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理 <p class="ql-block">应友人之邀,今天一早告别阴雨绵绵的成都,向彩云之南的明珠——大理飞去。现代发达的交通就是好,空中飞行距离约一千多公里,飞行时间一小时二十分钟就到了。故地重游,感慨万千。二十八年前我的毕业考察第二站就是大理。那是个充满激情的年代,美好的未来激励着我们努力的工作和学习。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大理蔚蓝色的天空一扫阴霾的心情。我尽量睁大眼睛,寻找留在脑海中大理的模样。二十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城市化进程让大理变的很摩登了。心中那个古朴,宁静的大理到那里去了呢?沿途充满白族建筑风格的房子鳞次栉比,宽阔的马路,喧闹的市容。城市很有规模,景象今非夕比。此次大理之行,由朋友精心策划,避开常规路线,全走小众且又独具特色景点,寻古探幽,想想都令人向往。友人居住的小区非常美丽,又到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季节。</p> <h3> 清新小巧的大理机场</h3> <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七年春天在大理崇圣三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 友人居住的小区背靠苍山,面朝洱海,苍山流下的溪水穿园而过,最美季节是春天。盛开的樱花灿若云霞,宛如仙境。有趣的是每幢楼房不是以数字来排序,全部用珍稀鸟类来命名,有朱鹮、红隼、黛翅等,别具一格。</h3> <p class="ql-block">休整片刻,立即驱车一百五十公里前往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沙溪。途经远近闻名的石宝山。石宝山,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诏时期白族人民所创造的艺术瑰宝。每年三月热闹非凡,在此举办白族民间传统歌会,历时千年,经久不衰。山下的白龙水库空气清新,清澈的湖水似乎与周边的田野相连,水天一色,幽远宁静。新鲜的食材,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就着自家酿的桃花酒,这顿烧烤宴纵情于山水之间,颇有几分魏晋风范。</p> <p class="ql-block"> 石宝山风景区。</p> <h3> 富有云南特色的水烟袋</h3> <p class="ql-block">石龙镇是一个白族聚集地,被誉为石宝山的后花园。镇上十分冷清,简陋的小卖部还保留着上世纪中国农村供销社的浓浓痕迹。外面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好像与这里的一切都毫无关系,时光定格,停滞不前。斑驳的墙壁,狭窄的街道,似乎都在诉说着过往的沧桑岁月。街上路人行色匆匆,只有骄傲的公鸡在石堆上若无其事的踱来踱去,好似闲庭信步。偶遇村民在卖刚从山上挖回来的新鲜松茸,正好买来晚餐炖鸡。期待晚上那锅鲜美的鸡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村民单纯好客,任我们随意折腾。把鸡和松茸捞干净后,又跑到菜地去折茼蒿和塔菜,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夜宿沙溪《太太的客厅》客栈 。暮色中看不清客栈全貌,但房间布置精致有情调,应该是我钟意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早晨在小鸟的啁啾声中醒来。推门走进小院,确实在我的意料之中。院子不大,小却雅致。石径路旁的小草上挂满了露珠,露水打湿了我的双脚,仿佛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冰凉凉的,一种久违了感觉油然而生。粗壮低矮的石榴树上挂满了果实,客栈的小妹告诉我可以摘来品尝。木台上的户外客厅充盈着浓郁的印巴风情,水池中的鱼儿悄然无声地来回游荡。院子移步一景,绿树葱葱,鸟语花香。彩云之南的第一个早晨,带来的是无尽的惊喜。你好啊,沙溪!</h3> <p class="ql-block"> 一束带着秋天气息的花,山野风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独上高楼,上面的风景是否更美?</p><p class="ql-block"> </p> <h3> 再在天堂留个影</h3> <h3>沙溪古镇位于云南剑川境内,在丽江古城与大理风景区之间。建镇历史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应该感谢2002年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列入101个濒危建筑保护名录,由此可见它的历史价值。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基金会的大力扶持,如今的沙溪仍然默默无闻地躺在大山深处,被丽江及大理的耀眼光芒所掩盖。沙溪的衰落始于214国道的修建,公路从山的那一边绕过沙溪而建。从此,曾经商贾云集,热闹非凡的沙溪便逐渐沉寂下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沙溪的宿命。正是这个原因,才保留下原汁原味滇藏茶马古道上关于马帮,关于贸易,关于茶叶的历史痕迹。沙溪山青水秀,民风淳朴,镇上遍布古树、古铺、古道、古建筑。街边小溪里潺潺流动的泉水,给古镇增添了无限生机,更显灵动。