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菩萨

生如夏花

<h3>  初识朱师傅是2014年春季,因为探访古代隐士的遗迹,也为寻一壶好茶,我们爬山涉水来到这九华山的深处——刘冲石刻群。</h3> <h3>  小山村里原有24户人家,那时不通公路,生活不方便,加上政府鼓励外迁,大部分村民都搬到山下去了。山村里只剩下朱师傅和另一户人家。</h3><h3> 这是朱师傅的老房子,一家四口原来一直生活在这里。朱师傅的哥哥、夫人和女儿都是残疾人(智力障碍),需要朱师傅照顾。</h3> <h3>  政府在山下给朱师傅一家免费提供了廉租房,现在只有茶季一家人才会重回山里的老房子住一段时间。</h3> <h3>  三位残疾人政府发低保。平日里,朱师傅靠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因为担心用电用火安全,朱师傅要起早做好饭再出工,晚上也是赶回来给家人做吃的,很是辛苦。</h3><h3> 家里的大宗收入就是茶叶了,所以,朱师傅非常重视茶季。</h3> <h3>  深山里常年云遮雾罩,溪泉遍布,加上人迹罕至,没有污染,生态环境极佳,茶叶品质自然非常好。</h3><h3> 茶园深处的巨石上就有古代隐士的石刻诗作,想来这里出的绿茶也该有些书卷气吧。</h3> <h3>  茶园的日常管理都是朱师傅自己费心费力,采摘季节就必须请人了。</h3> <h3>  今年茶季,朱师傅请了5位茶工,每人每天150元工资,再管一顿午饭。</h3> <h3>  因为只摘头茶,芽头小,一个茶工一天只能摘5斤多鲜叶,差不多做一斤多干茶。</h3> <h3>  茶工小半天的收获。</h3> <h3>  朱师傅的堂兄有个制茶小作坊,堂兄的制茶手艺很好,朱师傅的茶就由堂兄帮忙制作。</h3> <h3>  这是昨天一天的收成,六斤半干茶。县城来的向日葵爱心公益协会的爱心人士何女士全部买下了。</h3><h3> 近5年来,青阳的爱心人士,还有北京、上海、合肥、芜湖等地的朋友一直关心支持着朱师傅一家。</h3> <p class="ql-block">  佛教把追求觉悟无私利他者称为菩萨。朱师傅一直照顾着三个残疾家人,他也该算是我们身边的菩萨吧。这些年来,所有关心帮助朱师傅一家的朋友们都是满怀慈悲的菩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