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02年5月初,应邀赴台湾讲学游览台湾<br> 作为 70代后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值得大陆借鉴。台湾的人多地少的小农经济也有许多成功经验。去台湾考察是 很久的愿望。2002,由台湾东华大学大陆研究所陈所长邀请,自己 和省农干院高焕喜副院长一起赴台湾考察并讲学。<br> 去台湾比出国更复 杂,接到邀请后先报中方省台办批准,然后发函给台湾方面,台湾方 面批准后再发来一些表格填写,然后寄回去待台方审批,走这套程序 相当于办两次公务出国。<br> 当时与台湾还未实现三通,去台必须经过香 港转机。这套程序走完后,我们于2002 年5上旬出发,先由济南飞香港,再由香港飞台湾高雄。位于高雄的中山大学大陆研究所所长林德昌是我在美国开会时 认识的朋友。到高雄后由他接待。 <br> 高雄位于台湾最南端,是台第二大 城市,其港口吞吐能力居亚洲前茅。位于高雄的中山大学师资力量雄 厚,是综合性大学。在中山大学,我和高院长分别就中国农业改革和 农村发展等问题给研究生们讲了几课。另外,经林教授安排,在高雄 附近还参观了农业种子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到农户家中访 谈,另外在高雄还去台湾最南端的垦丁旅游,并在那里参观了恒春农 场和合作社办的超市,垦丁的风光不错,三面向海,风光秀美,美不胜收。<br> 高雄是台湾民进党的大本营。街头上有不少竞选县级议员的旗帜,看到了民主化在台湾的实践。另外,在高雄还观看了“台湾228 事件 ”.纪念馆,了解了228 事件的来龙去脉:228事件是蒋介石统治时期对台湾 本土势力的一次镇压,打击了日据台湾时期的一批精英人士。后李登辉主政后,对228 事件受难者进行了公开道歉。<br> 到台湾的第二站是去位于花莲县的东华大学。东华大学大陆研究 所的所长——陈教授是这次活动的主要邀请人。从高雄到花莲去乘坐 了台湾的环岛列车,该车的轨道窄于大陆,火车也小,速度不快。在 花莲是住在政府部门的宾馆,负责接待并陪同游览的一位中年人应该是情治部门的人员,不过也并不向我们打听大陆的情况。<br> 在东华大学我与高院长也同样向大陆所的研究生们介绍了大陆农 业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情况,并与学生们进行了交流与对话。可以看 出,学生们对大陆的情况了解很少。在花莲的短停留主要是参观了太 鲁阁大峡谷,这是位于台湾中部的一道峡谷,峡谷中修建了一条横贯 台湾东西的公路,十分险要,据说当年是蒋经国带领一批大陆去的老 兵建设的,许多路段都是硬在峭壁上挖出来。<br> 花莲还有一个在全球有 重要影响的公益组织慈济堂,建设地非常宏伟,在里面参观时还要了几张画,但由于时间较紧未能去阿里山和日月潭游览。<br> 从花莲到台北仍乘坐小火车。台北是台湾最大城市,接待方主要是政府部门主办的大陆研究所。该所在国民党执政时期,曾是政府主要的决策咨询部门。研究所 负责人一般由政府部长级官员担任,所长也可以去政府任高官,所办 的《大陆研究》杂志,在大陆也可订阅。因此背景在大陆所工作的人 员多是大陆去台人员的后代。<br> 接我们的一位人员,系山东高密人,父 亲一代赴台。一听说我们是山东去的,特别热情,自己开私家车带我 们到处去玩,包括参观了蒋介石在台湾居住的士林官邸、故宫博物院、中山纪念堂等地,在著名的101 大厦请我们吃了饭。<br> 在台北我们去了台湾政治大学和师范大学与学生进行交流,并向 他们介绍了大陆农业与农村改革与发展情况,同时还去中央研究院与 经济研究所的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并参观了位于中央研究院的 胡适纪念馆,在胡适雕塑像前拍照留念。胡适先生在大陆950代受到批判,但在台湾受到尊重。由于时间有限,台湾西海岸的台中等市就未能去,从台北坐大巴 直接回到高雄。54由高雄飞回香港在香港、澳门待了两天,仍由拱北海关出关到珠海由广州飞回济南。</h3> <h3>2002年5月初,应台湾中山大学,东华大学,政治大学邀请,赴台进行学术交流。<br>这是在高雄的中山大学为研究生们介绍大陆农村改革</h3> <h3>在高雄访问郊区农户</h3> <h3>访问台北国立政治大学</h3> <h3>台北故宫博务院,里面有从大陆运去的珍贵文物,如毛公鼎,玉白菜等。</h3> <h3>参观台北农业企业</h3> <h3>花莲的太鲁阁大峡谷</h3> <h3>台湾中山大学门前与林德昌教授留影</h3> <h3>台湾最南面的垦丁,海中石帆</h3> <h3>花莲县议会</h3> <h3>位于花莲的慈济会</h3> <h3>台湾的人比较迷信,什么神都拜。</h3> <h3>在台湾政大</h3> <h3>在高雄</h3> <h3>在中山大学与林德昌教授,高焕喜教授合影</h3> <h3>访问台湾中央研究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