</h3> <p class="ql-block"> 依稀可见当年马帮的风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透過树枝照在地上,斑驳陆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古镇生活节奏缓慢,已是上午十点多钟,幽静的街上偶尔走来几个行人,商铺的老板慢吞吞地打扫着卫生,有条不紊地做着开门前的准备工作。我们旁若无人地在大街上摆各种pose,沉浸在古镇慵懒惬意的氛围之中,真想留在这温暖柔软的时光里,做个沙溪人。</h3> <p class="ql-block"> 这个古老的戏台曾演译了多少人间的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br></p> <h3> 好霸气的店招——术精扁鹊</h3> <p class="ql-block"> 这个破旧的城门洞,曾经无数个浩浩荡荡的马帮群来来往往,“叮叮当当”的马铃声穿过寂静的天空,传的很远很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难忘沙溪。</p> <h3>离开沙溪,我们前往位于洱源县境内的茈碧湖深处的世外梨园和草海湿地观光。茈碧湖是洱海水源的主要湖泊之一,因湖内生长茈碧花而得名。茈碧花是一种罕见的水生花卉,只生长在大理洱源河中。它每天在上午十一时开放,下午五时又闭合,故又称“子午莲”。茈碧花给茈碧湖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很多人因它而来。梨园内千年古梨树结满梨子,成熟了的果子落了一地,没有人去收集。近万株梨树散落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据说春天梨花盛开时,整个村庄一片白色。真是: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这里路不拾遗,古风犹存。推开虚掩的大门,走进任何一户人家,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拿起长杆就可以打梨子吃。</h3><h3> </h3> <h3> 世外梨园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近万棵梨树散落在茈碧湖畔。我是被朋友的一张照片吸引来到这里:几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悠闲地或卧或走,田园风光,浑然天成。</h3><h3><br></h3> <h3> 梨园深处</h3> <h3> 勤劳的白族老奶奶</h3> <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照亮了整匹大山,湖光潋滟,渔船点点,浆声欸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喜洲鎮是奇跡,我想不起在國内什麽偏僻的地方,見過这麽體面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 老舍</span></p> <h3>喜洲镇是大理文化的发源地,也是电影《五朵金花》故事的发生地。在这里,我终于吃上了传说中的喜洲破酥粑粑。镇上的严家大院,是白族著名民族资本家,云南首富严子珍修建于1907年的民居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 气势恢宏的严家大院</h3> <h3> 云南的黑暗料理——盐渍水果</h3> <h3> 誰來把我帶回家?</h3> <h3>大理古城晏窝客栈。客栈老板毕业于北影导演系,因为厌倦都市生活,便到大理来减压。在今年三月份盘下这个客栈,现自诩自己上辈子是大理人,可见她对大理爱的之深。客栈文艺份儿极浓,还在修整之中,所以显得比较零乱。</h3><h3> 其实我们都是城市动物,离不开现代物质与文明。偶尔体验一下乡村生活,缓解生存压力,还是不错的。要善于调整自己,随时校正思维方式,保持精神与物质之间的平衡。“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h3> <p class="ql-block">洱海的环海路分东西两条,从才村码头出发,向左拐弯是东路可到双廊;向右拐弯是西路可到喜洲。我们今天走的是西路。左傍苍山,右临洱海,来回往返近十公里。早上凉风习习,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里,正是骑游的大好时光。我们走走停停,看见美景一阵狂拍。路过一个个村庄,田野,洱海湿地。真是秀色可餐,美不胜收。沿途安静极了,只听见车轮与路面摩擦发出的“沙沙”声。</p> <h3> 大理的普罗旺斯——芭沐香草园</h3> <p class="ql-block"> 骑自行车路过的酒店。 我们九点多钟从才村码头骑出 ,在洱海0345地桩处发现一 个东南亚风情的客栈,进去参观后给我带来莫大惊喜。</p> <p>太爱他家的装修风格了。老板是云南永善人。把房间一一打开让我拍照,所有用具全从清迈运来,细节堪称完美。躺在浴缸里就可以看洱海朝霞及落日,浪漫致极。</p><p> 事隔三年后,为了治理洱海,沿湖1806家客栈面临着被拆迁。不知当年令我欣喜若狂的这家客栈命运如何?不管怎样,我还记得它的名字——普达萨客栈,記得它的精致,記得它曾帶給我的快乐。</p> <p> 你还好吗?</p> <h3>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h3> <p class="ql-block">晨曦初照南门楼。</p> <h3>逛古城。在朋友的建议下,我们避开游客如织的洋人街,而是从南门到北门菜市场转转,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情景。虽说过了雨季,但从早晨起雨就下个不停。撑着雨伞,行走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不一会儿,脚上的鞋就已濕透了。