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2ufa71"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滇西抗戰紀念館(一)</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3lbsm2"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滇西抗戰紀念館(二)</a><br></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六部分 祈願和平</h3><h3><br></h3><h3>中國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它是中國百年以來遭受侵略,凌辱和主權踐踏的屈辱歷史的轉折;它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華民族統一戰線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標誌。</h3><h3><br></h3><h3>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已經過去了近70年。二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深重苦難和浩劫,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慘烈的戰爭。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反人類、反和平的戰爭罪犯終將受到歷史的懲罰,成為它給予這個世界的第一啓迪和戰爭回聲中時時回蕩的警語。而它留下的反省和深思還遠不止於此。</h3><h3><br></h3><h3>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些在戰爭中為正義、為生存、為保衛國土和民族尊嚴而奉獻出寶貴生命的人們。緬懷英烈,真愛和平,是人類共同的心聲。</h3><h3><br></h3><h3>滇西抗戰是中國,乃至世界善良人類永遠珍存的記憶。是中國人民和美國以及盟國其他參戰人員共同的歷史豐碑。是海峽兩岸和世界華人、華僑同一血脈鮮紅的見證。</h3><h3><br></h3><h3>反觀今日世界,戰爭陰影仍在,世界並不太平。尤其是日本國內右翼勢力不斷擴張,參拜戰爭罪犯亡靈,挑戰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竟公然染指我固有領土釣魚島。對日本軍國主義復活應保持高度警惕。</h3><h3><br></h3><h3>中國,作為東方大國,一貫奉行和平發展的方針。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取得巨大迅速的發展。但「中國夢」既是強國夢,也是和平夢。中國人民始終相信一個和平穩定的亞洲符合亞太、乃至世界各國的根本利益。中國的強大繁榮也將使世界上恪守和平共處的國家和人民從中獲益。惟有和平,是世界福祉!</h3><h3><br></h3><h3>前事不忘、後世之師,中華後世要謹記歷史,勿忘國優國恥。</h3><h3><br></h3><h3>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珍愛和平的人們,共同祈願世界和平,反對戰爭,為我們美好的未來而不懈奮鬥!</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久的秘密——日軍松山地下軍火庫的鑰匙</h3><h3><br></h3><h3>多少散落在民間的抗戰遺物,多少遺留在老百姓中口口相傳的戰爭故事,就像這把鑰匙一樣,充滿神奇、充滿好奇,等待著我去收藏、去甄別!收藏並沒有結束,還必須繼續下去……</h3><h3><br></h3><h3>謝謝參觀!</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館長:段生馗</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後語</h3><h3><br></h3><h3>中國軍隊、美英盟軍在滇西、緬北反攻的勝利和中緬印國際通道的開通,徹底粉碎了日本侵略軍對中國實施東西夾擊和與德意法西斯會師中東、圖霸世界的陰謀。預示著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在中國、在亞洲戰場徹底覆滅的開始。在這場具有重大國際意義和深刻歷史影響的反侵略戰爭中,數十萬中國將士、盟軍參戰人員、廣大愛國華僑華人和雲南一滇西各族人民團結奮鬥,英勇犧牲,為徹底擊敗日本法西斯,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h3><h3><br></h3><h3>回顧歷史,昭示未來。近70年前的戰爭烽煙雖已散去,但抗日英烈用鮮血和生命澆鑄的民族之魂、正義之志、愛國之心和英雄偉業卻永遠不死,成為我們今天致力振興中華,促進人類和平的偉大力量。</h3><h3><br></h3><h3>讓我們深深懷念他們,世世代代,永志不忘!</h3><h3><br></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七部分 記憶永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歷史銘記</h3><h3><br></h3><h3>1942年3月至1945年1月,為保衛中國西南陸上和空中的交通運輸線,配合同盟國在太平洋戰場的大反攻,中國政府兩次組建遠徵軍入緬與<span style="font-size: 17px;">日軍進行了殊死搏鬥。在這場歷時三年的滇緬抗戰中,先後有來自10余個省份近50萬的中華</span>兒女參與到了這場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戰爭中,其中有近15萬人戰死沙場。