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坪峪

鸡鸣村角

<h3> —— 以此拙文献给生我养我的故乡!献给天南海北的团坪峪人!</h3> <p class="ql-block">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p><p class="ql-block"> 八百里沂蒙山,有巍峨壮观的七十二崮;有奔流不息的沂河水;有碧波荡漾的母亲湖;还有一疃疃依山而卧,靠水而居的秀美山村。美丽的山村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的镶嵌沂蒙大地上。在这些村庄中,以“峪”为名的村居多。像云头峪曾是山东分局驻地、《大众日报》的创刊地;南墙峪、西墙峪一带曾是“红嫂”的故乡;梭峪曾是著名的梭峪战斗遗址。还有杏峪桃峪花峪磨峪,南峪西峪中峪胡同峪,韩峪王峪蒋峪李家峪……。沂蒙山的这些峪村,村村都有一部沉甸甸的历史,峪峪都有一串动人的故事。这山这崮,这水这湖,这村这峪遥相呼应,一起沉淀了沂蒙山的历史底蕴,铸就了沂蒙山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今天说的,是沂蒙山区的一个普通村庄——团坪峪。</p><p class="ql-block"> 滔滔沂河,从鲁中山区的鲁山钻出,集泉汇溪成河,越南麻(县城),过东里(镇),经韩旺(铁矿),一路南下。刚刚来到沂水县境内,就被鹰嘴崮和无儿崮两座大山迎面阻挡,转头向东而去。就在这两山之间冲积出一片小平原。小平原的中间坐落着一个村庄。据史料记载,该村最初只是一个无名山村。后来,从山西老槐树远来的人们,多数在此搭团瓢屋子安家栖驻,由此,村庄有了名字——团瓢峪。团瓢峪地处平原,两面临水,群山环抱,土地肥沃,林茂粮丰,是个美丽富饶的好地方。 </p><p class="ql-block"> 说起团瓢峪,就不能避开刘南宅。 正因为团瓢峪是个好地方,沂水县城里的刘南宅家族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便从家族中分出一支,西行四十里,在团瓢峪村买田地,开山峦,置家业,建家园,于是团瓢峪就成了刘南宅的一处庄园。刘南宅在庄园四周修起了“围子”,那是二尺宽丈二高的围墙,东西南北有四个角楼用于嘹望守更,还有一南一北两个庄园大门。南门外建一口琉璃井,北门外有八角井。后来,大概出于对团结和睦平安的向往,团瓢峪也就改成了团坪峪,昔日小山村也渐渐的开始名声在外。</p><p class="ql-block"> 刘南宅在团坪峪庄园的最后的一位东家叫刘治芳。刘治芳的曾祖刘金成,历史上曾做过豫州县衙,是个清官。他在任时曾因断“西瓜案”而名扬四海。说的是某年夏日,一村妇怀抱幼儿过娘家,路遇一路边西瓜田,怀中孩子口渴啼哭,于是向看瓜光棍汉讨水喝。看瓜光棍汉见村妇貌美,便起歹心调戏。村妇不从!光棍汉便诬陷村妇偷他两个西瓜。官司便打到县衙。大堂上刘豫州审问后,便判光棍汉胜诉,把村妇娘俩也判给了光棍汉。让他当堂抱着幼儿和两个西瓜,领着村妇回家过日子。光棍汉无论如何也抱不起来。这时,刘豫州惊堂木一拍,喝道,你一个青壮年尚且如此,她一个村妇怎能抱着孩子偷你俩西瓜?当堂二十大板,打得光棍汉认罪服法!</p><p class="ql-block"> 在刘治芳当家期间,经营着村前村后一千八百多亩良田。雇佣着村里包、王、郭、张、刘、安、艾、武、田、孔、潘等十三家伙计(长工)。他们都和东家刘治芳一起住在“围子”里面。而村庄的步、于、滕、代、徐、付、杜等佃户短工,则住在“围子”外边,团瓢峪也就分成了“围子”里外两个部分。与刘文彩,庄阎王不同,刘治芳这个地主做事仁义,在老百姓中口碑不错。据村中老人记忆,他平日生活勤扑,吃的最好的饭食就是小米煎饼卷白鳞鱼。对伙计佃户们也很照顾。刘治芳是大地主,可与村里的百姓关系很融洽。过年时,他走到街上,村里的大人小孩见了刘治芳就喊大老爷,还磕头,他就挨个掏铜板支磕头钱。兜里的钱光了,他就躲着跑,边跑边喊,别磕了没钱了。夏收麦,秋收谷,有时候打完一遍场后,就把麦糠谷糠送给伙计佃户。伙计们用粪娄抬麦糠谷糠回家,都能把扁担压断呢!</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南边邻村中峪失大火。大半个村子烧光了。村民一片哀嚎,流离失所。刘治芳慈心大发,供应难民吃了一个多月的大饼。并出钱出物帮难民建起了新房。鬼子来了,刘南宅家族的许多志士仁人也都参加了革命。四七年土地改革,刘治芳因为够了“条件”,被区政府惩处了。老人们说,如果当时再拖两个月,他就死不了啦。因为,土改时期,开始有点左,后来又纠偏了。刘治芳留下了一子一女,曰:兴叶,梅叶,若健在的话,可能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团坪峪成了刘南宅的庄园,由此也成了远近有名的“大邦之地”。加之东家仁义,一些讨荒的,要饭的也都慕名而来,在“围子”外安家落户。