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旅老兵编辑整理肃南祁连山角下的《西石门》战友们光荣岁月的记忆影像。

苦旅老兵

<p class="ql-block">军魂永驻,情系四海!</p> <h3>《三连》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里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连队,在国内的历次战争中打击出令人仰慕的战斗历史,我军十大名连中三连就出现有两个连队。</h3> <h3>关于《三连》的说法随后听我细细讲来;</h3> <h3>军旅岁月铭记心田</h3> <h3>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最讲究的就是传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曾有过光荣传统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中有十大名连连队,其中就有两个三连被授予名连之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和《松骨峰》战斗都是三连做阵守阻击的主干连队,在连长戴如意和指导员扬少成的带领下顽强的抵当住了比自己连队人数多数倍的敌人九次攻击,多次战斗打下来全连队参战人员几乎全打光了。朝鲜战争注明的通讯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就是报道的这两个连队《三连》,后来这篇报道改编成小说发行,后又拍成电影。作者魏巍对战士们说;三连战友才是这篇报道的真正作者。在古典中三代表多的意思,也就是说吉祥的意思,在很多预意中都离不了三字,至今很多地方都迷信于三这个数,在国內外很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与三和十三这两个数字有关,我现在才明白全团那么多的连队,为什么就挑选我们三连去开天辟地,去那偏僻的祁连山中,从无到有,没动一砖一瓦,没有任何机械设备,全凭着我们的双手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营地建设和初见成效的矿山建设,我们连队在《西石门》三年多的生产建设中没有减员一名战士,在艰苦的岁月里顺利的完成了上级军区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连队是一支过硬的连队,是讲革命传统的连队,是能够打胜仗的连队!我们在《西石门》谱写出了我连的新篇章,是值得我们记忆的一段历史,也是值得我们怀念的地方!</h3> <p class="ql-block">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军区独立师起源于解放初期的公安部队。我们团部处在兰州高兰山红山根下,原番号5386部长,一九七二年的冬天我们当兵来到这里,在这里我们度过了一个月的新兵训练节段,一月之后来到了住在天祝县岔口驿们老连队,后由省军区调我连前往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连山角下一个叫西石门的地方进行军队建设开矿,后部队番号变更为84624部队,在这里我们住扎了三年,曾记得连长卢恩堂,副连长魏建启,指导员杜鹏,副指寻李智民,司务长陆炳生,一排长辛恩贤,二排长张学辉,三排长靳长庆,火力排长刘志林,朱立冲,王双宝,我们连队兵源五湖四海,陕西,甘肃,青海,河北,山东,江苏,四川,宁夏等省,在这里我们共同结下了军旅友谊,光阴如棱四十多年过去了虽然我们未能谋面,但是我们依然想念,想念哪共同战斗过的地方,思念哪纯粹的岁月时光……!</p> <p class="ql-block">景泰红沙山好称我国西北第二道军事防线,当年苏联和我国关系紧张时期我们部队曾经在这里进行过国防施工,据听说红沙山地区整个山下都是国防工事,为了防止前苏联从西北进攻我国,兰州大军区在这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防御工程施工,上图是我连老同志们在炮坑道前的留影,此照片很珍贵,很有记念意义,值得永久收藏。</p> <p class="ql-block">甘肃景秦县至宁夏的贺兰山脉地域,在当年从军事上来说总称为《一条山》。在七十年代我国同前苏联关系紧张时期,红沙山地区是我国家西北第二道军事防线,我们师共六个团,部分团常年在此施工,我们三连75年底进住到红沙山地区的《青崖》营地,参加这里的国防施工建设。</p> <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连队进住西石门的时候这里是一遍毛地,我们连队七三年秋季开进西石门,在这靠山的半坡上没动一砖一瓦,没有任何施工设施,凭着我们的双手和铁锹,洋镐等简单的工具用了很短的时间营地就建好了,我们住进自己亲手搭建起来的地窝子感到非常的自豪华,住进冬暖夏凉的地窝子也非常的开心,开山施工的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很快就过去了,回想起这三年多的岁月还是很有些感受;这里是我们战友情结的地方,也是我们人生的摇篮,真想去追忆她一次……</p> <p class="ql-block">西石门座落在祁连山北陆角下,地处一个裕固族少数民族的地方,四十多年前我们背着行囊怀揣着梦想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原生态的景色,纯朴的民风,美丽的草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在这里更是我们难以忘怀的军旅生涯,忆往昔时光催人四十多年过去了,这里有我们的青春岁月,有我们的憧憬,有我们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西石门这个美丽的地方虽然偏僻艰苦,但它是我从军的第一站,也是改变我们人生的第一个摇篮,从此我有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光荣身份,军人出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祁连山下有军情,军旅生涯老军营</p><p class="ql-block"><br></p> <h3>人生第一次开会,第一次发言,第一次展开批评和自我批评,得到了锻炼,励炼了我们的人生,认识到了自我原来是这样的……!</h3>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有过我们欢乐的时光,也有过我们许多梦想,在这三年多的岁月里我们结下了难以忘怀的战友情缘。</p> <h3>乌稍岭这个地方我们连七五年㡳换房时途经此地,记得七五年的冬季我们从西石门向兰州换房,乘坐的是汽车途经乌稍岭,在山顶最高处大家开始下车方便,看到岭下周围的山脉就好像是模型沙盘一样,山中还能发现火车在爬行,就像是虫子一样爬行在山谷之间,告别了酉石门一去不复返,四十多年过去了,一想起西石门的岁岁月月还真想去看看……!</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朝一夕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言两语说不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时过境迁人不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流年似水情意浓。</p><p class="ql-block"><br></p> <h3>七零年老三连泾阳兵;前排右起:宋建国,何文学,彭发权,孙振江,李敬生,XXX战友们合影。</h3> <p class="ql-block">丁进利烈士</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生命里有一段当兵的岁月</font></h1> <h3>六五式军装荣光了二十年,现在看起来仍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咋看咋顺眼,我收藏了两套,有人曾给我要过我没有舍得一直保留至今,相信她会越来越珍贵的。</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祝战友们身体健康永远幸福!</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