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经典课例,彰显核心素养——山东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梁山县苏师志远学校小学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聚焦经典课例,彰显核心素养<br></b><b>——山东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br></b><b>梁山&nbsp;&nbsp;孙秋连&nbsp;&nbsp;2019年4月于临沂</b></font></h1><h3></h3><h3></h3><h3><b><font color="#b04fbb">&nbsp; </font></b></h3><h1><b><font color="#b04fbb"> 万物生发春风暖,最美人间四月天。依依垂柳细柔柔,萋萋芳草绿绵绵。4月1日,我们一行四人在县教研室乔卫华主任的带领下开启了唯美的学习之旅。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临沂,摆脱疲惫,重整行囊,满怀憧憬,踏上了一抹净土——临沂外国语学校。静谧的校园,浓荫的小路,鲜艳的花朵儿……精神盛宴就这样开始了。</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  此次研讨活动由下面几个环节构成:专家学术报告(1节)+各地市优秀教师示范课展示(16节)+区域研究成果展示(4节)。本次研讨活动聚焦各地市经典优秀课例,密切结合统编新教材的创新点,以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为教师带来新教材理念下的课堂新气象:真实、流动、丰富、多元、创造、个性……</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nbsp; 省教科院李家栋老师作了题为《经典课例的诞生》学术报告,通过两个成功的课例,运用解剖麻雀的方式,向各地与会代表诠释了经典课例诞生的过程。报告指出,经典课例成功必备的三个要素:</font></b></h1><h1><font color="#b04fbb"><b>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教学生不会的,需要帮助学习的内容。<br></b><b> 二、教学重点突出,落实语文要素,课堂不仅学课文,更要扎扎实实学语文,正确处理学课文与学语文的关系。语文学习要从学习语言、学习理解词语、学习观察表达等方面入手。<br></b><b> 三、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以读为本,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把读书、思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中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升审美、传承文化。</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  此次活动各地市展示的优秀课例,授课内容围绕统编教材一至三年级进行,其中《枫树上的喜鹊》、《青蛙卖泥塘》、《肥皂泡》分别有2-3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每节课例都凝聚了授课老师及背后团队的心血和智慧,老师们高效的精彩课堂、扎实的语文素养、灵动的语言评价、新颖的板书设计、巧妙的方法提升……让与会老师时不时地报以热烈掌声。而且课堂在彰显语文核心素养上做了充分尝试,达到了非常好的预期效果。有几堂课特别出彩,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r></b><b>&nbsp;<br></b><b> 济宁邹城市张凤芹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枫树上的喜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紧紧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多方法、多角度反复诵读,让学生读通、读懂、读透重点词句背后的意思。比如:在理解“渡口”一词时,结合图片,引出“渡口旁”“渡口边”“渡口对岸”“渡船”等一系列相关词语,通过这种立体全方位教学,学生一目了然,举一反三,轻而易举地攻克了这一关键重点词语;依据“鹊,鹊鹊,鹊鹊鹊”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分梯度进行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训练,扎实有效地对学生的语言基本能力进行夯实。整堂课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规律,以读为本,以读促教,在语言实践中学习了语言、理解了语言、运用了语言,教学重点突出,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全面提高。</b></font></h1> <h1><b><font color="#b04fbb">  烟台市芝罘区的王少燕老师执教《雷雨》一课,她沉稳精准的课堂语言,灵动机智的课堂评价,给与会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王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新颖的教学理念,联系图片,结合生活经验,创设逼真情境,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课堂紧凑高效,环节丝丝入扣,或启发,或讲解,或畅想,或运用,互动和谐流畅,师生默契,行云流水。</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nbsp; 临沂市杏园小学的王晓群老师执教的《我变成了一棵树》,亮点颇多。教师流畅自然的衔接语言,让人为之叹服;创设情景朗读、口语和书面语表达相结合,充分做到以学定教。由扎实的文本学习到师生接读《逃家小兔》,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朋友圈里永远不能回家的消防员引发的思考),“如果我能变,就变成了一阵暴雨,落在着火的大森林里,让消防员们不再用生命来换取安宁”,情感步步升华,触动与会老师的泪点。