在抗戰勝利的凱歌聲中,幸存下來的35萬中國遠徵軍老兵,有近萬名因種種原因留在了滇西緬北一帶。雖然歲月無情,過去的歷史已經消失了音調和色彩,垂暮的霜花已毫不含糊地染白了他們的鬢發;時間的刀劍,早已把他們曾青春洋溢的臉龐雕刻得斑駁陸離,但是,他們生命中那段用無悔青春敲打出的鼓聲,卻將永遠激勵起每一個時代青年的夢想和勇氣。老兵,這個永遠不會老去的名字,讓我們永遠銘記……</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讓我們銘記</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尋訪中國遠徵軍老兵媒體公益活動</h3><h3><br></h3><h3>2012年由保山市廣播電視台主辦,得到保山市委、政府關心和企業支持的「讓我們銘記——尋訪中國遠徵軍老兵媒體公益活動」啓動,此次活動行程13000多公里,尋訪到遠徵軍老兵近200人,年齡最大的114歲,年齡最輕的82歲。活動受到了國內外公眾的廣泛關注。</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兵不死</h3><div><br></div><h3>老兵不死,他們只是悄然隱去。</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道格拉斯·麥克阿瑟</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軍對滇西實施細菌攻擊實證展</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滇西受日軍細菌殺害檔案牆</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滇西民眾受日軍細菌傷害部分名錄</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日軍對滇西實施細菌攻擊實證展</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陳燦培、李碧清夫婦捐贈二戰文物特展</h3><h3><br></h3> <h3><br></h3><h3>陳燦培博士,出生於澳門,1967年赴美進修,1972年獲機械工程學士、1977年獲醫學工程博土學位及中醫學位,並獲加州最早針灸執照,長期致力於僑社公益事業。陳先生現任南加世界廣東同鄉會會長、中國多個僑聯海外顧問、廣州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及華人華僑研究院顧問。陳博士是位愛國的飛虎隊軍迷,收藏及捐贈到國內外多家抗戰類博物館、紀念館的軍品多達數千件,為促進歷史研究、增進中美友誼作出了傑出貢獻。</h3><h3><br></h3><h3>滇西抗戰紀念館也多次接受陳燦培先生的二戰軍品捐贈,現將部分藏品專櫃展出,供大家參觀研究,也借此感謝陳燦培博士和夫人李碧清女士的愛國義舉!</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日名將闕漢騫</h3><h3><br></h3><h3>(1902~1972)字撥雲,湖南寧遠人,黃埔四期畢業,陸軍中將。1939年任第14師師長,1944年升副軍長、軍長,指揮三個師全殲日軍,光復騰衝。晚年禮佛;擅書法,世稱撥雲體,被譽為民國三大家之一。</h3><h3><br></h3><h3>在淞滬會戰初以戰功升旅長,參加誓節渡之役、武漢會戰。1939年任第14師師長,參加長沙會戰,粵北大捷,桂南會戰。後率部入滇受編中國遠徵軍,1944年升副軍長,曾率第14師、50師飛援緬北攻勢。滇西反攻,升第54軍軍長,指揮三師全殲日軍,光復騰衝。因抗戰功勳獲寶鼎、雲麾、美國自由勳章等,部隊榮譽旗三面。於廣州接受日軍投降。將軍忠勇剛直,有猛將名;重名節,好交文友,晚年禮佛;擅書法,世稱撥雲體,有千字文傳世,被譽為民國三大家之一;收藏字畫硯帖,在台捐精品,推動文化復興運動。</h3><h3><br></h3> <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抗戰老兵盧彩文個人書畫展</h3><h3><br></h3><h3>盧彩文,騰衝人,生於1925年12月。1942年騰衝淪陷後考入滇西戰乾團第1期,1943年9月畢業分配到中國遠徵軍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部任少尉參謀,派駐騰衝淪陷區偵探敵情。1944年1月因功升為中尉,5月調龍陵、潞西一帶偵探敵情。滇西抗戰勝利後,申請返鄉,攻讀學業。1950年任下北區人民政府法治股長,後任教37年,1988年退休。</h3><h3><br></h3><h3>晚年擔任全國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雲南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至今。</h3><h3><br></h3><h3>盧彩文先生一生喜愛詩書畫,常年耕耘丹青,長期擔任騰衝縣(市)老年詩書畫協會常務副會長,書畫作品參加國內外展出獲得省級以上金獎四次,獲得中國當代老年書畫家等多次稱號,出版《盧彩文書畫集》一冊,作品入選多個書刊出版。</h3><h3><br></h3><h3>抗戰勝利70週年之際,盧彩文先生作為抗戰老兵代表參與了在北京舉辦的「9·3」大閱兵典禮。</h3><h3><br></h3> <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215waf1u"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滇西抗戰紀念館(四)</a><br></h3><h3><br></h3><h3>資料來源:滇西抗戰紀念館</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