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越南下龙湾

范丽萍

<h3>2013.3.四个好友相约跟团去了越南下龙湾游玩。</h3> <h3>在河口等待出境时,重看了现在唯一世界上留存的米轨铁路。</h3> <h3>国内最有名的米轨铁路是法国人于1903-1910年在云南设计修筑的滇越铁路。</h3> <h3>最初,它是法国人在1910年建成的滇越铁路的滇段。法国人没有遵循常规的思路,从云南出发、借道广东、从香港出海,而是沿红河河谷修建了这条铁路,直接通向越南海防,通往大海。</h3> <h3>这条轨距仅为1000毫米的铁路,从昆明蜿蜒至中越边境小镇河口,全长487公里,途经丘陵、草甸、平坝、高山、峡谷,经历了近百年的冲刷。时速仅为30多公里。</h3> <h3>河口口岸,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铁路昆河段终点站,属国家一类口岸。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城南端,与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国境线长193公里。</h3> <h3>河口口岸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城南端,与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国境线长193公里,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铁路昆河段终点站。</h3> <h3>2004-2012年是云南省货运量最大口岸。2013年上半年河口口岸货物吞吐量达到125.84万吨,实现进出口总额27.40亿元人民币,两项指数均创历史新高。</h3> <h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口海关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是隶属于昆明海关的正处级海关机构之一。</h3> <h3>河口海关历史可追溯至1897年,在经历解放后多次机构名称变更后以及自卫还击暂停办理业务后.</h3> <h3>1993年海关总署批准恢复设立河口海关并开办海关业务,2002年8月,经昆明海关党组批准成立河口片区海关党组,负责统筹、协调、领导河口海关、河口海关缉私分局、金水河海关各项工作。</h3> <h3>河口口岸,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铁路昆河段终点站,属国家一类口岸。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城南端,与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国境线长193公里。</h3> <h3>河口口岸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城南端,与越南老街市隔河相望,国境线长193公里,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口岸,又是滇越铁路昆河段终点站。</h3> <h3>1897年7月1日,河口口岸开阜通商。</h3><h3></h3><h3>1951年春,新中国成立后,由公安边防部队和海关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站对口岸出入境业务进行管理。1952年2月成立河口边防检查站,河口口岸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为国家口岸对外开放。</h3><h3>1979年1月河口口岸关闭,1993年6月30日恢复开通。该口岸五大联检机构健全。目前,年出入境人员流量100多万人次,交通工具近10万辆次,货运10余万吨。</h3><h3></h3><h3>1996年2月14日,滇越铁路货运正式复通,1997年4月18日国际旅客联运复通。</h3><h3></h3><h3>2002年,口岸贸易额159916万元人民币。