巧妙地把新闻热点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让情感教学和生命教育融为一体。</font></b></h1> <h1><font color="#b04fbb"><b>  来自四个地市的老师代表,分享了所在地区利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进行的研究和探索经验,内容涵盖识字写字、课程整合、预测阅读、课外阅读等方面。<br></b><b> 崂山区的《多元识写,发展思维》,充分关注思维要素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作用,凸显思维要素的汉字学习材料,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多元识写教学策略。<br></b><b> 博兴的《基于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合研究与实践思考》,根据当地的教育背景和现行教科书的编排特点,依据课标要求,充分分析师生共成长的需求,从而进行单元整合和模块化教学研究。<br></b><b> 济南历下区的《预测阅读的训练与落实》经验分享中指出,预测阅读重在唤醒意识、掌握方法。<br></b><b> 临沂的《抢在春天里播种》,根据所在地区教育教学实际,从阅读认知、阅读实践、阅读思考三个方面,浅谈统编版教材课外阅读策略落实。</b></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b>&nbsp; </b><b>为了做好本次会议精神和经验的传递工作,李家栋老师建议各地进行集中研讨,梳理本次会议精神,可以结合观摩课例和四个微报告进行。同时,提出了四个值得思考的问题:<br></b><b> 1.研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精神是什么?<br></b><b> 2.课堂教学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br></b><b> 3.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突出重点、突出语文要素?<br></b><b> 4.如何处理“学课文”与“学语文”的关系?<br></b><b> 李老师希望各地市教研室带着这些思考,继续探究如何上出高效、优质的语文课堂。这次会议传递了真实的做法和思路,优质的语文课堂,老师要有解读、研究教材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技术的能力,教学评价的能力。</b></font></h1><h3></h3> <h1><font color="#b04fbb"><b style="">  三天观摩学习,收获满满,将一些感悟和思考简单梳理一下,敬请同仁交流指正:<br></b><b style="">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所有教学活动都不能脱离这一根本。<br></b><b style="">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课堂生成什么?唯有走进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课堂,走进实践,方能有所顿悟。<br></b><b style=""> 三、把握规律,以读为本。语文教学不能以单纯的教课文为目的,而要处理好与学语文的关系,课堂教学要符合语言文字规律,要把握学生语言素养提升规律,唯有通过充分阅读、全面阅读、精准阅读等等一些列的阅读训练,把读书、思考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提升审美、传承文化。<br></b><b style=""> 四、方法多样,以趣促学。词组积累,不是单单识记,更巧妙的是与文本、生活密切关联;运用多种有趣高效的形式辅助学生理解词语、句子,趣味是最好的粘稠剂;为学生渲染情景,让孩子们乐享其中;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教学,语文源于生活,也本该回归生活;故事之所以称之为好故事,写作技巧和方法是基石,更重要的是情,情是写文章的根和魂;想象力是深藏在孩子们心中一种神奇的魔法盒,需要老师的引导做钥匙来开启它,鼓舞它,绽放它;课堂可以和社会见闻相结合,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学生们的感悟会更深刻;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一直被重视,但它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具体详细的位置却没有过多的被涉及,孩子们有的结构很漂亮,但字大小不一;课堂设计美轮美奂,教师、学生受其吸引,反而对文本忽视了应有的关注度;不可拘泥于课件和教学设计,要时刻关注学生,经典的课堂是学生的课堂!</b><b style=""><br></b></font></h1> <h1><b><font color="#b04fbb" style="">  观摩学习已经结束,对于老师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种思想上的洗礼,精神的大餐。著名语文教师王崧舟曾说过:&nbsp;语文就是这样,读够一定量,写够一定量,自然就实现了语文核心素养:出口能成章,下笔能成文。是啊,语文从根本上来说学的不是文字,学的应是语言文字最深层的流淌了几千年的文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这应该就是语文老师的担当和伟业吧。<br></font></b><h1><font color="#b04fbb"><b>  最后,给大家一个小惊喜,经过老师们的合作分享,我整理了部分省课课件(1-3年级,新增加了两节优秀课件)和省教科院李家栋老师的讲座《经典课例的诞生》视频资料,上传到了百度网盘,需要的老师可以打开链接,输入提取码,下载即可!<br></b><b>链接:https://pan.baidu.com/s/1UcDGeeye-jBp88Bx1WYhsg <br></b><b>提取码:25h7 </b></font></h1></h1><h3><h3><br></h3></h3>

语文

老师

学生

课堂

教学

课例

语言

统编

学习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