到四十年代时,该村已达到千余人口,成了沂水县西北乡比较大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战争年代,团坪峪成为了沂水西北乡一带革命的中心!</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该村是远近闻名的“抗日堡垒村”。村里三八年就有共产党的组织,随之便有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团坪峪村北边八里路、一河之隔的葛庄有鬼子的据点。东边二十里的武家洼一带也有汉奸队,三十五里外的沂水县城有鬼子的“红部”,南边二十里的黄山铺有也驻有汉奸,而西边的韩峪、沙地一带则有“顽固”(国民党51军)。以团坪峪为中心的这块狭小的地带,成为鲁中军区有名的“一枪能打透的根据地。”就是这个敌人眼皮子底下的堡垒村,因抗日坚决而成了鬼子汉奸的眼中钉肉中刺。村庄曾遭到多次扫荡,先后两次被烧,三次被抢。为抵御外侵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抗战时期,团坪峪的周围,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比较出名的有北边八里路的葛庄战役,南边十里远的草沟战役,西北方的歪头崮战斗,村东的无儿崮围困战……。乡亲们的炕洞里曾掩护过八路军游击队的伤员,山间田野的地洞子里也曾隐藏过抗日政府的干部。村里的滕二犟老汉坚决不给鬼子带路,被枪杀在沂河滩上;于佬官因拒不说出八路军的伤员,房屋被鬼子烧的净光。在残酷的抗日战争年代,团坪峪的山山水水都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寸寸热土都见证了不屈不饶的抗争!</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全村先后有260多人参军参战支前。他们的足迹踏遍了祖国大地的四面八方。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大江南北的黑土地,黄土地,红土地 ……。村里的刘长勤刘长英兄妹同参军,成为兄妹参军抗日寇的沂蒙佳话。东北战场,团坪峪的艾友全、郭淑安血洒四平街头;淮海战役,张纪春张作全王成福千里支前,出山东越江苏跨安徽一路直达长江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期间,村里组织近百人的支前队,抬担架运军粮,历时三月,辗转千里;济南战役,潘永安腰部被子弹打穿;渡江战役王成贵捐躯长江岸;鄌郚战斗,徐庆祥被打去手指;解放全中国,徐传德随四野四十军直捣海南岛,光荣负伤落残;查阅沂水文史资料,当时《鲁中大众》上有关团坪峪参军参战支前的记载,就有十三处之多;烈士们抛洒的热血,凝聚着团坪峪人对革命的忠诚,先人们留下的足迹,记载着团坪峪人对新中国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建国前后,团坪峪曾一度成为柴山区,十一区的区政府驻地。从土地改革到全区第一个互助组、第一个初级社,第一个高级社,到后来的人民公社。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团坪峪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人民公社化后,团坪峪村的经济有了快速发展。那个时候,村里就有粉坊,油坊,染坊,加工坊,供销门市部,卫生所。村里有集体的羊群,牛群,猪群。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有了当时最先进的耕耘机械——双轮双铧犁。星罗棋布的水井边,都安装了水车。人们摇着水车,边摇边唱,“水乡三月风光好,水车吱吱把臂摇……”愉快的歌声伴随着哗哗的渠水流向田野,流向远方,滋润灌溉着千亩良田。</p><p class="ql-block"> 五八年,团坪峪迎来了公社化后的第一个大丰收。全村玉米棒子就收获了280毡子,(毡子是用高粱杆编成的大垛)一字儿排在场院里,十分壮观,迎来了上级和周围村社员参观和美誉。那一年冬,村支部书记潘永安,被评为山东省劳动模范。去济南光荣的出席了劳模大会。村里还被奖励了两台双轮双铧犁。团坪峪村也成为了全县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省里出名,县里有号。村里的段子手们(会编顺口溜的乡土人才)还编了个顺口溜——</p><p class="ql-block"> 潘书记 真积极,带领全社夺红旗,</p><p class="ql-block"> 济南去开劳模会,领回双轮双铧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串顺口溜,村里六十岁以下的大概都记不得了。如今再翻翻出来,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团坪峪当年的欢畅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岁月匆匆, 转眼就到了一九五九年。