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系列之不老女神与马拉松共舞-2019南开百人跑芝马贺百年校庆系列

巍巍南开跑团

<h1><b>《编辑部乱弹》</b></h1><h3><br></h3><h1></h1><h1></h1><h1>我想我上辈子应该是个男生,每当我听到“爱江山更爱美人”里豪气十足的“东边我的美人哪西边黄河流”时就有无限的憧憬。于是在2016年12月见到魏丹姐的时候,我感觉她是我的同类。魏丹姐是胡建人,但却是风风火火的北方人脾气。我们一起做校友会工作将近两年,她永远是提到干活就挽起袖子冲在最前面的那个。跑马从成为她的理想到她付诸于行动也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很快的她就成为了一个月跑两马的让人敬畏的老前辈。魏丹姐的生活经历我听说过只字片语,她的往前冲不回头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当我站在蜜橙(Milwaukee)马拉松离终点只有0.6迈的地方看到魏丹姐拖着一条伤腿却面带微笑义无反顾的跑过,我直着嗓子喊出的”You are AMAZING!”是我在那一刻唯一能用语言表达的了。</h1><h3><br></h3><h1>今次离BQ差1分10秒,我笃定她一定能站在波士顿的起跑线上!</h1><div><br></div><h3>—彭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用心丈量每一步 <h1></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face="-webkit-standard">撰稿</font>:<font face="-webkit-standard">魏丹</font></h3> <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条不归路,一个心的历程</b></h1><h1><br></h1><h1>从小就皮实,除了下水(至今一听脚踩不到地,马上下沉), 上山下洞,爬树,都是一溜烟的事。来美国后,没孩子时,一直在gym里混,有点gym rat的味道,最喜欢的是Kick Boxing。把所有的晦气和怨恨都可以拳打脚踢出去。刚开始在跑步机上跑10几分钟,做为暖身运动。后来变成Cardio的一个部分。有小孩后,去gym 的时间没有了,为了减肥,就在户外跑。发现更喜欢在户外跑。外面空气好,自然景观不断变化,能体验到春夏秋冬。跑的快慢完全是自己掌握,不像在跑步机上,有种被强加的感觉。最让我喜欢跑步的原因是,可以自由地不负责任地胡思乱想。平时工作,家庭一堆的事,老是在Multi Tasks。只有跑步的时候,觉得这段时间是属于自己的,可以任性。</h1><h1><br></h1><h1>和跑马结缘,还是2015年初,偶然发现我们村有跑步俱落部。以前有动过跑马的念头。可是一开始跑, 老是膝盖痛。只好放弃了。当时想跟着俱乐部一起, 有动力冬天可以继续户外跑步。而且希望学点方法,使膝盖不痛。村的跑步俱落部还挺是那么回事,马拉松训练季节开始,每周六大家清晨6点集合(天热,长距离时候,5点集合)一起跑,出发按照不同的配速分队出发。每个队都至少有一个兔子。除了每周六的长跑,每周还有一次速度训练。他们有一套训练计划。这些计划一般是针对大众的, 最慢的是走路的,高手们也有自己的训练计划。跟他们训练好处是,约好出去跑,无论刮风下雨,都得硬着头皮去。不好意思毁约。也是那一年,第一次报了芝马。可是没有抽上。俱乐部推荐了Naperville Marathon。那是我的首马。从来没有跑过那么长距离,所以目标就是完成。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就是爬,本姑我也得爬过终点。我以4:26:06跑过终点,安全跑完首马。尝到跑完全马的滋味后,小脑瓜就开始滴答动,下一步是不是提点速度呀。 </h1><h3><br></h3><h3></h3><h3></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因为第一年没抽中芝马,吸取教训,就多报几个。真是路上的野花不能随便摘。2016年报的4个都中了。4月份的Illinois Marathon, 5月份的Rockford Marathon, 还有芝马和海军陆战队马拉松 (MCM)。后来把5月份的Rockford 改成半马。Illinois Marathon 冒着大雨, 61华氏度, 居然跑下来了,4:17:53。我是最讨厌湿冷的。一看成绩,小算盘又滴答着希望能够跑进4:10:00。所以回去后比较坚持训练计划。我用的是Runkeeper Pay Verson。我比较懒。这个app打开手机,听着语音教练跑。同时参加速度训练,明显速度有了提高。