生996人,教师64人,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为100%。</h3><h3> 1973年9月,本场开始自办初中,有班级3个,学生80人,教师6人;1974年开始自办高中,第一届高中班仅一个班,学生18人。从1976年起,本场每年都有一届高中生毕业。至1988年,共有533名高中毕业生。</h3> <h3>  至此,农场有了自己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初中和全日制高中。农场职工子弟“足不出户”,就可从小学一直上到高中毕业。</h3><h3> 每年的高中毕业生,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接过父辈们手中的胶刀,踏上了工作岗位。学校为农场的橡胶事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培养了一大批职工子弟,使农垦的橡胶事业后继有人。</h3><h3> 1977年9月,本场职工子女辜少萍,第一个高考入围!截止1988年底,农场考取大学本科生21名,专科生30名,中专生66名,重点高中7名。</h3><h3> </h3> <h3>中央、省、农垦、军区授予的“劳动模范”、“五好战士”等光荣称号的人员名单</h3><h3> 在如火如荼、轰轰烈烈的农垦农场垦荒时代,涌现了大批无私无畏、忘我工作的农垦战士,基于他们的优秀表现,各单位授于了他们无尚的荣誉,而他们也当之无愧!.</h3> <h3>以下是被授予光荣称号的人员名单:</h3><h3> 2队的罗秋烈,1963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8队的雷大林,1963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机关的钱志海,1965年被省政府授予“文艺创作积极分子”称号;机关的窦万宽,1970、1971连续两年被广州军区授予“五好战士”称号;机关的吴法英,1970年被广州军区授予“五好战士”称号;医院的林烈河,1971年被广州军区授予“五好战士”称号;机关的林开少,1972年被省政府授予“知青积极分子”称号;</h3> <h3>6队李四弟,1972年被省政府授予“学用积极分子”称号;场中史宝媛,1979年被中央农垦部授予“先进教师”称号;1队郑婵珍,1979年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6队欧壮茂,1979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场中张家仁,1980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教师”称号;5队许新,1981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场中王长信,1982年被省政府授予“先进生产者”称号。</h3> <h3>1958年至1986年被海南行政区、通什农垦局授予“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荣誉称号的人员名单:</h3><h3> 1队郑婵珍、麦木贤、2队顾仁迁、3队廖桂平、4队钟松、5队许新、甘秀桂、6队董桂玲、周彩娣、马秀兰、8队王宝山、9队陈进前、20队杨才华、22队罗雪云、26队王菊英、供电所陈养仔、场中吴彭粤、机关陈天好、云淑华、林开少、罗国想。</h3><h3> 其中8队的姚灿隆家庭,于1986年被通什农垦局授予“先进家庭农场”的光荣称号!</h3> <h3>1974年以来,曾任场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名单:</h3><h3>李帮发:党委书记</h3><h3>范安治:场长</h3><h3>帅翠海:副场长</h3><h3>何书琼:副场长</h3><h3>赵景彦:工会副主席</h3><h3>王 福:组织科长</h3><h3>谢两池:劳工科长 </h3><h3>石广礼:生产科长</h3><h3>涂钟铭:保卫科长</h3><h3>杨能振:教育科长</h3><h3>黎民光:供销科长</h3><h3>占春光:办公室副主任</h3><h3>徐荣田:纪检书记</h3><h3>陈荣新:劳工科长</h3><h3>吴彩阵:机运科长</h3><h3>邓玉明:供销科副科长</h3><h3>邓朝堂:商贸公司书记</h3><h3>胡友盛:基建科副科长</h3><h3>杜培华:计划生育主任</h3><h3>张金如:计划生育主任</h3><h3>韩锦畴:组织科副科长</h3><h3>郭丰明:派出所副所长</h3><h3>陈木亮:生产科副科长</h3><h3>邹伯南:团委副书记</h3><h3>吴阿六:劳工科副科长</h3><h3>钟 彩:供销科副科长</h3><h3>杨仲林:纪检副书记</h3><h3>宋二林:机运公司副经理</h3><h3>林宗纪:建筑公司副经理</h3><h3>郑钟奎:生产科副科长</h3><h3>张永龙:场中学副校长</h3><h3>邢谷亿:商贸公司经理</h3><h3>刘张响:建筑公司副经理</h3><h3>王玉珠:计划生育办公室副主任</h3><h3>张家仁:场中学校长</h3><h3>王长信:场中党支书记</h3><h3>陈成养:场中学副校长</h3><h3>赵怀义:机工科副科长</h3> <h3>1988年前后场领导干部名单:</h3><h3>罗国想:党委书记</h3><h3>林开少:场长</h3><h3>吴法英:党委副书记</h3><h3>王世和:副场长</h3><h3>谢孟意:副场长</h3><h3>李兆槐:工会主席</h3> <h3>1988年前后副科级以上干部名单:</h3><h3>郭钦龙:办公室主任</h3><h3>陈海荣:组织科长</h3><h3>陈天好:纪检书记</h3><h3>陈志群:武装部长</h3><h3>杨火庚:生产科长</h3><h3>钱志海:宣教科长</h3><h3>高粉扣:审计科长</h3><h3>周兴宝:计划生育主任</h3><h3>马德林:经管科长</h3><h3>黎耀斌:财务科长</h3><h3>王日存:派出所所长</h3><h3>马智坚:劳工科长</h3><h3>钟田生:供销科长</h3><h3>李跃武:工会副主席</h3><h3>庄荣辛:机工科副科长</h3><h3>姚祟生:办公室副主任</h3><h3>廖镇坤:基工科长</h3><h3>林明儒:生产科副科长</h3><h3>陈进前:科研所所长</h3><h3>马伟南:医院院长</h3><h3>张宏才:医院党支书记</h3><h3>黄世清:医院副院长</h3><h3>王法来:场中学书记</h3><h3>史宝嫒:场中学校长</h3><h3>丁万祥:场中学副校长</h3><h3>朱守银:胶厂党支书记</h3><h3>林加荣:胶厂厂长</h3><h3>蔡茂森:商贸公司经理</h3> <h3>可歌可泣的农垦战士</h3><h3> 在艰苦卓绝的屯边垦荒岁月里,既涌现了无数的上级单位和本场授予的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工作者,也出现了许多为了国家、为了农垦(场)、为了公共财产及大家的生命安全,不顾个人安危的英雄英烈们,他们的英雄壮举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向英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英烈们永垂不朽!</h3> <h3>后记:1988年前后应该是农场最辉煌的时期!本文所叙述的史实也是从建场的1959年至1988年。文中所采用的数据与史料,均来自农场1989年所编写的《场志》。</h3><h3> 有所可惜的是,大批的第一代拓荒者们有的或许已离开人世,有的居住在祖国的四面八方,末能联系的上,也没他们当年战斗与生活的珍贵影像。</h3><h3> 唯恐执笔拙,何以报春晖!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文笔不尽流畅,叙述的也末必翔实,这只能说是农场成长过程的一个缩影吧,还望大家多多见谅,多提宝贵意见。</h3> <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