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连戏蝶时时舞 一一坂中中心小学四年段语文主题公开教学侧记

海浪

<h3>  </h3><h3><br></h3><h3>4月4日下午,我校全体语文教师集中五楼多媒体教室进行四年段童趣古诗教学研讨。按照教研组的五步教研环节(一展二评三诵四写五学)开展教研活动。老师们集体备课,共同磨课,最后由王成才老师精彩展示。在座老师们收获满满,深深感受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h3> <h3>一展由四年段王成才老师执教古诗《池上》,拉开了此次教研的序幕。教学过程连贯自然,教学目标清晰准确,课外拓展精彩纷呈,整节课生动而有效,富有古诗韵味。</h3> <h3>课前互动环节中,王老师介绍了福安籍学生钟斯婕走上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真实故事,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古诗的兴趣。</h3><h3><br></h3> <h3>一笔一划写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课堂上,老师注重写字指导,注意纠正学生双姿。行走于学生中间,感受写字教学的那份实在与静美!</h3> <h3>瞧!孩子们的坐姿,背挺而端正。精力集中,目光有神!</h3> <h3>课中的识字、写字,想像古诗画面以及领悟小娃的童真童趣,真是一波三折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h3> <h3>儿童是美的化身,是春天的使者,是夏天的荷塘,是秋天的红叶,是冬天的飘雪。是多少文人墨客咏诵的对像。当杨万里、袁枚、高鼎等诗人天真活泼、机灵可爱的儿童走进课上的孩子心灵时,他们心绪飞扬,放声朗诵!多想”忙趁东风放纸鸢”呀!</h3> <h3>在二评的环节里,李凌云、连谷音、彭丽莉、张梦然、毛灼妹等老师从不同维度对王老师这节课进行了评价。有真诚的表扬,也有中肯的建议。在交流中撞击火花,在讨论中共同成长,真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蔫”。</h3> <h3>一年段李凌云老师针对教学目标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教学目标明确,但学生对文中小娃的童心体会还有待挖掘。”</h3> <h3>二年段连谷音老师认为这节课层次分明,条理清楚。</h3> <h3>三年段的彭丽莉老师针对教学方法讲述自己的看法,她认为本节课教学方法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h3> <h3>张梦然老师,用语清晰,点出文体特征突出,富有古诗韵味!</h3> <h3>六段的毛灼妹老师如是说:”三分诗,七分读“。但在本节课中齐读偏多,缺少个性化的朗读。</h3> 最后陈风清组长做了总结发言,她肯定了这节课在理念上跟上了主题教学的方向,但是在古诗的关链词教学中挖不深,引不起学生心灵的共鸣。<h3><br></h3> <h3>在诵读的环节里,我们九位老师华丽登场,其中七仙女(七位女老师)长裙飘逸,温文尔雅,男教师分列两旁,点缀其间。女声清脆如笛,咏诵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美丽画卷;男声浑重有力,感叹了白易居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凄凉情景。台下的老师听得如痴如醉,沉醉在诗魔白居易那”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界里。</h3> <h3>接下来的环节中,由四年段才子曾慧锋老师组织大家学习了《古诗词中的儿童物象》。曾老师绘声绘色给大家讲解了古诗词中的九类儿童物象。其中幻想型的”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讲得意精彩生动,博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使大家在学习中受益匪浅。</h3> <h3>写字是我们教研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每位老师都是那么认真,他们用工整的笔迹为今天的教研画上了一个句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