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随笔2019/4/5

晴天

<h3>  欣弟和星儿清明节前一日晚上,从沈阳赶回锦州。</h3> <h3>  次日四位儿女四个家庭集结,去墓地看望天国的父母们。<br></h3> <h3>  清明节当日,是开春以来少有的好天气。</h3> <h3>暖洋洋的阳光潇洒泻下,大方的一丝风都不夹带;</h3> <h3>  路边桃花盛开,妆扮着春的色彩;</h3> <h3>  远处鸟语悠鸣,耳畔佛乐萦绕;</h3> <h3>  墓地松柏翠绿,祭花点缀……天地间一派祥和。</h3> <h3>来到墓前,星儿把扩音器摆放到墓碑最高处,播放着爷爷生前喜欢的前苏联歌曲。</h3> <h3>清扫擦拭墓位、更换绢花、供香、摆上祭品,欣弟将鲜花一束奉到碑前……此刻追思的溪流,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中流淌。</h3> <h3>星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又做了如下的安排:</h3><h3> 敬茶。星儿打开茶壶,放入提前购置的明前新龙井,冲入晨起亲自烧开的用保温壶带来的农夫山泉水,顿时龙井茶的清香扑鼻而来。</h3><h3> 手捧清茶敬先人,一股暖流浸心田。星儿诵读了追思祭文:</h3> <h3>敬爱的祖父祖母大人:</h3><h3>时值清明之际,您的家人来看望二老。希望二老在天国过得安详、平和。</h3><h3> </h3> <h3>时光荏苒,离开爷爷奶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时间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虽然一些事情的细节渐渐变得模糊,但是内心深处却愈发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爱。</h3> <h3>  有一次您去老干部活动中心打球中午回来晚了。刚坐下,奶奶端上来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您以为我们都吃过了,就一个人把一盘子菜都吃掉了。<br></h3> <h3>我知道奶奶看到一定会生气,但是我故意没说。</h3> <h3>  果然奶奶从厨房出来,看到您把菜全吃掉,就生气了,奶奶跟您发火,我在一旁偷偷的笑,在奶奶的怒气中美美地享受到她对孙子浓浓的爱。</h3> <h3>我上学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奶奶都包酸菜馅儿饺子。</h3> <h3>  可是如今再也吃不到您亲手包的饺子了,只能在回忆中品尝那种味道了,我相信其实您并没有离开我们,只是幻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存在。</h3> <h3>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爱背诗,中午吃完饭,连评书都不听,每天都要背几句诗,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在那些日子背完的。<br></h3><h3> </h3> <h3>然后咱们祖孙二人就谈论诗歌。我爸不喜欢诗,觉得诗歌太浪漫,不务实,但是我喜欢。最近我又在读唐诗,尤其喜欢王维的诗,最喜欢“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h3> <h3>您和奶奶一生不易,经历战争年代、经历包办婚姻、经历饥荒、文革、下放、经历改革开放,其实以今天生活水平看,当时的情况简直是太糟糕了。</h3> <h3>对于您那代人生活非常艰辛,而诗歌就如同宗教一样,会给经历苦难的人带来一些精神上的慰籍。</h3> <h3>如今再也不能继续当面跟您探讨诗歌了,再也不能听您念平平仄仄了,我真的觉得很遗憾。而这一切时隔多年还历历在目。</h3> <h3>2007年我去日本留学,出发前您特意做了一首诗,我还把它带到日本贴在寝室墙上,每日观看。</h3> <h3>可是当时我还不能完全感受到我去日本留学,您有多高兴、多骄傲。</h3> <h3>  现在我能感受到了,可是只能在这里跟您分享啦。世间的一切都是缘分的聚合,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这样您和您的家人就永远不分开了。 </h3><h3> </h3> <h3>  祝您和奶奶在天国幸福安康,保佑您的儿女、子孙、家人平安幸福!<br></h3><h3> 您的孙子 跪拜</h3> <h3>随后,星儿恭诵了诗人爷爷《青溪集》中的作品《踏莎行-松柳》:</h3><h3> </h3> <h3>  旭暖晴川,流光翠柳,婆娑喜赞青松瘦:风霜雨雪铸精神,雄姿傲骨连山秀!<br></h3><h3> 日耀长空,乔松漫奏:清歌妙舞归新柳。齐将绿色绘人间,宫商协律悠扬久!</h3> <h3>同在这人生后花园长眠的还有我的父母和二姐夫的父母。碰巧他们彼此相望做了邻居。我们八人都一一做了祭奠。</h3> <h3>  虽然我们的父母们已长眠在这里,可这一世刻骨铭心的情缘,奠定了我们灵魂大厦的根基。</h3> <h3>次日,在锦的孟氏家族后人为庆字辈的爷爷奶奶祭扫墓地,重描墓碑于锦县余积小方村西山。</h3> <h3>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h3> <h3>儿女,我们做完了。</h3><h3>晚辈星儿把我们兄妹四家人聚餐在一起,并为每家准备了一箱海南椰子。</h3> <h3> 在追思先人养育之恩之时,感受到晚辈的孝敬之心。愿孟氏家族男聪女秀,枝叶繁茂;愿中华美德薪火相传。<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