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夏天回国, 上飞机前跑了一个半马, 长途飞机, 得了肺血栓。好在出现症状是回家以后。因为血栓, 医生要我停止跑步,吃药治疗。三个月后, 医生同意我开始跑步。芝马不能跑了,只好延迟到2017年。医生最后同意我去跑MCM。因为训练计划被打断了,所以对MCM也只是要求能够跑完。MCM的赛道高高低低, 不像我们玉米地那么平坦。更没良心的是,最后终点要爬一个大坡, 海军陆战队爱玩的一个把戏。我好不容易看到终点,却没力气跑上去了。开始走。牛公主(女儿)和她的同学跑10K。她们在终点等我。看到我走路, 牛公主声嘶力竭地为我加油。咱牛公主都吼成那德性,我也咬咬牙,抬起难以指使的两条貌似茁壮的腿,小跑过了终点线。累得要趴下的我,见牛公主无比地为我自豪的神情,还有小帅锅大兵哥给我发奖牌,发吃的。哎哟,本姑的腿,似乎轻快了不少。所有的疲乏犹如是小菜一碟。第一次MCM在没有系统训练下, 以4:45:53完赛. </h1><h3></h3> <h1 style="text-align: left;">2017年终于尝到了芝马。可是这次芝马又节外生枝。想当然,没有准备早餐,以为到车站能够买到Bagel。比赛当天,到了车站,发现哪里都是长队。从火车站,走到出发点, 也没有机会买到东西吃。接着又犯了一个错误,以为多喝水,没有碳化物, 至少保证不会缺水。一瓶水下去, 等到出发, 就觉得要上厕所。可是上厕所的队伍又是弯弯曲曲。我想跑步后出汗, 应该不用去了。但出汗也没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憋到10迈,实在不行了。可是还得排队等。这一折腾,配速乱了,速度怎么也提不起来。还越来越饿。我不是在跑步,觉得是在找吃的。东瞅瞅, 西瞧瞧。好不容易拿到一条香蕉, 一眨眼,就没了。奇怪那年还没有多少能量胶, 我只拿了一个。最后发展到, 看见有吃的, 路上看热闹准备的橘子,西瓜,糖果,都吃。到了23迈处,从一个年轻的女看官手里抓来Jell-O。吃进去才知道不妙,怎么是有带高浓度酒的味道。就这样,一路要饭到了终点。4:32:04完赛。比我想象的要好。对芝马赛道有了亲身的体验, 知道第二年一定会跑好。</h1><h3><br></h3> <h3></h3><h1 style="text-align: left;">2016年参加MCM, 整个体验不是在跑马拉松, 而是一种近乎于朝圣的感觉。带着一家人去DC。参观了DC的博物馆,和National Monument等景点。牛公主给我们做私导。我们对DC的感觉很好。在跑MCM经过Blue Mile的时候, 看着一张又一张已故年轻将士的相片, 和站在路边为他们举旗的自愿者(很多自愿者就是这些牺牲将士的家属),眼泪鼻涕流了一路。回来后,在网上查到, 那个是叫Wear Blue组织的。在他们的帮助下, 我跟我们村的一个妈妈联系上。她的儿子跟我家小孩都是上的同一个中学. 他在巴格达牺牲的。牺牲时才22岁。她丈夫在儿子牺牲3年后也去世。她女儿后来搬到St. Paul。她也跟着搬到St. Paul, 离她女儿近一些。听了让人有种烟飞云散, 说不尽的感伤和失落。战争是残酷的,它给每个家庭的伤痛,是时间无法疗治的。她丈夫原来是我们村图书馆的Board President。我们村的图书馆条件非常好。应该和他一家当时的努力分不开。她儿子牺牲以后,他们家以她儿子的名字设立一个奖学金,给退伍军人上大学的奖学金。我决定为她儿子而跑。从2016年,我每年都参加Wear Blue, Run to Remember, 为他儿子跑。跑后,把奖牌送到她儿子的墓上。她丈夫安葬在她儿子边上。因为她们母女俩都离开我们村了,看到她丈夫墓上的乱草,我也顺便替她丈夫扫墓。希望她们母女知道,我们没有忘记她们家的损失。牛公主2017年开始跑MCM全程马拉松。她为他们学校的前校友跑。这位校友是在阿富汗牺牲的,年仅36岁,留下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他的弟弟和牛公主是一个年级的同学。MCM因此成了我和女儿约会的地方。2017年在跑完芝马三个星期后转战MCM, 跑出4:24:42。比较有信心第二年芝马应该会提高成绩.</h1><h3><br></h3><h3></h3> <h1>2018年, 很幸运,抽签芝马和MCM,两个都中了。吸取了2017年的教训,这次在家里吃好,离家后不敢多喝水。一切进展顺利。到了800米处,查了一下时间,觉得有希望能破4:10:00. 可是一转弯, 却是一个小坡,那个坡在其他时候应该都感觉不出来。跑了26迈以后,一点小坡,就特别明显。保持速度都吃力,更别说加速了。觉得没戏。然而峰回路转,一抬头,看到600米牌子, 心想豁出去了,说不定能给女儿做一个谈资呢。吭哧吭哧,咬牙切齿,过了终点。结果出来,妈呀,还真搞笑,4:09:57。这最后呲牙咧嘴值。居然可以CQ。我从来没想到会跟任何Q能沾边。