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的生活纪实

许艳芳

<h3>用心去感受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h3><h3> ----- 2019年清明时节</h3> <h3>  支流东江一江段,有个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村,村座落在防洪堤坝以东江边的一块高位岸上,总面积貌似三十亩地左右,五排瓦房和楼房有序而建,有30多户渔民(村民介绍),分别姓李、翟、刘、徐,李姓居多,叫她小渔民村再恰当不过了。</h3><h3> 据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 ,渔民们上岸盖草棚、平房才开始了定居生活,渔民村逐渐形成,当时他们的生活依然非常的清苦。 &nbsp;</h3><h3> </h3> <h3> 这是渔民村新面貌。大部分的老房子已拆建成2至4层高的楼房,旧房和新楼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说明多数渔民己富裕起来了。</h3> <h3>走进村口,最显眼的是由废弃的鱼网、船的分解残体及夹板堆成的一个小山,正因为这个"垃圾山"我间隔了二天再次重返此地(后面讲述)。</h3> <h3>今年3月至6月实施禁渔期制度,禁止一切渔业捕捞作业,船只必须在指定的禁渔停泊区。</h3> <h3>渔民李生利用休鱼期在补网,那是他儿媳和最小的孙子,后面那30平米的房子是他们四代共7口人的家,他和父亲、儿子儿媳及3个小孙子,现在他和年迈的父亲仍然拍档捕鱼来维持生计,儿子选择在外打工,儿媳妇做全职家庭主妇。<br></h3><h3><br></h3> <h3>讲述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辛苦……</h3><h3>第一代渔民健在的基本上都是90岁左右的老人,李生是渔民的第二代,他们这代年龄在60岁左右,除了织网打鱼他们没有什么特长,第三代有书读见识广,多数在外工作打拼,不情愿以捕鱼为生计了,渔民村在变化中。</h3> <h3>这是住"连排别墅"的邻居,因为屋内小,统一把水龙头安装在门口。</h3> <h3>他们房子的后面风景。</h3> <h3>要低着头半跪地爬进小船仓,想象他们以前一家大小挤在这狭窄空间里生活,那种艰辛可想而知。</h3> <h3>休鱼期,他父亲白天也常呆在小船上,吃饭才回家,晩上在船仓里睡觉,台风洪水天气不能住除外。<br></h3> <h3>走到江边的另一侧,看到一位渔民两手叉腰雄纠纠,气昂昂地站在船头,我习惯性举起相机把这身强力壮的身影拍了下来。</h3> <h3>和他几声招呼问好后,在滔滔不绝地介绍周边的环境。</h3> <h3>他老伴上村里回来了。经过交谈得知他们夫妻俩加起来有160多岁,姓李,有3个儿子和1个女儿,而且孙子们都上了大学或中专,在外工作成家立业并都买了新房子,李爷爷言谈中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br></h3> <h3>夫妻俩相濡以沫守居在船上数十载,风风雨雨一同度过,现在生活好了,可他们仍然喜欢在船上过着漂浮的日子,简单却也惬意。 </h3><h3>深情对望着,妻子竟然还欲语含羞的样子,仿佛在年轻恋爱时。</h3><h3>见过浪漫的,没见过这么浪漫的。</h3><h3>这就是幸福!<br></h3> <h3>收衣服等等家务活。</h3> <h3>春雨天东江水呈淡黄色,江面还是安详恬静。</h3><h3>坐在船上能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船就是渔民的家。</h3> <h3>己是旁晚时分,生火做饭、煲水,船上顿时炊烟缭绕着......</h3> <h3>阿婆在讲她的晚年生活,时而也问问我的情况,一问一答,感觉挺友好的,夫妻俩都是热心之人。</h3> <h3>炊烟袅袅升起,像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h3> <h3>离江面二米多高的泥滩上种了一片绿油油的青菜,如遇洪水上涨也会全部淹没。</h3> <h3>渔民挑江水浇菜。</h3> <h3>这是住船仓的另一对老夫妻,分别87、82岁,也是姓李,育有3男2女,子女全部在小船里长大,曾经一家7口同住这条小船,夜里卷缩在船头船尾睡觉。</h3> <h3>现在子女过得普普通通,房子不大,有时候上渔民村安家的那儿子家吃饭,所以他们也习惯了在船上过晚年,撒网、收网、卖鱼还在继续,说只要身体健康是没问题的。</h3><h3> </h3> <h3>这画面很有爱。