</h3><h3></h3><h3>2004-2012年是云南省货运量最大口岸。2013年上半年河口口岸货物吞吐量达到125.84万吨,实现进出口总额27.40亿元人民币,两项指数均创历史新高。</h3> <h3> 越南语作Vinh Ha Long(意为「龙下海之处」)。越南北部广宁省鸿基市附近东京湾西北部海岸的海湾。位于海防东南方164公里(102哩)处,面积1,500平方公里(580平方哩),包含约3,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典型的形式为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还有一些洞穴和洞窟,共同形成一幅异国风味的如画景致。水域和热带森林中可见各种不同的海生及陆生哺乳动物、鳄、鱼类和鸟类。</h3> <h3>下龙湾,位于北部湾西部,离越南首都河内150公里。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下龙湾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 下龙湾坐落在越南海防市吉婆岛以东,鸿基市以南,它的1600多个 岛屿和小岛构成了一幅石灰石柱形的独特海景。下龙湾是越南广宁省的风景旅游区,面积为1500多平方公里,分3个小湾。这里山奇水秀,风景如画,是喀斯特地形最瑰丽的地区,素有“海上桂林”之称。</h3> <h3>下龙湾以景色瑰丽、秀美而著称。1600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错落有致的分布在1553平方公里的海湾内,有的一山独立,一柱擎天;有的两山相靠,一水中分;有的峰峦重迭,峥嵘奇特,堪称奇观。因其景色酷似广西的桂林山水,因此世人又称之为“海上桂林”。</h3> <h3>关于海湾起源有两个类似的传说,反映在名称上。第一个传说称龙 猛力跺在地上而使山岭崩倒,形成了很快被水填满的谷地;仅有山岳的峰顶——现在下龙湾的岩岛——浮在水面上。另一个民间传说提到龙的长尾把大地撕裂,造成谷地和缝隙,而在龙跃入邻近水域时淹了水。两种版本都借自现代关于塔拉斯各(Tarasque)怪兽的传说,这是一种像龙的海洋生物,据说住在下龙湾。</h3> <h3> 众多石造工艺品的发现证实了和平文化(约1万年前兴起)曾发展至此,还有特定下龙文化的遗物。到19世纪为止,下龙湾一直被中国和越南人海盗利用,但到20世纪在下龙湾岛屿居住的人民还是有限。</h3> <h3>沿著海湾岸边有不少人靠著下龙湾的船运和渔业维生,旅游业也很重要,部分原因是有人渴望见到传说中的塔拉斯各怪兽。为促进经济成长而增建工厂及住宅区的计画遭逢了保护海湾生物与自然景观方面的阻力。1986年吉婆岛(本区最大的岛屿之一)的一部分被画为国家公园,1994年整个海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h3> <h3> 在1500平方公里的海面上,山岛林立,星罗棋布,姿态万千,这里 究竟有多少岛屿多少山峰,至今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据说共有3000多座,仅命名的山、岛就有1000多座。下龙湾的名称来历有种种传说:一说是上天遣神龙降临北部湾,助越南人民抗击外侵,龙口吐出颗颗龙珠打击侵略者,龙珠落进海里,化为岩石,耸立成山。还有人说有一群白龙从远方飞来,被这里的绮丽风光所吸引,从天上下来留在海湾里。白龙翻腾激浪,化作千姿百态的奇山异岛。据科学工作者考证,这里是原来欧亚大陆的一部分,后沉入海中,形成了这种自然奇观。</h3> <h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山石、小岛雕附的形状各异,有的如直插水中的筷子,有的如浮在水面的大鼎,有的如奔驰的骏马,还有的如争斗的雄鸡,最有名的是蛤蟆岛,其形状犹如一只蛤蟆,端坐在海面上,嘴里还衔着青草,栩栩如生。</h3> <h3>岩岛上有许多岩洞,其中木头洞最具特色,有“岩洞奇观”之称,位于万景岛海拔189米最高峰的半腰,洞口不大,洞内广阔,分为三层,外洞可容数千人,洞壁上的钟乳石 ,形成各种动物形象,活灵活现,令人称奇。</h3> <h3>中门洞是下龙湾又一个著名的山洞,也分为形状、规模各不相同的三间。