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发小今天在同学群里发了一张照片,告诉我家老宅子门前的的老梨树,又开花了,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小时候,听爸爸说这树是爷爷的爷爷种的,风来雨往,算来不下百年兴衰,花开的很小,果子不大,很青涩,但成熟时也能充饥。<br></h3><h3> 我家中的老宅子坐落在皖东丘陵地带,坐东北朝西南,门前有一个塘,塘下农田层层叠叠,这个老梨树就傲立在塘头,它亭亭如盖 ,高大挺拔,主干两小儿才能怀抱,坐在树下,对面青山迢迢。</h3><h3> 春天时,梨花春雪,我们兄妹五个树前疾走追蝴蝶,春寒料峭,春意盎然,细雨斜风作晓寒,人间至味是清欢。夏天时,枝繁叶茂,我们全家寻一竹席,在树下择地而卧来避暑,繁星点点,叶斜影疏,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树前四季,岁月不居,时光不老,这棵老梨花承载着我们家庭的欢歌笑语,也承载着百欢离合。</h3><h3> 春来秋往,唯一的姐姐出嫁了,大哥去学手艺了,二哥去了上海,三哥在家务农,我出去求学,从此以后,这棵树经常见证了我家的离别,再也没有机会为我家留下全家福了。</h3><h3> 1992年的春天,倒春寒很厉害,春天来的特别晚,一生劳累的父亲,不到六十岁的就得了不治之症,还未等到梨花开时,留下一句“孩子他妈,我们的四个大孩子均已成家立业了,我没啥对不起他们的,只是幺儿体弱,不读书没出路,我是无力培养他了,很是内疚,你量力而为吧,”,没多久就撒手人寰,留下了孤零零的母亲和即将高考的我,那年整个春天里,母亲坐在树下,望着对面青山上隐隐可见的父亲坟茔,独自垂泪到天明,我坐在母亲旁边,深深感觉到生与死就是一壑农田的距离。那年夏天,母亲面对高考落榜的我,默默地坐在树下,没有抱怨,没有责怪,过了好久好久,问了一句,“想复读吗?”“嗯,想”,“好,孩子好好回家睡一觉,准备读书”。第二天,起来后,我发现母亲不在家,一直拴在老梨树上的唯一耕牛也不在了,直到晚上,母亲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把一挞钱交到我手上说,“幺儿,我们有钱复读了”。我知道真相后扑在母亲的怀里,泪流不止。从此以后,无论何时何地,想到那个夜晚的情形,想到老梨树,我不由自主的眼含泪水。</h3><h3> 第二年梨树上挂满青涩的果子时,我有幸考取了学校,跳出了“农门”,母亲送我到梨树下,“总算了了你爸的心愿,终于考出去了,不用回来种田了,这棵梨树和你缘份尽了,不能为你遮风避雨了,凡事靠你自己了,好好学习,本本分分做人,将来踏踏实实工作,娘也不求享你多少福,也不求你如何富贵,只求平安”。说完又是哽咽,我紧紧的抱着母亲,潸然泪下,好久好久才平息了感情,然后离别,但我万万想不到那是我们母子俩最后一次在老梨树下相见。再后来,老房子卖给了邻居,母亲跟着哥哥们搬到村上居住,在接下来的二十五年里,梨花年年开,枝头岁岁青,但我们母子一直没机会再到梨树下了。</h3><h3> 2017年5月,母亲刚到耄耋之年,竟然在睡梦中驾鹤东去了,把母亲葬在父亲墓地旁后,一回头,看到对面不远处老梨树忽隐忽现,我心头一热,又绕道老梨树下。坐在树下,抬头望去,百年老树,依然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吐翠纳新,遮风避雨。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树还是那个树,塘还是那个塘,青山还是那个青山,我还是那个我。我依稀看到父母在对面的青山上安息,不知道,他们是否看到我,独拥树干在哭泣…</h3><h3> 写于2019年4月5日夜</h3><h3> </h3><h3> </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