</h3><h3>生活也许不易,我愿陪你继续。</h3><h3>岁月也许无情,我愿陪你同行。</h3><h3>明天也许更好,我愿陪你到老。</h3><h3><br></h3> <h3>古铜肤色,老当益壮的体魄,在憨厚笑容里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更显得渔民有一种朴实和生活的无奈。</h3> <h3>一渔民和孙子在岸边修补老船,问我:“看到住上面船仓的那个阿婆没?她家是全村最困难的户,多关心关心吧"。是的,我前二天刚来过,离开时才发现“垃圾堆"里住着一位披头散发的老阿婆,就是想知道原因,下来江边前我已先探望过。</h3> <h3>一位男士给阿婆送来一碗河粉。听他介绍 : 他姓李,是阿婆儿子,她身份证是1921年的,98岁,前几天生了一场病,以为过不去了,躺着要人慢慢喂流食,大小便今年以来己完全失禁,穿着纸尿裤,今天可以坐起来自己吃东西,看上去身体特别的弱。</h3><h3> 听他一说我满脑子疑惑中,因赶时间,我和朋友一起献了爱心,并叮嘱他儿子买些食材炖汤给阿婆补补身体,我改日再过来探望。</h3> <h3>这是陈阿婆“房子"的南面。</h3> <h3>正门,座东向西的“房子"。</h3> <h3>看到阿婆住在这种环境里,心不由自主地难过起来。</h3> <h3>这张是我隔了二天再过去拍的情景,看上去阿婆精神还不错,看到有人影她会转身眯眯眼。</h3><h3>其实阿婆很早时己瞎了一只眼,另一只眼也看不清、耳聋、神智己乱,完全丧失与人沟通的能力,连他儿子也不认识,拿汤粉给她吃,要先喂二口,她才会开始自己吃起来,也请来医生上门诊治,说是年龄大的退化,无药可医。</h3> <h3>过来一个近60岁女人,自称老人是她家婆,姓薜,是她主动告诉我阿婆的一些情况,邀请我去距离30米远的她家里坐坐喝茶。</h3><h3> 阿婆姓陈,住这船仓己有十多年,以前是和她一起住在楼阁的,陈阿婆共结过二次婚,因前夫病故,再嫁给丧妻并已有2个儿子的姓李渔民(陈阿姨家公),年龄大她近20岁,婚后生了个小儿子(薜阿姨老公)。在她60多岁时他老公和大儿子也先后病故,二儿子出外漂泊。</h3><h3><br></h3><h3> </h3> <h3>远眺薛阿姨家,左红对联那家。周围都是高楼显得特别的不协调。</h3> <h3>这是薛阿姨的隔壁邻居,住的房子是同一时间建造的,当年是政府统一支助做的地基,墙面要渔民个人建造。</h3><h3>渔民的第二代在门口补网。</h3> <h3>薜阿姨育有2女1男,大女儿己远嫁河南,说己有二年多没回娘家,他儿子读了中专后也和妹妹一起打工,打工赚的钱除了家庭日常开支和奶奶及父母看病买药,如有剩余就还债,以前读书和父母医病欠下的。 </h3><h3>看到她家最值钱的就是停放在门口的那辆么托车,小女儿在挤脸上的青春痘。</h3> <h3>一进屋内感觉都是昏暗的,特别里屋,弱弱的灯光更显房子的破旧不堪。大门第一间是古式的厨房,燃料是木柴竹子等。</h3><h3>薛阿姨说他先生自从儿子6岁开始患癫痫病,曾多次危重抢救,她现有高血压病,两人都需要长期服药,可能日子太过劳累。捕鱼、钟点工等等什么杂活都干,薛阿姨出江捕鱼曾二次掉进水里幸亏获救,她不会游水,为了生计还是经常下半夜去打鱼。</h3> <h3>大门背右侧是简易冲凉房,左侧摆着养了四、五只鸡的笼子,边上还挂着衣服,堆着木柴等等杂物。</h3> <h3>经过厨房进入是客厅又是睡房,李生坐着的地方就是他的小床,头顶上的楼阁原是二个女人和陈阿婆居住,阿婆八十多岁时觉得爬上爬下生活很不方便,邻居送了她一条破船干脆就在村口定居起来,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薛阿姨还说有段时间她自己在船上做饭,过着像年轻时出外捕鱼的煲法。</h3> <h3>再往里屋窗口下是她儿子的床,紧挨着是薛阿姨睡的,小得可怜,黑呼呼的。</h3> <h3>薛阿姨很热情,端水给我们喝,同伴和她先生号了脉搏,聊起了有关病的话题……</h3> <h3>我们聊了很多,走时要了他们的电话,他们夫妻和儿女送我们出村口,并说7月1日开始捕鱼,到时过来送鱼给我们吃(当然这送的鱼我们不能收,买,并且介绍朋友买)。</h3><h3>回家后,我又打了二次电话了解情况,薛阿姨说在和一个邻居帮婆婆剪发、洗发,爱心满满的。</h3><h3> 祝福陈阿婆健康长寿,家里日子红火起来。我会继续为陈阿婆家献自己的一份爱心。</h3> <h3>这个美篇所有赞赏金也全额转给陈阿婆。</h3> <h3>都挺好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爱心。🌹</h3> <h3>(如侵权,请私联系删除,谢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