外洞像一间高大宽敞的大厅,可以容纳数千人。洞底平坦,洞口与海面相接。涨潮时,小游艇可以一直开进洞中。外洞口周围长满了榕树、竹子、石松等草木。从外洞通中洞的拱形洞口,只能容一人通过。旁边立着一块酷似大象形状的灰白色的大石头,像卫士守卫着洞门。中洞长8米,宽5米,高4米,洞里又似一个精美的艺术馆。再通过一个螺口形的洞口,就进入了长方形的内洞,长约60米,宽约20米,四周钟乳石错落有致,很自然地形成许多小洞及生动的雕像造型。</h3> <h3>万景岛以西3公里,有个巡洲岛,这是下龙湾惟一的土岛。岛的东部 有几栋两层楼房,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幢八角形的红瓦楼房,掩映在青松、白檀丛中,室内陈设全部是竹藤制品,显得简朴美观。这是胡志明主席生前游览下龙湾时常常休息的地方。</h3> <h3> 下龙湾不仅山明水秀,而且物产富饶,海里有许多名贵的水产。下龙湾的气候和地形适宜于各种热带鱼类生活,又有几个河口带来的食物,因此越南沿海的各种鱼类,在下龙湾都有。</h3> <h3> 下龙湾还有巴门岛上近乎原始状态的热带丛林,岛上树木花草青葱繁茂,还有野猪、梅花鹿等野生动物出没。特别是在若岛,你可以看到一个极讨人喜欢的红鼻猴王国。这里养的猴子都是红鼻子、红屁股。岛上的猴子极为顽皮和大胆,见到陌生人,就成群地跑到海滩上跳跃,欢呼。</h3> <h3>  下龙湾气候属于热带气候,水多而潮。夏季湿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干、雨季明显。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5月至10月为雨季,雨季多有大雨和暴雨,气温高,湿度大。年平均温度在15℃至25℃之间。下龙湾最佳时间,越南的11月至次年2月气候宜人,阳光明媚,万里碧空如洗,百花争奇,这个季节是越南旅游的时宜的天气。</h3> <h3>巡洲岛,在下龙湾,木头岛以西三公里处,这是下龙湾唯一的土岛。岛的东部有许多两层楼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幢八角形的红瓦楼房,是胡志明主席生前游览下龙湾时休息的地方。中门洞是下龙湾又一个有名的山洞,也分为形状,外洞像宽敞的大厅,可以容纳数千人。洞底平坦,洞口与海面相接。涨潮时,小游艇可以一直开进洞口。</h3> <h3>天宫洞,下龙湾天宫洞位于木头岛,由三个子洞组成。天宫洞的特色是它很像天上宫殿的辉煌耀眼。表像各异的巨型石乳,木头洞距天宫洞300米左右,同样位于木头岛。其面积约5000平方米,由三个子洞组成。木头洞名称出自古代民间传说。它的特色是具有一种古老而幽静的美。洞的外间为一个大盆地,里面是一个具备了绘画和建筑艺术结合成的辉煌歌舞场。巨大雄伟,精美柔顺的石块石乳。在灯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彩。</h3> <h3>香炉石,位于木头岛的东南距离旅游码头约5公里,香炉石就像一只香炉,有着细小的底部。对一般越南人和当地的渔民的来说,香炉烧香表示希望能够同天地,祖先心灵相通。因此,香炉石形象在当地人的心既亲切又神圣。香炉石四周的海水碧绿清澈,远挑山无色,只是茫茫在无边无际的天边,落下一片山的影子,远山如出水中,天蓝高挂,每一朵去都在极速的奔跑,像是羞于这岛上的美景,更像是包容这香炉石的净化。</h3><h3></h3><h3><br></h3> <h3>斗鸡石,两块石头如水中托出,面对着面,脸对着脸。天然成趣,形象逼真。两只石鸡风雨无阻的对视着,如两个古老的恋人,似窃窃私语,似含情脉脉。更似窃窃私语,诉说着上天地人情,变化苍桑。斗鸡石于2000年被选为越南旅游业的标志。也是下龙湾的形象代表。</h3> <h3>惊讶洞,位于下龙湾世界自然遗产区的无串子群岛上,距旅游码头15公里左右。它是下龙湾上最宏大,最美丽的岩洞之一。其面积约10000平方米,分外,中,内三间。惊讶洞特色之一是洞顶都有无数的小窝,游客进洞后感觉好像是走在繁星密布的天空下。在1938年出版的下龙湾旅游介绍书中,法国人曾把该洞命名为"惊讶的岩洞"。</h3> <h3>基托夫岛,距旅游码头13公里左右,其旧称为吉娘岛,一面陡峭,一面倾斜,山脚下是一片洁白,平坦,细密的沙滩。