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旅途中有趣的人

静静呀

<h3>常常一个人,这样的生活看似孤独,于我而言,却是享受的。因为自由自在,是有着另一番独特意义。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虑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喜欢在工作的闲暇时间里,一个人出游。哪怕是周末不常有的两天假期,也按耐不住内心对旅行的那份向往,对未知事物的期待。因为喜欢在路上的感觉。</h3><h3><br></h3><h3><br></h3><h3><br></h3><h3> 回忆起每一次旅行,除了遇见的美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还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和事。它让我知道原来我们还可以用那么多有趣的方式生活在这个世上。不被世俗所束,不为内心所缚,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这些都让旅途变的不一样,也许这才是它最大的意义吧。</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短短的迪拜之行结束快一周了。那些旅途中的新奇和美好。常常会在不经意时想起,总是倍受感动与欣慰。而这些,是值得用文字一一纪录并珍藏下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去迪拜之前,所有人须在成都集合。从南京到达成都是上午的八点多。当双脚抵达成都的那刻时,内心便开始激动澎湃不已。那些无数个夜里单曲循环赵雷的那首《成都》,心心念念着要去的绿林路和小酒馆,终于梦想成真了。</h3><h3><br></h3><h3><br></h3><h3><br></h3><h3> 当我背着行囊,穿梭在这座城市里。虽然,它看起来和其他城市并无太大的区别,但在我眼里它仿佛格外与众不同。</h3><h3><br></h3><h3><br></h3><h3><br></h3><h3> 走在三月成都的街巷上,天气明朗,微风乍起,耳机里传来赵传的《成都》的旋律,脚步也跟着起舞。看着道路两旁紧密排列的大树,粗壮健硕,郁郁葱葱,树叶垂挂在树上,丝丝绦绦。不远处悬挂的彩色风轮,在风中舞动。走在洁净的道路上,眼前的建筑并不高耸,也不时尚,却透着一种古朴的气质,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h3><h3><br></h3><h3> </h3><h3><br></h3><h3> 静静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车水马龙,忘记手里和肩上背着的行李,只想在这样宁静的城市里漫无目的的走下去。城市格外的干净,每走一段便能看见有精心装饰和设计的画展与雕刻,像是为了迎接着每一个远来的游人。</h3><h3><br></h3><h3><br></h3><h3><br></h3><h3> 三月的成都清澈明亮地似一宛湖水,不含一丝杂质。</h3><h3><br></h3><h3><br></h3><h3><br></h3><h3> 想着要见此次同行的文友,不由地一阵紧张与忐忑。素未见面,总是会有些发怵,却也有些兴奋。</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可当今天夜里我坐在沙发上回忆起在成都,在迪拜,在阿布扎比,我们一起相处的日子。才发现那些曾发生过的一幕幕竟如此清晰地在脑海里印存着,我想那将是我最宝贵的青春财富。</h3> <h3>陈老师——一个宅心仁厚,和蔼可亲的大作家 到达酒店办好手续后,知道陈老师已先于我们抵达。带着一股紧张的心情去见他。想着第一次见陈老师,心情尤为忐忑,但又很兴奋。预定的酒店位于成都最繁华的地理位置,所有负有盛名的景点都在距我们不远处。发信息给陈老师,告知他我已抵达。陈老师说,王老师中午就到了,我们一起吃午饭。安排好入住的手续后,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去拜访了陈老师。 开门见到老师的那刻,毫无生疏与忐忑,像见到久别重逢的好友一般,而架起这座熟识的桥梁便是神奇的文字。 戴着黑色的鸭舌帽,穿着中山大褂,老师的笑容格外亲切。想着他的那些了不起的人生履历,感慨着越是功成名就的人反而越加平易近人。 告知着接下的生活行程。陈老师便开始向我描述着他对于写作的独有见解。而这持续不到一个小时的谈话让我对写作有着更为全面深刻的认识与感悟。 他向我举了几个例子。第一个是《初恋的音乐盒》,文章是称述了一位男孩暗恋女孩的故事,把想对女孩说的话放入了音乐盒里,里面一共有两句,只是第二句才说了他喜欢女孩,想约女孩见面,并约了她。可女孩收到音乐盒后,只听了前半句,后半句反而并未听到。这段完美的爱情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一段有些让人惋惜的感情,看完后只觉遗憾和心痛,而全文最具有升华意义的便是最后一句,“如果你给心爱的人送了音乐盒,请一定将爱情表白放在音乐前面,常常,爱情成功与否就差一曲音乐的时间”。 文章不能像日记一样,就算写的再感人,却不具备成文的特点。