三个星期后的MCM跑了4:15:09。 </h1><h3><br></h3><h1>因芝马认识了几名南开跑马大神。今年适逢南开百年校庆。南开跑马大神(章军,姜晶和曹军等)和芝加哥地区的校友组织(范滨江,彭敏,翟志等)提出以组织全球南开校友亲友百人跑芝马给南开百年校庆献礼,以弘扬老校长张伯苓的 - 教育“在于造成完全人格”的宗旨。认为体育运动不局限于竞赛,也不是少部分人的自娱自乐,而是要当作”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常常练习”, “普遍于全社会,使它有社会性。” - (1)这些校友拉起巍巍南开跑群。世界各地的南开校友一拍即合。很快组成南开百人芝马队。因各种原因没能参加芝马的,大家在线上,互相学习,互相鼓励。看到的不再是几个南开人,而是一个团队,南开团队!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每天在史翠花(Strava)上打卡。我训练一直没有很好的坚持,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打断。所以就是在训练高峰,一周最大的跑量也就是20迈左右。自从加入巍巍南开跑群,看到几个师妹师弟,起早贪黑,见缝插针,挤时间打卡,给了我动力。没有借口了。</h1> <h1>今年原本打算就跑芝马和MCM,后来看到Milwaukee Marathon 换主,今年新主首届马拉松,全马才59美金。太便宜了。不去白不去。我还到处忽悠人一起去。我家领导问我,那宾馆多少钱啊?我只能瞪眼“那个啥,宾馆不算数。” 今年冬训又是不时被各种原因打断。开始是出差,接着又回国。回国,脚趾莫名其妙踢到石头,居然骨裂。就在比赛前两个星期,在芝加哥光天化日的街头,摔了一大跤。两个膝盖肿的像馒头似的,腿都弯不起来。好在前面有跟着大家在史翠花上打卡的基础。尤其到最后一个月,能够跟到每周接近30迈。最高一次到40迈。这个量和勤劳的师弟师妹们的量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这是我4年来比赛之前跑量最多的。所以这次相对准备比较充分。</h1><h3><br></h3><h1>原来约好星期五下午4:30出发,想避免堵车。结果儿子没回家,婆婆也没来。所以等到儿子回家,已经5: 30了。7:20 到了宾馆,前台给我彭敏师妹帮我代领的Bib Packet。 Milwaukee当晚还挺冷的,我还担心第二天的天气。战服是按照40-60华氏度准备的。忽悠了师妹仝莉萍来参赛。她们一家也住在同一个宾馆。莉萍师妹训练一丝不苟,准备马拉松也是井井有条。她还心灵手巧。在我们当地巴西小疯队里,已经见识过她的手艺(可惜几次都错过亲口尝试),这次师妹特地给我带来她亲手做的5个馒头和酱,做第二天比赛前的早餐。</h1> <h3></h3><h3></h3><h3></h3><h3></h3><h1>比赛当天,天气很合适马拉松,多云,气温在40华氏左右。特别感谢彭敏师妹,大清早开车30分钟到我们到宾馆,把我和莉萍师妹带到出发地。怕我们冷,让我们在车里等。好几个路口已经封了。我们停在最靠封口的地方。Milwaukee的警察小叔叔很接地气,没有像芝加哥的警察爷爷们。对我们特别客气。一开始我看到他向我们走来,以为他要赶我们走,不让我们停在路边。结果他以为我们迷路。知道彭敏师妹是送我们去出发地,还问要不要把路障打开,让我们过去。我们实在不好意思。没有5分钟的路。自己可以走过去,当作暖身运动。我们婉言回绝了警察小叔叔。<br></h1><h3><br></h3><h1>到了出发地,5K的已经开跑了。半马和全马都已上道。我和莉萍师妹挤到Corral C。我应该是Corral D的。 但想和师妹照一张起跑照,就厚着脸皮挤进去了。我和师妹都穿着南开跑服,特别显眼。虽然40度,在人群里,并不冷。我知道莉萍师妹比我快。我跟她说别管我,她按照她自己的计划跑。枪响后起跑,一看表,速度好快,怎么会配速在8:00分钟/迈。我从来没有跑过这么快。没到一迈的路标,我的表已经显示一迈了。表又发飙了。算了,按照自己的感觉跑吧。平时训练速度的时候,用Cardio Coach。他就说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定训练的强度。所以倒也不慌。于是就这么凭着感觉跑。跑到4迈,发现受骗上当。当初Milwaukee Marathon做广告到时候,说这个赛道很平,是BQ的理想赛道。我倒没有想到BQ的问题。只是没有准备跑MCM那样的赛道。一开始上坡,呼哧呼哧,虽然速度慢下来,还能马不停蹄。然后用下坡把损失的时间找回来。记得在哪里读过,不建议这么跑。那时腿脚没有啥不舒服的感觉,就再次凭着感觉走了。可是到了14迈,苍天,那个坡,至少75度,整个zig zag 往上爬。实在跑不动了,只能走。也好,趁机补水和吃能量胶。TNN的,早知道这样,就应该跟着巴西小疯队的江姐每周到Morton Arboretum溜坡去。