于1962年胡志明主席同苏联航天英雄飞行家基托夫赴岛视察。为了表示越南苏联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往来,就以基托夫的名字为该岛命名。上岛参观时游客可在巍然耸立的石山上亲身接触到下龙湾的天云山水,也可在不同高度观赏下龙湾的无数石岛景色。该岛上有游泳橡皮圈,泳衣,淡水,饮料等服务项目。</h3> <h3>赛辛岛,是下龙湾唯一的土岛,面积为87平方公里,马鞍形,两头约100米高,中间低落,山坡往南方斜,山上有一片珍贵树木的原始树林。位于湾上著名景点之中,其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旅游方式,岛上过夜,传统礼节,艺术表演等活动,使人融入自然。此岛上已有沙滩、酒吧、淡水冲洗、泳具出租等服务项目,以便为游客提供休息和娱乐之便。</h3> <h3>人头石,往东南距惊讶洞两公里多。该岛像是一颗长颈的希腊人头像,有着高凸的大鼻子,垂接水面。其顶端上那些枯槁的树丛好像正迎风飘扬的缕缕发丝。空洞和贞女洞,位于无串子岛东面的两座弓背形的小岛上。两洞之间的距离为700米,如果在这个洞口大喊,在另一个洞口的也能听见。这两个洞的钟乳石非常美丽,形象无比,神态各异。奇巧乖张。</h3> <h3>万门渔村,很久以前,下龙湾已存在一些海上渔民村,渔民在那里居住,生活,捕捞。下龙湾世界遗产区现有4个渔民村,分别是三坑万门、汪滃和茖砬渔民村,共有287户居民,其中最大的是万门村,这里还留下许多具有海洋性的,独特的古老渔文化。来到这里,游客就有机会了解下龙湾自然遗产区的渔民生活,工作和独特的传统文化习惯。这里有讲不完的故事,听不完的传说。一暏游人的好奇之心。</h3> <h3>三窖湖,位于小牛头岛,往东南距旅游码头25公里。三窖湖因其山水景色艳丽而著名。这里有三个水湖,均与三个水窖相联通。进入湖区游客必须坐小竹船穿过山下通道才能进入。又长又黑的通道内,顶上有许多石乳垂向水面。通道口外面石壁上生长着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植物。进入三窖湖大约需用45分钟。平日,通道口外均有小船为游客提供服务。</h3> <h3>群烂岛,位于拜子龙岛,从12世纪开始,岛上开始兴建越南当时最重要,繁荣的国际性贸易港口。这里现存留许多有价值的历史遗迹,亭,寺,庙宇不少。虽离陆地很远,但是岛上的人们还保持着具有海岛特色的风俗习惯。上岛的时候,游人可以看到用来制作清洁玻璃品的纯白水晶沙,并有机会品尝美味的海鲜。如今岛上已有一些随时迎接游客吃住行配套。</h3> <h3>玉晕岛,此岛为土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距旅游码头34公里。岛周围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岛上有一座高182米的万春山。该岛还有下龙文化系考古遗址,其面积为4500平方米宽,有贡安古代商港和17-18世纪阮朝和莫朝古城的遗址。以前岛上居民在海底开采珍珠,这里珍珠特别明亮,美丽,据说在黑夜里,经常看见海里珍珠的光泽形成一片光环,笼罩着此岛。因此,该岛起名为玉晕岛。喜欢珍珠的游人可以来碰碰运气。</h3><h3></h3><h3><br></h3> <h3>  胡志明纪念堂(越南语:LangChuTichHoChiMing)是越南独立之父胡志明的安息之地,位于越南首都河内(HàNội)巴亭广场(QuảngtrườngBaĐình)西端。</h3> <h3>  胡志明于1969年9月2日病逝后,越南政府在此动工兴建胡志明陵堂。纪念堂建设工作始于1973年9月2日,1975年8月29日正式落成。陵墓的灵感主要来自莫斯科的列宁墓。并加入越南建筑的独特成分,如坡形屋面。所用灰色花岗岩材料,内里有灰色,黑色,红色磨制。门廊上方写有:主席胡志明 (越南文:Chủ Tịch Hồ Chí Minh 越文大字) 。</h3> <h3>  陵堂主体结构高为21.6米,宽41.2米。陵墓两侧有两个平台,七级阶梯。陵墓正门前广场上分为240个小绿带,各宽1.4米。陵墓周围的花园里有超过240种花卉植物,均来自越南不同的地区。</h3> <h3>陵堂坐西朝东,形如莲花,简朴庄严,建筑宏伟。陵前大厅红色花岗石壁上书“没有什么比独立、自由更可贵了”的金色大字和胡志明的亲笔签名。