陈老师说,哲理性话语或者画龙点睛的句子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二个是87版的《红楼梦》里饰演贾瑞的马广儒,他短暂如流星般的人生故事。陈老师当年是记者时对他进行了专访,而这段访问后的文稿也成为最全面的去反映其跌宕起伏的一生,被用在他的个人简介里。 作为一名旁听者,如何全面地去写诉说者的故事。 第三个是旅美作家赵美萍的故事。本只有小学学历的她如何通过文字完成了人生的完美逆袭,实现了自我的梦想,成就了如今令人羡慕的人生。 三个小故事,从不同角度告知我写作的技巧与要领。 陈老师说,他之前是部队出生的。服役时受了两次重伤。因为喜爱写文章便被领导安排从事宣传工作。这也成了他写作路上的起点。无论是小说,人物稿,散文;或是之前的军人,记者,编辑,作家身份,这些经历都让老师在文学这条路上越发如鱼得水,感悟颇丰。 一个人如果经历的越多,对他写作一定会是有很大的帮助。当然,每个人都无法经历那么多,那么从别人那里听说或是通过阅读,我们如何去写出自己想要的故事。 当然,老师说,写作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也需要一些技巧。我们通过深挖自己去写下的文章着实是打动人。但长久下来的话,那是很辛苦也不会写的很多的。我们需要去了解写作,也是需要去慢慢寻找挫折,不按照正常的思路走。趁其不注意时,便给读者无法猜测到的结局,在我们已有的基础上,把文章写到极致的好。 对于这些关于写作的良言警句,是陈老师一字一句第一次见我时便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我。给我带来触动之大,感悟之深,是会在余下的写作路上一直给我以启示。 中午王老师从湖北准时抵达,还有另外的文友。他们早于我抵达饭店,姗姗来迟令我感到很是愧疚。见到王老师时,依然一见如故,想到他笔下被全国人熟知的《疯娘》和《三袋米》,仿佛和王老师握手的那刻,那种温暖和幸福传递在全身。本是互不相识的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一些人。因陈老师和文字此时相聚在一起,亲如兄弟姐妹般。 如果不是因为写文,我是断然不会来到成都,迪拜,甚至以后依然会前往世界各国他乡。 在成都的午餐和晚餐都是陈老师自掏腰包请所有人的。纵使晚上落坐整整两桌人,菜肴也只动了一半,因为点的实在太丰富了。为了表示对所有人的爱,老师笑说,这是每次的惯例。可,看着那些未动的丰盛菜肴,能感受出他对所有人的爱护与体贴。 与陈老师相处时,他话并不多。一直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除了导游,我们很少有人能跟上他的步伐。走在后面的我们,常常恍惚着,他是否在这个队伍里。 可是他总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给每个人以指点与建议。与导游商量着最佳的行程,以便给大家带来最好的旅途享受。 已经游遍无数个国家,在祖国各地跑了几十遍的他,对于旅途上的见闻依然会保持着最初的好奇,在自己的日记本里一页页地记载下来。在皮草店里,向来不爱购物的他,破天荒的给自己买了一件皮衣。本是自己心动去试了几次的衣服,硬说是拗不住王老师和其他友人的一番鼓动,才决心买的。看着老师硬要给自己找理由的样子,我们都被他逗乐了。这也让一向严肃的他显得更和蔼可亲一些。 旅程中,陈老师给我们分享了他之前的出国经历。去西藏、尼泊尔,新疆,朝鲜等等,不仅有一路上的风景,会说故事的导游,还有让所有人记忆犹新的感动故事。 我想,陈老师便是我们当下许多人羡慕的那类,去过足够多的地方,见过数不尽的人,又有满腹才华。可他,却依旧简单朴素,为人谦卑。 正如那句话所说,见过世面的人,他们会在人群中散发不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内涵。不会为生活琐碎所困扰,在他们眼里,世间万物都很美好。真正地热爱生活,领悟人生,认识自我。 王老师——旅途路上的一抹暖阳 旅途是一件愉悦却又无比辛苦的事,对团里任何一位同行者而言都是如此,可王老师好像永远精神充沛,在人群中散发着最大的能量,似一架永不停止转动的风车,给所有人带来动力与慰藉。 第一次听说文友可以一起齐聚迪拜,便欣喜地几乎要跳跃着,又听说此次同行的人有王老师,便更是雀跃不已,激动兴奋。许多和我一样对文学有着爱好的人们对王老师的认识大都是缘于《疯娘》和《三袋米》。而现今时隔那两篇文章发表也有十几年之久了,王老师在文学道路上早已是一位泰斗般的人物。这样一位负有盛名与德高望重的老师早已像一座丰碑一样在心里占据着无比重要的位置。 像所有粉丝对偶像抱着无比崇拜的敬意一般,既期待着却又忐忑着与王老师的见面。第一次见到王恒绩老师,紧张的乱说一通。对于其他人紧张的表现是无话可说,可我紧张的时候偏偏话最多,但说起来又毫无逻辑,但王老师却比我想象的要亲切太多,对我说的问的都是一一微笑报以回应。 几日的相处,让我从心底对老师升起由衷的敬意。 在迪拜游玩的每天晚上回到酒店,手机里便会不停地震动着,那是王老师在群里将白日给同伴们拍的照片整理后悉数发入群里。大家几乎都能找到自己最美的瞬间,每人数量不同,但却不会落下任何人的一张照片。 每天在旅程的途中,车里一定会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不熟悉的人一定会认为我们是一个彼此熟识的不能再熟识的团体。可实际是很多人是初识。熟识的不过也才见过一面而已,而让我们如此快乐的除却旅程的新奇体验,还有着王老师带给所有人的欢愉。 