这一年沂水县发生了一件大事,男女老少齐上阵,修建当时山东省的第二大水库——跋山水库。这是一项宏伟的大工程,当时的临沂地区调集了临沂县,沂南县,郯城县,苍山县,沂水县等地的十万民工,以气吞山河的气势,要在跋山这个地方将沂河水拦腰斩断,修建一座库容五亿立方的人工湖,为子孙后代造福。团坪峪村离跋山只有九华里,水库修起来,村庄全部会沉在库底。团坪峪村面临整村搬迁。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冲突的时刻。团坪峪人舍小家顾大局,义无反顾的投入了“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团坪峪人将全村青壮年劳力分兵两路,一路投入了跋山水库修建,一路投入了搬家上山,重建家园的战斗。农业生产则全由老年人和妇女承担了起来。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是一个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年代。那也是一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奋斗场面!为激励斗志,团坪峪人搭起了擂台,立起了光荣榜,村里当时的鼓动口号也很形象有趣——</p><p class="ql-block"> 青年学赵云,老年学黄忠,</p><p class="ql-block"> 妇女当穆桂英,大闺女做杨排风。</p><p class="ql-block"> 全村人你追我赶,奋发向上,一片热火朝天。上了光荣榜的无比高兴,上不去光荣榜的段子手们,又羡慕,又嫉妒,于是,顺口溜又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一队里歪歪嘴,二队里大老黑,</p><p class="ql-block"> 三队里果果色,四队里清白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句话里,说的是四个人的外号,他们分别是一队队长于希明,(嘴有点歪)还有步有信,郭淑全,武希春。这几个人在村里都是积极分子,干活卖力,是全村公认的模范。</p><p class="ql-block"> 春去秋来,酷暑严冬,跋山水库修起来了。团坪峪村也全部由平原搬上了无儿崮东西半山腰。眼望着自己的家园和近两千亩肥沃的土地变成了一片汪洋。他们泪眼汪汪,但无怨无悔!团坪峪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跋山水库把团坪峪分成了东西两庄,昔日的邻居如今隔水相望。可分庄没分家,东西两庄仍然在团坪峪大队党支部领导之下。当时的大队支部书记是潘永安,副书记大队长是刘长德,副书记包彦荣,刘永昌,还有委员步有利、张彦厚,大队会计滕向合,妇女主任黄奎勋。这是个坚强的基层领导班子。</p><p class="ql-block"> 在失去了土地,淹没了家园,人多地少,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这一班人,带领团坪峪人治理荒山,种植果树,建造梯田。搞养殖,搞副业。还从日照请来了渔民木匠,帮村里造了一大两小三条船。村里用这三条船,搞东西庄之间摆渡,搞水上运输,搞渔业生产。田地损失水上补,粮食减产渔业副业补。在方圆十里八村中,团坪峪仍然是个先进村。</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 团坪峪村有一个“庄户剧团”。每当农闲季节,村里就在“夜校”里排练节目。春节后的正月里,村里就扎上戏台,组织演出,西庄演了东庄演,有时候还被请到外村演。一个正月里,乡亲们都在欢乐的气氛中度过。村剧团的头儿是刘元义,他也是村里的团支部副书记。他和徐善香表演的《逛新城》连唱带跳,配合默契,每次上台都赢得乡亲们由衷的笑声和掌声。村剧团不但会演《逛新城》,还会演《夺印》、《三月三》、《审椅子》、《红灯记》等歌剧京剧。在《红灯记》里,步新德扮演李玉和,刘元荣当铁梅,黄传礼当鸠山,张立友当王连举,张作富男扮女装当李奶奶,他把他娘的黑胡绒帽子往头上一戴,大襟褂子一穿,就是个标准的老太太。一上台,不用说唱,就能赢来一片掌声。京剧《三月三》是村里的保留剧目。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村里先后有两代人、两帮人马演过《三月三》。两代人中,最佳优秀表演奖应该是刘长山,他扮演的女主角,扮相俊美,唱腔甜美婉绵洪亮,人见人夸。为此,邻村的大闺女都争着要做他的媳妇。最后,营盘村的武家女随心如意。演男主角的演员,一个是付继良,一个是刘元祥。各方面综合分析,元祥比继良表演的要好。兴全比滕元德扮演的叛徒吴宝财略胜一筹。不太称心的是“吴宝财”后来成了元德的外号,一叫就是好多年。兴田是村里的团支部书记,第一次扮演“匪连长”还没有结婚,再次当“匪连长”时已经快四十岁了。