胡志明纪念堂两侧的墙壁上有这样两句标语:“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万岁”,“胡志明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标语用越语书写。陵内安放胡志明的遗体,遗体是保存在中央大厅由中国提供的水晶棺中,由军方仪仗队守护。在暗淡的灯光下水晶玻璃会楚楚生辉。</h3> <h3>陵墓开放时间为每日中午十二时前。今天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很多外国政要。陵墓偶尔也会因为修复和维护工作而封闭。</h3> <h3>陵园里有严格的着装与行为规则,如必须覆盖全腿,在访问陵墓时要保持沉默、严肃,并成两行行进等等,工作人员和警卫们会严格执行这些规则。</h3> <h3>  胡志明(越南语:Hồ Chí Minh),原名阮必成(越南语:Nguyễn Tất Thành),参加革命后又曾改名为阮爱国(越南语:Nguyễn Ái Quốc)。胡志明自幼就有赶走法国殖民者,解放同胞之志。1911年底,胡志明取名阿三,到法国联合运输公司的商轮“拉都舍·特莱维勒都督”号上当厨师助手,从此离开祖国,到过欧洲、非洲、美洲的许多国家。也正是他的这段经历,让其看清楚了资本主义社会和殖民主义的残酷。1924年12月中旬,胡志明化名李瑞(Lý Thụy)从苏联来到中国广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胡志明化名胡光(Hồ Quang)到中国南方桂林等地区,同越党中央取得联系,准备条件回国活动,法国于1940年6月沦亡后,日本于9月占领印度支那北部,越南局势发生急剧变化。</h3> <h3>1945年,胡志明的一系列行动对越南的解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越南人民在胡志明领导下胜利地发动了八月革命,解放了越南全国。8月26日,他带病来到河内。9月2日,在河内巴亭广场五十万人的群众集会上,胡志明代表临时政府宣读《独立宣言》(越南语:Tuyên ngôn Độc lập),庄严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Việt Nam Dân Chủ Cộng Hòa)的诞生。</h3> <h3>沙巴(Sa Pa) 地处越南西北部,是越南乃至东南亚地势最高的地方,最高海拔2100米左右。越南以前是法属殖民地,所以沙巴尽管处在深山,但是处处是法式建筑,当地有很多越南的少数民族,其实有些和中国的民族类似,只是叫法不一样。</h3> <h3> 沙巴是越南的避暑胜地,早在殖民地时期殖民者就在里面修建了许多避暑山庄,所以说沙巴是隐藏在亚洲深山里的欧洲小镇,到现在还有许多来自荷兰,丹麦,法国,美国的老外来避暑,满大街的欧式建筑和当地的少数民族再加上金发碧眼的白种人在一起,居然是那么和谐。沙巴的主要语言是越南话和英语,所以说沙巴是越南的洋人谷。</h3> <h3>  沙巴(SAPA)是越南的“丽江”,法国、欧洲殖民文化的色彩一直保留下来,加上怡人的气候,近十几年来一直是西方游客喜欢休闲度假的地方,最美的景色是在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6月间。沙巴的神韵在于雾换景移,幻化无穷,引发无尽的暇想。特别是在含龙山上(HAMRONG)观看雾中的沙巴全景,宛若坐在天庭看凡间仙景,是发呆发烧的好地方。沙巴还是西方文化与当地少数民族(苗族)融合的地方,产生了浓郁的人文景观。</h3> <h3>  沙巴是越南北部的高山度假胜地,位于越南最高峰Phansipang山脚下,海拔1650米。越南有54个少数民族,其中一半以上聚居在老街省,沙巴居住的主要是苗族和瑶族的分支。与其它早已被开发为旅游区的地区相比,沙巴的山民仍保持着非常传统的生活状态,对外来的旅游者既不排斥,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h3> <h3>  去沙巴最好选择周末,周末集市是沙巴最热闹的地方,山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出售自家出产的农产品,购买各种生活用品。 忙忙碌碌的当地人和举着相机四处游荡的游客形成有趣的对比。