此次团队中有李阿姨那般六十多岁的老人,有如我一般二十多的年轻人,也有像文娟姐那样的中年人,所谓是各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王老师似乎有着能让所有人开心的本领,使我们的旅途从始至终都愉悦无比。 团队里多是女孩,大巴车每到往一处景点,大家都兴奋无比,便开始摆起优美的姿势不断地拍着照片,可又苦于没有专业的摄影师,也只能互相邀请着彼此给对方拍照。 王老师每到一处景区,做的最多的不是欣赏美景,而是给所有人一一拍出他们最满意的图片为止,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逐渐成为队伍里免费的摄影师。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友人,生长的环境不一样,从事的工作不一样,大家性格自是相差很多,有开朗的如见人就笑的思语姐,不仅人美心灵则更美。也有内向的如来自淮安的李阿姨,总是一个人急匆匆地走在人群的最前方,害怕遗失在队伍。王老师总是能顾全着每个人的出行习惯与性格特点,把迷路的人悉数找回,再给大家提出最好最准确的出行意见建议。 去旅游商店购物,同行的伙伴购买力并不太强,王老师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旅游氛围,总是以身试验,去买着自己并不太需要的物品。 每天夜晚在群里,都能准时接收着王老师发来的照片,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这样去做的他,总是尽着自己最大能力让大家相处的轻松愉悦。 旅游结束后,我们回到成都乘坐地铁准备去车站买票。他提着自己的和我的几大包行李,地铁里的一位大姐向我们询问如何去往成都大学。 那时我们已经在夜里连续做了将近十个小时的飞机,在朦胧的晨曦中,在一个不熟悉的城市里,疲劳过度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这座大学在何方,所以无法回复大姐。 可身旁的王老师,却把手上的行李提着一步步往前走,慢慢走到地铁的示意图,用他那并不高大的身体向上探寻着,一遍遍研究着地铁示意图,大概过了几分钟。他带着笑容,提着巨大的行李折回大姐的身旁,向大姐用手比划着那个他自己都不熟悉的地方应该如何前往,讲完的王老师释然很多,大姐脸上也逐渐露出笑容。 很快地铁到站了,不得不和王老师告别,心中有些哽咽。但老师说,下次我们很快就会见面,才不舍地与他挥手告别。 其实,对于一个作家而言,最宝贵的莫过于时间了。可他的所有时间都是为众人服务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爱让我们感叹着一位伟大作家灵魂深处散发着的不一样的光芒。 当然,我眼中的王老师除了拥有那些令人钦佩的品质外,还有着一颗永葆初心的不变的童真之心。 在一个人的路上,他会哼着湖北小曲,自得其乐,充满童趣。 即使不哼小曲的时候,他也会用手机放些湖北小曲,听的异常欢乐。我想小曲里藏着的便是王老师对家乡的那份浓浓的爱意。 听说不安排晚饭的王老师,中午硬是吃了三整盘食物,他乐呵呵地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扣子快撑炸了,应该不能再吃了。这才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筷。<br></h3> <h3>给自己夫人买了项链,却并未受到夸奖却被妻子批评一顿,一向贤惠节俭的妻子不想让他乱花钱,他便只能用善意的谎言告诉妻子,别人都给老婆买了,你也必须要有。妻子这才开心的接受王老师的心意。</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和王老师相处的时间不多,但他那如金子一般的品质总是给我带来启发。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人士从不高高在上,以如此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着每一个人的小任性,并尽自己最大努力给每个人以爱与感动,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借鉴的。</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人生之路如此漫长,你是什么样的人便会吸引怎样的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如果我们都是阳光积极温暖的,那我们都会生活在这样一个温馨的环境里,不为不必要的世事所扰,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更有意义,更值得关注的事物。</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愿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如王老师一般温暖如玉,通透豁达,时时给人以温暖,以力量,以快乐。</h3><h3><br></h3><h3><br></h3><h3><br></h3><h3> 忽然想到那句,榜样,非是让人效仿,却给人力量。</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下一篇,继续写那些旅途中有趣且善良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