他的经典台词是“他妈的!老头不长胡子谁长胡子!?”</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悠催人老,如今这两代“演员”中最小的元德,如今也六十五岁了!</p><p class="ql-block"> 进入六十年代后,团坪峪村由柴山区划为黄山区。团坪峪和周围的八个村庄组成了团坪峪公社,后来又叫团坪峪管理区。虽然说,村子已经一分为二,但西庄仍然是公社(管理区)驻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团坪峪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沉甸甸的文化底蕴,也有淳朴的民风,敦厚的乡情。村里人勤劳朴实善良,和睦相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风清气正。</p><p class="ql-block"> 四十年代时,村里来了个讨饭的孤寡老年妇女,人称“燕妈妈”。团坪峪村的人心眼好,见“燕妈妈可怜”,就东家一碗,西家一瓢的养活着她。后来,刘治芳就把她收留在刘南宅里,成了家里的佣人。团坪峪也就成了“燕妈妈”的家。后来,刘治芳死了,撇下一对未成年的儿女,“燕妈妈”就把这一对儿女拉扯大。后来,“燕妈妈”也在村里去世,是村里的乡亲们高规格为她办得后事。</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时,村里的王成德老汉收养十一岁讨饭儿童郑春田八年,并帮他找到了家人,送回费县方城老家。张纪福、张纪修兄弟勇救落水儿童元春,被人人崇拜。徐庆贵、王成合等数十个村民,从冰窟窿里救出遇险路人被人夸。</p><p class="ql-block"> 那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有个外号叫“老鼬子”的不良之徒进了团坪峪村,行偷鸡摸狗等苟且之事。大队书记步有利打开大喇叭一声呼喊……“拿坏人!”……全村男女老少扛磨棍,拿笤帚疙瘩,一齐上阵,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逼得“老鼬子”无路可逃。尽管跳下了兴旺家三米高的墙头,还是被村民们围上去逮个正着,扭送到了公安部门。</p><p class="ql-block"> 团坪峪村风清气正,可也发生过不尽人意的事儿。有个“顺口溜”是这样唱的——</p><p class="ql-block"> 一拉面,半小瓮,</p><p class="ql-block"> 社员不见就反映,</p><p class="ql-block"> 反映反映瞎反映,</p><p class="ql-block"> 干部照样吃宣饼。</p><p class="ql-block"> 说的是当时大队副业房里,存了半小瓮磨碎后没有上箩的麦子面(俗称一拉面),那个时候大队小队的干部开会多,有时候夜间开会到了深夜,就用那一拉面,烙成饼子(宣饼)分给干部们当“夜餐”。这事被社员们知道了,就提意见,还编了这个顺口溜。再后来,干部们认识到多吃多占的不对,就主动作了退赔。现在来看,这件事情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村里的风清气正人和。</p><p class="ql-block"> 跋山水库修起来后,水位逐年上升,土地年年减少。而团坪峪东西两庄人口却年年增加。一九六七年农历二月初,团坪峪村又一次搬迁移民。这一次移民,将团坪峪东西俩庄的部分乡亲们搬到了朝阳、东升、(新朱午)向阳(向沂)三个庄。这次搬家,周围村庄的干部群众都来帮忙。近三十华里的搬家路途上,人群串流不息,熙熙洋洋,人们扶老携幼,推车挑担,抱鸡赶鸭,牵牛撵猪。三步一转头,十步一回首,泪眼婆娑,难舍难分,情意绵绵。有句话叫“穷家难舍,故土难离!”可难舍也得舍,难离也要离!为了国家利益,团坪峪村人毅然决然的舍弃了祖祖辈辈在此生养的老窝,奔赴生疏而又遥远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团坪峪分成了西团坪峪、东团坪峪、朝阳、新朱午、向沂五个大队。步有利,包培有,王照堂,于希泉,郭淑茂分别成为五个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原来的村领导班子也一分为五,各自独立问政。</p><p class="ql-block"> 不仅如此,跋山水库水位上升后也淹没了村里的公共设施。染坊油坊加工坊副业坊没了,卫生所门市部学校没了,随着移民搬迁,团坪峪公社(管理区)搬到了离水库远些的西中峪村,团坪峪完小、供销社门市部等,也去了西中峪村,不过,县区两级还是称这里为团坪峪公社(管理区),团坪峪学区,团坪峪门市部。此称呼一直保留到一九八五年撤区并乡。</p><p class="ql-block"> 花开五枝,各显风采!搬家移民后的团坪峪一分为五,五个村中,最大的西团坪峪只有四百一十口人,而其他四个村都在二百口人左右。