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者:内方山(学生家长)</h3> <h1><b> 又是一年开学季。陪伴我家女儿报到,我第一次走进鲁山三街小学,一下子被校园环境惊艳到了。</b></h1> <h1><b> 一弯池水,游鱼细鳞,游弋其中,上水石堆砌为山,野草、苔藓、蕨类,点缀其间。椿树枝桠,刚正不阿,直刺苍天;香樟树绿意盎然,暗香弥漫越溪河畔;合抱古木,横亘于路沿,中间镂空,栽种花草,巧手呵护,嫩芽弥漫。小小凉亭,石子铺路,曲径通幽处,墙角花木深,葛条藤蔓,屈曲盘旋,那苍劲的虬枝扭曲出生命的力量。莫说是园林,园林不可以袖珍;别说盆景,盆景里装不下朗朗乾坤。</b></h1> <h1><b> 最叫绝,是校园里边边角角竟然布置了十数吨石头。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纯粹天然,鬼斧神工,高者丈余,小者可以把玩,白的如玉,绿的如翠,红的似胭脂,有图案似龙爪,像鱼鳞,海龟爬行,双星伴月,鹅卵石晶莹剔透,光滑似肌肤,石灰岩饱受水滴的侵扰,空灵曼妙,砂岩石历经水流的冲洗,温润纯洁,页岩石层理细腻,仿佛携带着时间的年轮,黑黢的火山岩历经烟与火的洗礼,书写着地下熔岩的热烈,见证过地球上地壳运动的轰鸣。“仁、义、礼、智、信”,深刻于石头上,“和合”美美,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彰显办学思维,给校园平添几分人文内涵。</b></h1> <h1><b> 石头,在我们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上,随处可见,太过普通。别说石拙,拙中见朴,莫说石痴,石头里自有真与善,吸天地之精华,纳日月之灵光,从宇宙的爆发,到火山的涌动,从侏罗纪到白垩纪,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恐龙的脚掌也许曾经踩踏过,灭绝的动物化石正用冷冰冰的姿态沉睡不醒,这方不起眼的石头说不定就是女娲炼石补天时的遗物,看颜色,那尊石头仿佛撞击地球的天外陨星正寂静的屹立于深山和峡谷。走出原始丛莽,刀耕火种,我们人类的先祖正是用最简陋的石头敲击出燧火,照亮暗夜,温暖蛮野心扉,用最原始的石器击打洪荒,开创了人类的文明。一盘石磨,一方马槽,一对石鼓,一个猪槽,更是对农耕文化最好的探讨与说明。春秋到战国,秦皇与汉武。历史在哪里?历史不单单在书本上,历史其实就永久的镌刻在石头中。世界在何方?世界就在我们的脚下,是我们脚下坚毅的大地,石头就是大地的骨骼,珠穆朗玛也不过是地球隆起的脊梁。</b></h1> <h1><b> 沉吟间,我看到我家小千金正用稚嫩的小手抚摸石头上的积雪,小心翼翼,兴趣盎然。我曾经思考:为什么大人孩童都欣喜于下雪?我给出结论:灵动的雪花漫天飞舞,是一首歌,雪花属于那深邃的天空,天马行空。那么石头呢?石头属于大地,石头是一阕诗,一阕雄浑的诗,沉默而不失温情,冰冷的石头赋予人心灵的宁静。君不见,飘飞的雪花不正是上天的精灵?君不见,那精美的石头会唱歌?</b></h1> <h1><b> 人生若只如初见。没有想到,在鲁山三街,校园文化建设的解读竟如此生动。可以相信,校园内那随处可见的诗词雅韵、警句名言,再加朗朗书声,定然能与这里的育人环境碰撞出知识的火花。把大自然搬进校园,有容乃大;让校园亲近大自然,大爱无声。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在这里恐怕就能找到一点点答案。</b></h1> <h1><b> 我并不熟知校长张淼其人,在想象中,想必是有情怀、至少是有生活情调的一个人。今天,在三街,我获得了属于我自己的一份感动。不为歌功,诚为石头颂。</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