雨水挡不住生意人的勤劳,她们三三两两挑着自家院里生长的核桃,苹果,石榴等当季水果,塑料布一铺,等待着买家上门。生活不易,充满了艰辛,尽管这样,日子还的继续下去。坐在出租车里,白族司机边开车边抱怨,外地人来多了,使他们的生活受到困扰。拿很低的工资,却“享受”着游客的高消费。做生意又没汉族人精明,很无奈。这大概是所有旅游城市的通病吧?</h3> <h3> 我就喜欢她的衣服,大红大绿</h3> <h3> 我天生怕人多嘈杂,特意避开游客高峰时段,一大早到古城内买白族老奶奶做的纯天然玫瑰酱。</h3> <p class="ql-block">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p> <h3> </h3> <h3>在人民路中段一个静谧的小巷里,座落着一个中西合壁的天主教堂——圣三堂。它修建于1927年,是一座集白族、汉族、西方建筑特色为一体的经典建筑。自古以来,我非常崇拜那些在几百年前放弃文明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他們為理想而活,抱着把主的福音传遍世界的使命来到蛮夷之地。他们教会当地山民识字,种葡萄,酿酒,接受文明,有些甚至献出生命,长眠在大山深处。这种情况在怒江峡谷中比较常见。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主与他们同在!</h3> <h3> 结满果实的柿子树,在阳光的照耀下,张扬着秋的风彩。</h3>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久的感通寺</p> <p class="ql-block">大理寂照庵座落在苍山圣应峰南麓,感通寺后面。拾级而上,两边尽是苍葱翠绿的古柏,阳光透过树叶照在石阶上,斑驳陆离。小松鼠在高大茂密的树枝上跳来跳去,空气中弥漫着清香的松脂味,我们贪婪地大口大口地吸着这香甜的空气。精巧的山门掩映在浓荫之中,迈步跨进大门,立刻被鲜花绿植所包围。虽然是寺庙,却无寺庙的肃穆,像一个鸟语花香的庭院。由于大理充沛的阳光和雨水,这里的花草都长得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处处透露出温婉细腻,清新脫俗。我说它是中国最小资,最有文艺範兒的尼姑庵。</p> <p class="ql-block">“寂照庵”三字取自“感而遂通,寂静照鑑”。建于明初,后被毁 。民国时期由云南王唐继尧主持重建,并题写匾额。</p> <p class="ql-block">寂照庵不讲究香火,以鲜花供佛。主持妙慧法師説:佛什么都不缺,不在乎你一柱香,而在乎你一颗心。</p> <p class="ql-block">碩大的玉蝶,似朵朵蓮花,供奉在佛前。</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琉璃黄瓦</p> <h3> 化腐朽为神奇。</h3> <h3>寂照庵的素斋远近闻名,要吃须提前一天预订。看见丰盛的素食,平时对食物很挑剔的我眼前一亮,拿起碗就开始盛饭,忘记了拍照与大家分享,只有你们亲自来品赏了。饭后我们在雅致的茶室里品茶。一切随喜。</h3><h3> 到了这里,那些世人所醉心的功名与利禄,浮世的荣华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随风飘散。此时此刻,云溪山涧,秋风缱绻,静心冥思,宛若神仙。我一再向做饭的大姐打听,需不需要义工,真想留下来不走了。</h3> <p class="ql-block">小巧精致的茶室</p> <p class="ql-block">瓦片砌成的烟道别具一格</p> <h3>因有才村的游览记忆,在“还去不去双廊”这个问题上我纠结了很久。听从双廊回来的游客说比起才村,双廊太商业化了。后想既然都到了大理,好歹还是去看看。双廊距大理60公里,开车约1个小时。快到双廊的七庙山景色很美。太阳照在洱海上,波光粼粼,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沿环湖骑游的姑娘小伙子到此纷纷落鞍下马, 休息观赏。太阳宫及月亮宫占据了玉矶岛的最佳位置,得天独厚,确实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遗憾的是湖水呈富营养化状态,象未治理前的太湖。可惜了。在卖玉矶岛门票的对面墙上,波兰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切.米沃什的诗映入眼帘:‘……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这不正是当下我的心境?</h3> <h3> 著名的太陽宮</h3> <h3> 仙境般的月亮宫</h3> <h3> 闻名于江湖的粉四酒店</h3> <h3> 无处不在的美</h3> <h3>现到大理来旅游的人,除了欣赏有名的“风、花、雪、月”外,还会观赏大理的“云”。据朋友讲大理的苍山是一座有能量的山,所有大理的云都从苍山发出,在环洱海一周后,傍晚时分又要回到苍山。苍山云诡异,雄伟,有王者风范;洱海云清丽,妩媚,似温柔女子。黄昏时分,太阳躲在云层里,迟迟不肯下山,这时,就会出现“丁达尔现象”,又被称为“耶稣光”,显的神圣、静寂,引人遐想。</h3> <p class="ql-block">玩儿累了,该回家了!从87年西双版纳之行起,二十多年来,我不知到过云南多少次,但每次的感受都不同。下次目标是神秘的怒江大峡谷,我要去膜拜把现代文明带进大山深处的传教士之墓;要去观赏被称赞为“永远不落的月亮”的奇特景色;要去露天温泉来一次洗涤身心的沐浴盛宴;要去人神共居的丙中洛与善良,淳朴的傈僳族、怒族、独龙族人们相遇,相识;要去聆听无伴奏合唱的天籁之音……</p><p class="ql-block"> 再见,大理,我魂牵梦绕的天堂,装满我青春回忆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