</h1><h3></h3><h3></h3><h3></h3><h3></h3> <h3></h3><h1>一直跑到15迈,忽然想起,我可以知道自己的配速是多少。就看每个迈的时钟。因为当初目标就是4小时。9:09的配速。所以大致只要每个迈在10分以下,应该是按计划的。以前跑步从来是想心思跑。这次启动小学数学了。除了23迈到24迈目测用10分钟,其他都是9分。本姑我心中暗喜,我,我有可能按钟点敲钟呀。这时脑瓜一转,耶,我的手表有整个跑步的时间。过了21迈,我的表是3小时8分多。那剩下5迈,就算配速是10分钟一个迈,也有可能4小时以下。好吧,继续按当时的感觉(配速)跑,只要不摔跤应该可以实现目标。唯一的问题是20迈以后,左脚踏地很痛。可能是赛道很不平。有两段是旧砖头的路面。特别害怕崴脚。或者摔个大马趴。虽然注意了,但脚肌肉用力,不是通常用力的肌肉,所以左脚痛。我就尽量轻着地。而且往大马路中间跑,虽然可能不是最短的路线。保证不受伤是头号大事。过了24迈,左脚底好像出水泡。大概开始脚歪来歪去,磨出水泡。尽量正面着地。目测每个迈还是9分。过了25迈不久,看到南开啦啦队,彭敏师妹,莉萍师妹一家和俺家领导,为我摇旗呐喊。一路肯定是污头垢面,见到亲人,还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鸡血打定了,剩下0.6迈,把所有的力气都甩出去了。过了线,一查表,哈,完成任务。3小时56分多。可是还不敢相信我发飙的手表,领了奖牌,吃了香蕉,咕咚下一瓶水后,查了官网贴出的成绩:3:56:10. Holly Cow, I did it.</h1><h3><br></h3><h1>误上跑马贼船,原因各式。这也大概为啥跑马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跑马会上瘾。的确是这样。对我来说,每次都是和自己比。当你上了一个台阶,又会有新的目标。出现问题,天也不会塌下来,总结前车之鉴,重新做人。不是啥大事。4年前,我压根没想到Q。现在居然在Toy BQ的念头了。</h1><h3></h3> <h3></h3><h1>这次跑完,信心大增。还是老话,一分辛苦,一分田。 我一直在莉萍师妹的后面。看到她跑得特别有节奏,特别的稳。知道她一定会成功完赛。莉萍师妹首马,一个不平的首马,她以3:43:00 圆满完成。她的配速犹如教课书。我的成绩和师妹成绩的区别,就是每天史翠花上打卡多少的区别。</h1><h3><br></h3><h1>跑马,对我来说比较complicated。就像一场人生之战,一个漫长的旅途。是一种体验。我是属于那种晚稻型的,需要一个warmup的季节。从一开始作为精神的解脱地,经历上下起伏,又体验人生长短唏嘘,终于有点情窦初开。Oh BQ, shall we dance?</h1><h3><br></h3><h1>跑马的训练,也让我学会知足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学会在不利的情况下,仍然resilient, 依然完成计划。</h1><h3><br></h3><h1>在不断出现的伤痛插曲中,还是很感恩的。感谢去年在等去芝马的火车上遇到梁哥。我们村很少中国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感谢梁哥把我带入巴西小疯队(Busse Woods)。谢谢队长原子,每周末,吆喝大家去巴西,不惜用八卦和香美的食物做诱惑。感谢丹姐每次匀速陪跑。否则这次我跟着感觉跑,一定会崩。感谢巴西小疯队的每一个队员。因为你们,让每次巴西行,快乐无比。</h1><h3><br></h3><h1>同时感谢我们的家人。感谢他们无条件的支持。跑马训练和出去比赛,没有坚强的后盾,马儿是跑不起来滴。</h1><h3><br></h3><h1>最后特别感谢巍巍南开跑群校友们的鼓励,和各种技术,精神支持。谢谢彭敏师妹一路加油到底。</h1><h3><br></h3><h1>南开,我青葱不老,梦起之园。30年河西,依然情寄南开</h1><h3></h3> <h3>(1)文字来自百度</h3> <h5><br></h5><h5><br></h5><h5>*************************************************<br></h5><h3><b>版权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b></h3><h5><br></h5><h5>联系我们,请点击链接 <a href="https://www.nkaa-chicago.org/chi-marathon"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巍巍南开跑群】</a></h5><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