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相聚桃花季 军嫂扬媚芝阳村

坤朝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四十五周年战友聚会篇</h3> <h3>七十年代青藏高原军人谱写极限奋斗篇</h3> <h3>衷心祝贺篇</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人生百年,仅5个二十年。第一个二十年,主要是求学和快乐成长的时期;第二个二十年,是我们大部分战友在部队奉献的日子,也有战友已经回乡做自己的事业;第三个二十年,是人生最为忙碌而艰辛的过程。不管在单位还是家庭,老人、子女、社会、工作,无不需要兼顾。唯有60岁以后的这个二十年,才是享受人生的黄金时代。</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然而,这个年龄段,仍然有不少战友,还有不尽如意的地方。所以,老战友们要调整好自己,过出相对美好的日子最为重要。</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希望战友们都能做到:一杯清茶在握,独坐黄昏后;听晚归的雀叫,享受鸟语花香;漫步在林下泉边,听秋风,观泉水;散步在田边地埂,看一片绿叶随风飘扬;夕阳下,约几位战友,把盏渐醉,品味人生。总之,不管明天后天,只要随心就好!</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五十年时再相聚,古稀相随邀黄昏。 祝各位老战友多多保重,且行且珍,过好黄金二十年 ,享受闪烁七千天!亀鹤百年又七千!</h3> <h3>岁月留痕感叹篇</h3> <p>  1974年12月18日和2019年4月6日,是值得高原部队韩城战友纪念的两个日子!</p><p> 一个是离开家乡奔赴青藏高原的日子。那一天一百名十八九岁二十岁的有为青年,怀揣着保卫祖国的崇高理想,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身着绿军装,在父老乡亲敲锣打鼓热烈护送下,准新兵们排列着不是十分整齐的队伍,踏上了西去的军人征途!</p><p> 乘汽车,坐火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新兵们钻进当时唯有的箱式火车(俗称闷罐车)里,无忧无虑,兴高采烈,与后来成为将军的包楚忠连长等多名新兵部队首长一路向西,沿着陇海线,兰新线,经过陕西渭南、西安、宝鸡,甘肃的天水、兰州、武威、酒泉后,从柳园这个火车小站,改坐解放牌大卡车继续西行。在敦煌军供站,新兵们按照指示,及时调整着装,以尽快适应青藏高原极寒气候条件和天气的要求,“全副武装”,长途跋涉。经过七天七夜特殊的行程,终于到达了“梦寐以求”的目的地:戈壁沙滩—青海格尔木—青藏高原,开始了军人的生涯!</p><p> 一路走来,一生追求,踏遍青藏线。丈量是一个工程专业术语,可我们就是用双脚丈量出日月山到昆仑山口,雁石坪、五道梁,穿过沱沱河的天桥,翻越唐古拉山,走进羊八井,直到新西藏和拉萨这座城市的四千里青藏线!风餐露宿,手握焊枪,脚蹬山石,肩扛钢管,挥舞钢钎大锤,千军万马,兵们一丝不苟奋战在输油管线建设大会战中。他们从来没有一声怨言,唯有的就是军人的职责!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军人生命的写照!在那样的岁月里,只有那个时代军人最能理解,尤其在哪一种极度缺氧和内脏变异的情况下,仍然忍耐,奋斗,无私奉献。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大无畏和创造世界历史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永远与“五三零”工程的输油管线一样,熠熠生辉!这种精神与祖国同在,与高高的唐古拉山同在,像启明星一样,永远闪烁在青藏高原的上空!</p><p> 忆往昔,岁月蹉跎,心潮澎湃;看时下,战友们夕阳灿烂,感慨无限。</p><p>&nbsp;&nbsp; &nbsp;2019年的4月6日,又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青藏高原原后字289部队韩城战友入伍45周年庆典纪念日。这一天,阳光明媚,桃花盛开,韩城芝阳镇的天气格外宜人。战友们从不同方向,远道而来,按时赴约,参加期待已久的战友聚会。看看,这些老战友们,曾经一群朝气蓬勃,生龙活虎的帅小伙子,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儿孙满堂的花甲老人。可他们并么有因此而遗憾,相反倒是以曾经的高原生活和一起奋斗的经历感到自豪。因为我们都是战友,我们都是兄弟,我们都是至交。重温战友曾一起扯着嗓子唱着那一首首歌曲“战友战友,亲如兄弟”,“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又把我们拉到了青藏高原的当年!如今一见面,就有诉不完的衷肠说不完的话,“多年不见,还那样幽默,那样俏皮!”“兄弟,还记得吗?我们一个连队的,那时的你,可是全连的标兵,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你!”“怎么样,看你还那样年轻,是不是部队经历给了你养生法宝啊!”“我们都老了,为事业,为儿孙茁壮成长,我们得作出贡献啊!”“年龄不饶人啊,还是要多多保重,走好后边的路,我们百岁还能再见呢!”真正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p><p>&nbsp;&nbsp;&nbsp; 战友们相聚只是一个小小节奏,今后日子还长着呢。国家好政策正在向我们招手,日子会越来越好!随着国家富强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祝所有的高原老兵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祝军嫂们身体安康,永远快乐开心!永远年轻美丽漂亮!</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字289部队:张坤朝</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4月6日 韩城市芝阳镇</p> <h3>韩城74年战友联谊组委会:</h3><h3>会长:张启甲</h3><h3>策划:张启甲 冯长兴</h3><h3>主编:张坤朝</h3><h3>赞助:冯虎龙</h3><h3>摄影:张启甲&nbsp;</h3><h3>成员:冯长兴 同养正 王新杰</h3><h3> 杨生民 冯虎龙</h3><h3>照片由韩城市职工摄影家协会主席</h3><h3>及诸位摄影家提供</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