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与日本学者的合作研究与交流<br>2002年9月访问日本<br> 2000前后,由省社科院里安排,接待了由日本东北大学小林一穗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小林教授师从日本农村社会学学会会长细谷昂教授,其弟子刘文静系原河北省社科院研究人员,后到日本留学,留在了日本岩手县立大学工作。小林教授及研究团队申请了日本文部省的关于中国农业、农村发 展与社会结构变动的系列课题,第一个课题是关于中国农村的合作经 济组织研究。由此课题引发,多次到中国来调查,主要了解中国农村 改革后如何由分散的小农经济到合作经济的演变。<br> 2000开始,自己 陪小林教授先后到泰安岱岳区道朗镇、烟台莱阳市、德州平原县等地 进行考察、调查,访问了一些农户、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包括本在泰安建立的农产品种植加工基地等。<br> 日本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 从微观入手调查十分踏实细致。访问农户时问的非常详细,由小到大、由微观到宏观,这种研究方法对我们的研究无疑有很多借鉴和启发。<br> 2002 年9月,应小林教授邀请,社科院组成代表团,由韩民青副 院长带队到日本进行了访问,参加访问的还有办公室主任宋文光、科 研处长董建才、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如绘及青岛的两位同志。<br> 行程是从 北京飞东京,在东京由小林接机并乘新干线高速列车由东京到仙台,首站到位于仙台的东北大学访问。<br> 日本东北大学是日本七所帝国大学之一,排名仅次于东京大学和 京都大学,原来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的仙台医学专科学校,也并入 了东北大学。因此,在东北大学我们参观鲁迅学习教室的旧址,鲁迅上学时的教室和座位都保存完好,已成为大学的重要纪念地。<br> 在仙台期间,我们还到一个日本的农户家进行访问,该农户是个 70 多岁的老人,种植了一公顷左右的农作物,农协有周到的收购、售 卖服务。日本政府对农民农业有着高额的补贴,以至于农户的平均年 收入要高于城市居民。<br> 由于日本地震多发,其农户住房都轻质材料别墅式的。农村的整洁程度令人惊叹,日本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制,但是土地是长子继承制,从而避免了土地的无限细分和零碎化。我们在大学进行开会交流时,有一位教授来晚了几分钟便连连说对不起,因 为他回家干农活割稻子,因为他在家中是长子,继承了土地还要兼做农活。<br> 从仙台东北大学交流结束后,我们又乘坐新干线列车去了静冈,到刘文静所在的岩手县立大学参观访问。大学校长与我们进行了座谈 并设宴招待,这是唯一的官方招待,其它招待吃饭都是由参与接待的 教授们自己出钱,AA 制共摊的,没有公款接待。 <br> 岩手县立大学条件很好,其图书馆建的别有特色。在岩手县访问结束后,又乘坐新干线(时速50 公里左右)列车 回到东京,访问了东京大学。<br> 东京大学是日本第一学府,虽然老旧但古老庄重,绿树成荫。印象较深的是图书馆,规模宏大,藏书多里面甚至有许多日军侵华时期绘制的地图,随手翻了一下,地图上甚 至有些村庄详图,哪里有房屋、沟渠、水井等标注都很清晰,可见日 本人做事的精细。<br> 在东京还参观了浅草寺、皇宫外围等地,并去政府 所在东京都厅大楼观光,日本政府部门没有戒备森严,武警站岗,可 自由进出参观。值得一提的是东京的地铁上下五层,四通八达,街上的汽车很少,人们出行大都乘地铁。<br> 在东京游览交流结束后又乘车去京都。京都是过去日本的首都,有更多的历史遗迹。京都大学是在日本排名第二的帝国大学,我们与 其东方文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该所研究人员多数都 能说流利的中文,因此交流并不困难。座谈后还参观了大学的东方文化博物馆,馆内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br> 京都的人口不如东京那样多,因此公共汽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用1000元买一张票可以在任意公交车上乘坐一天。在公交车上,我们 看到了日本老龄化的严重,许多乘公交的老人都已是八九十岁,我们 都主动让座。<br> 在京都,我们先后游览了岚山、金阁寺、银阁寺和其它一些寺院。岚山公园中有周恩来总理的题词已被刻在石碑上。其它一些寺院保留了中国盛唐时期的一些建筑风格,高大而庄严令人难忘。京都作为故都,还有“二条城”等一些历史遗迹和博物馆,里面展示 了日本德川幕府时期和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和人物介绍,看得出日本的文 化底蕴还是十分深厚的。<br> 日本另一个古老城市奈良,因时间关系没有 去成。从京都乘汽车到了大阪,由大阪直接飞回了青岛。结束了对日本的第一次访问。</h3> <h3>与岩手县立大学校长交流</h3> <h3>背景为日本皇宫</h3> <h3>准备吃饭</h3> <h3>新干线仙台站</h3> <h3>京都寺庙</h3> <h3>东京大学</h3> <h3>金阁寺</h3> <h3>岩手县立大学交流</h3> <h3>日本农家</h3> <h3>东京大学</h3> <h3>东北大学鲁迅塑像</h3> <h3>京都寺庙</h3> <h3>日本皇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