“五兄弟”继承和弘扬团坪峪人的“精气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再建家园!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前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路上!</p><p class="ql-block"> 西团坪峪村的党支部书记是步有利,他和大队领导班子带领全村,向荒山进军,建成了一百多亩的高标准梯田;向库滩要粮,围库造田,建成了近三十亩良田;引水上山,建起了机灌站。西团坪峪成为沂水县库区生产战线上的一面红旗。</p><p class="ql-block"> 七五年冬天,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来大队拍摄《库区盛开大寨花》,村里的一帮子大闺女小媳妇,由新媳妇王继莲打头,挑着担子一字儿摆开的场面;还有老党员王成福和支部书记步有利伸手比老茧的场景,都被摄入镜头,用在片子中。男女老少齐上阵,誓让荒山换新颜!是那时全村干部群众共同的心愿。就连村里的小学生们也到工地上“加油”助威。这里有他们表演的《四个老汉逛大寨田》为证——</p><p class="ql-block"> 大寨红旗迎风展啊,全村老少干劲添啊,</p><p class="ql-block"> 修起百亩大寨田啊,誓为革命做贡献啊!</p><p class="ql-block"> 嗨嗨!嗨嗨!嗨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村后修起机灌站啊,牵着龙王上了山啊,</p><p class="ql-block"> 围着小山灌良田啊,荒岭薄地夺高产啊!</p><p class="ql-block"> 嗨嗨!嗨嗨!嗨吆……!</p><p class="ql-block"> 这些顺口溜,村里六十岁左右的人至今还会哼哼着唱。它同样也记载着团坪峪人的奋斗足迹和辉煌!</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沂蒙山。也给团坪峪“五兄弟”村注入了活力。这些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党的领导下,“五兄弟”村,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村容村貌村风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喜看今日之故乡,出沂水西北行,龙张公路像一条金藤连结着向沂、新朱午、朝阳、东团坪峪、西团坪峪五朵同脉金花,各显风采,尽显其妍。无儿崮,鹰嘴崮,青山着黛,果树飘香;沂河水,母亲湖,碧波荡漾,鱼跃莺飞。山清水秀人美,一派风光如画!</p><p class="ql-block"> 稍感遗憾的是,如今的东团坪峪村已经和营盘村合并为盘龙峪社区了。而西团坪峪村则和西中峪村、石龙官庄村合并成了中官平村了。也许在不远的将来,团坪峪这三个字,会在新版的地图上消失。曾经的“抗日堡垒村”,曾经的区政府驻地,曾经出过省级劳模的地方,辉煌了大半个世纪的团坪峪,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团坪峪的根还永远留在这青山绿水间,团坪峪的魂还会留在子孙后代的心坎里。遍布在祖国大江南北、海内海外团坪峪人的子孙后裔们,不会忘记我们的故乡!不会忘记我们祖先!我们的故乡是——沂蒙山区的团坪峪。</p> <h3>东、西团坪峪隔水相望。中间就是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六七年从团坪峪搬家移民到盆山村东的朝阳村。第一任书记是王照堂,原团坪峪公社文书包培全,原村支部副书记包彦荣,演鸠山的黄传礼,演李玉和的步新德,顺口溜中的于希明也在此村。笔者的爷爷家、姥爷家也由团坪峪搬迁至此居住。</p> <h3>新朱午村掠影——六七年该村从团坪峪村移民到此。该村第一任支部书记是原九队长于希泉。原团坪峪村副书记刘长德,支部委员张彦厚,及演节目的刘元义,演铁梅的刘元荣等也都搬迁至此。</h3> <h3>六七年从团坪峪村移民到此的向沂村。</h3><h3>该村的第一任书记是郭淑茂。演王连举的张立友,演李奶奶的张作富等,也都搬迁至此。</h3> <h3>六零年从跋山水库底搬迁上山的东团坪峪村。该村的第一任书记是包培有。染坊的包彦学等在这里居住。</h3> <p class="ql-block">六零年,搬迁到半山腰的西团坪峪村。该村的第一任书记是步有利。文中的张纪春,张作全,王成福,徐庆祥,徐传德,潘永安,及《三月三》中的主角们都在这里居住。</p> <h3>团坪峪村的南邻——西中峪村。</h3><h3>该村曾经失大火。刘南宅曾出资出物帮该村建家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