镇上天主教堂前的小广场就是著名的“爱情市场”。周末的傍晚青年男女们聚集在这里,小伙子喜欢上哪个姑娘,就走上去轻轻拉起她的手。如果姑娘没有把手抽回去,就说明她对小伙子也有好感。如果姑娘抽回了手,小伙子就要另外寻找心上人了。这是各个民族的服饰争奇斗艳的大舞台。</h3> <h3>  沙巴最美的景色就是在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6月间,沙巴能够在有雾的天气中幻化出无穷无尽的暇想,西北有一座海拔2228米的山峰,越南的最高峰潘士朋峰距离镇压子办有9公里。“潘士朋”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中昌“三块又大又平的石头”,因潘士朋峰山顶上有三块大古头而得名。距沙巴2公里处,有瀑布。8公里处有一个芒花村,位于海拔1200米的山坡上,村边有一座用藤编织的吊桥。从沙巴往北6公里,可观赏崖壁画、沙巴市场周六晚的恋爱市场房间的阳台上泡COFFEE发呆:看沙巴街头的风景,看阳光下暖色的西式建筑,看浓雾中载着三个人驶过的原苏式摩托车留下的光迹,看当地少数民族操着熟练的英语向老外推销她们编织的手工艺品,胡乱地拍些过往的人影。</h3> <h3>这是沙巴的苗族孩子。</h3> <h3>沙巴的街道充满着欧洲风情。</h3> <h3>到处洋溢着鲜花和阳光。</h3> <h3>沐浴着阳光的小恬。</h3> <h3>美丽无处不在。</h3> <h3>寂静中的快乐。</h3> <h3>倒影洋溢的辉煌。</h3> <h3>辉煌弥漫的微笑。</h3> <h3>榕树下的胜利美女。</h3> <h3>美不胜收的景色。</h3> <h3>人景美如画。</h3> <h3>欢乐胜于景。</h3> <h3>婀娜多姿。</h3> <h3>热情奔放。</h3> <h3>尽情挥发。</h3> <h3>如此博大。</h3> <h3>乐融山水。</h3> <h3>水清情浓。</h3> <h3>乐此不彼。</h3> <h3>共舞之邀。</h3> <h3>为景折腰。</h3> <h3>岛屿鹤壁。</h3> <h3>狂舞美画。</h3> <h3>放怀欢笑。</h3> <h3>在此留影。</h3> <h3>追逐欢乐。</h3> <h3>人比景美。</h3> <h3>心灵有感。</h3> <h3>心灵透息。</h3> <h3>心灵相向。</h3> <h3>心灵穿越。</h3> <h3>共息共乐。</h3> <h3>结束了几天的游程,我们快乐,我们亲密,我们是永远的闺蜜!</h3> <h3>四季</h3><h3>春</h3><h3>顶着寒风,迎着冰雪,</h3><h3>硬是在白茫枯萎的世界中画出一缕缕的翠绿,</h3><h3>这绿色唤醒了冬眠的大地,</h3><h3>惊呆了肆虐的风暴,</h3><h3>吓退了冰霜雨雪,</h3><h3>让万物在阳光下伸了个懒腰,</h3><h3>把花仙子的衣裙点缀在翠绿之中,</h3><h3>用绿的精灵传播着春的信息。</h3><h3></h3><h3>夏</h3><h3>骄阳如火,万物蓬勃,</h3><h3>热情放纵地用赤诚拥抱着博大的世界,</h3><h3>这帜热带来热闹和繁华,</h3><h3>亲吻着群山田野,</h3><h3>催促着生长的步伐,</h3><h3>让空间更加绚丽多彩,</h3><h3>把缤纷的精彩撒在阳光之中,</h3><h3>用婀娜多姿的热烈绽放着夏的火艳。</h3><h3></h3><h3>秋</h3><h3>一片金黄,一片红妍,</h3><h3>装扮着大江南北的群山田野,</h3><h3>这璀璨的色调滋润着勤劳的人们,</h3><h3>赞美着丰收的汗水,</h3><h3>激励着来年的畅想,</h3><h3>让大鹏更加长翅高飞,</h3><h3>把喜讯化为斗志的催生,</h3><h3>用金色的画笔描绘秋的世界。</h3><h3></h3><h3>冬</h3><h3>摘下色彩,换上洁白,</h3><h3>冰雨雪霜洗刷着色彩斑斓的河山,</h3><h3>这水的化身如此永恒的变换,</h3><h3>磨练着梅花的意志,</h3><h3>考验着松柏的长青,</h3><h3>让雪后的世界更加纯洁,</h3><h3>把残酷的现实告知众生,</h3><h3>用严峻的线条刻画冬的来临。</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