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小酒窝

<h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h1><h1> ——题记</h1> 追根溯源 <h1>那天 那月 那年<br>那年 那月 那天<br>在岁月的长河中<br>年月在不停的替换<br>可在我的心海里<br>总是定格着一个画面<br>一行人在风尘里<br>戴着手铐脚链<br>被绳索连成一串<br>在漫漫古道里行走<br>拖儿带女<br>风沙漫天<br>…………<br>他们是被强行的迁移<br>心有万分的不愿<br>活生生的和亲人别离<br>今生再也不见<br>就在三步一回头看看<br>即将别离的家园<br>风雨中的那棵槐树<br>树上窝里的老鹳<br>还没听清楚鸟儿的悲鸣<br>眼眸中却已出现<br>官兵举起的马鞭<br>落下去一道伤痛<br>而他们只能慢慢学会<br>顺其自然随遇而安<br>与其说他们是被带上了<br>随时会被甩客的列车<br>还不如说<br>他们是被风儿吹起的柳絮<br>哪里落地生根<br>无法预见<br>而我们的祖奶奶就在<br>那群人里面<br>至于他们中的哪个人是<br>长着什么样的容颜<br>我是道不清理还乱<br>他们生存艰难举步维艰<br>哪里还有心考虑到迁移的<br>哪年 哪月 哪天<br>还是让史学家头疼的<br>哪天 哪月 哪天<br>…………</h1> <h1>大概是明人驱除鞑虏<br>匡复汉人江山<br>然后迁都北京<br>沿途所见<br>连年战乱<br>白骨露于野<br>千里无鸡鸣的画面<br>更让他们感到可惜的是<br>千里荒芜了的良田<br>从而萌发了迁民的意愿<br>于是才有那场<br>生死别离的画面<br>而我们的祖奶奶<br>带着儿子侄儿<br>来到了我们村万安<br>和当地人相依为命<br>共建美好家园<br>在院子里种下一棵槐树<br>那是她对老家的怀念<br>就在她弥留之际<br>有个未了的心愿<br>那就是未能回家看看<br>心常告诫自己的孙儿<br>他们的根在<br>太阳落山的那面<br>孙儿爬到山顶往西望去</h1> <h1>夕阳山外山</h1><h1>相隔万里远<br>回家寻根成了几辈人的夙愿<br>终于迎来这么一天<br>万安村人集体组团<br>寻根祭祖 追根溯源<br>让血脉再相连<br>此举振奋人心<br>亲人阔别重逢<br>落泪动容<br>血浓于水的亲情<br>与日长存<br>且行且珍惜的画面<br>永留心间</h1> 寻根祭祖实录 <h1>我姓如何产生?根在何处?始祖何人?名人有何?郡望何方?缘何聚散?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h1><h3></h3> <h1>2019年4月3日,农历二月二十八,由吾村党支部、村委组织,由我村宋增华倡议赞助,年过六旬老人80余人(其中包括西万安60余人,中万安10余人)携带我们宋氏家谱,前往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br>当日,同行近百人乘坐大巴经4个多小时的行程,来到我们祖先曾经开枝散叶的地方。如今,他的子子孙孙聚在此地,寻根祭祖认祖归宗。</h1> <h1>3号当天下午与次日,由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洪洞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祭祖大典彩排。有我村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宋魁太与有志青年宋相其代表我们村接受采访。<br></h1> <h1>清明当天,上午九时三十分祭祖大典正式举行。老槐树园内外聚集了全国来此祭祖的后人、游人数万余人。彩旗飞扬锣鼓喧天,场面及庄严又隆重。邯郸武安万安村人与山西洪洞万安村人上场握手相拥。巧合的是俩个万安人居然姓氏相同,方言相同。这是六百余年奇遇相逢,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潸然泪下。<br></h1> <h1>同一血脉,在此刻相连,在大槐树下追溯到了源头。此刻,我们激动不已,我们热泪高呼:“大槐树,我们回来啦!大槐树,我们回来啦!”</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