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四月的黄田

明卿

<h3>  一直深锁闺中而低调内敛的大山里的千年古村——黄田,由于现代社会的侵蚀,在这个春天里,却有些张扬。去年的一部电影《大江大河》,让这个小山村和质朴的乡民们重又感受到了当年的繁华与喧嚣。就连思永堂前的这几杆旗,在蓝天下也显得藐视天下起来。</h3> <h3>  船形的黄田,千百年来漂流在生生不息的凤子河上。时间把岁月刻写在村周沿河的青石板上,而世世代代的传承却像村头那棵皂角树年复一年花落花开。</h3> <h3>  古老的树,多少年来,就这样深情的俯视着脚下流淌的小河,还有那来来往往的人们。</h3> <h3>  掬一捧清新的山风,洗去一脸的疲惫;喝一口甘洌的溪水,抚平满心的烦躁。</h3> <h3>  小小的山村,窄窄的小巷,几多春秋,几多风流!</h3> <h3>  由黄粘土和观音土混合烧制水磨花砖,是这里的独有的建筑材料。不仅美化了墙体,还具有千年不粘灰的神奇功效。</h3> <h3>  眼前的建筑将我们拉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曾经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氛围,仿佛时光静固,恍如昨天!</h3> <h3>  承载着多少寄托与牵挂,多少相思与期盼的乡村邮局,在那个年代就是一切情感的中转站。多少次徘徊门前翘首企盼的怀春少女,多少次踟蹰忐忑邮箱前情犊初开的少年,邮递员大叔的自行车铃铛声无疑是世上最美妙的旋律。</h3> <h3>  小小的公路养护站兼乡村班车车站,把大山深处与外面的世界相连。于是便有了山里山外。</h3> <h3>  独一无二的洋船屋(笃诚堂),是黄田村的骄傲。150年前的这座船型屋,不仅把徽派建筑的精湛技艺发挥到极致;而且还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演绎的如歌如诗。悠悠<span style="line-height: 1.8;">凤子河从“船头”分两股,在“船尾”又汇成一股,犹如船在航行。整个建筑总体布局、外型塑造、功能安排和细部处理精巧,无不展示了皖南 清代建筑的特色。 青瓦覆顶, 廊道相映,石板铺巷,进到屋内,即使 大雨倾盆,人们也可衣不沾雨,鞋不带水地走遍每一个房间。</span></h3> <h3>  走过长长的沿河石板道,村里村外,河上河下。一座座麻石桥冷眼多少古今兴衰事,一层层伸向河面的青石台阶又旁观了多少悲欢离合。岁月犹如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河,静静的,长长的,生生不息,年复一年!</h3> <h3>  黄田村的古民居都有着不同的堂号,大都是以传统伦理规范为堂号,以劝诫训勉后代子孙。可以说,这时的民居就不仅仅是单纯地提供人们生活起居的场所,也表现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并以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的精神,陶冶、滋养着生活于斯的先民们。</h3> <h3>  有人说,恋上一个人,才爱上一座城。而我却以为在这个菜花尽放,桃李芬芳的人间四月来到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小山村,何尝不能恋上一个人?或一群人呢?</h3><h3> 因为这是个激情飞扬的季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