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琴史》通古今

无风

<p><b>音乐总有一种很神奇的治愈力量,没有音乐的日子不可想象。这两年,纯音乐听得多了起来,对音乐相关的电影和书籍也慢慢感兴趣了。</b></p><p><br></p><p><b>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古琴曲,那悠远低沉又孤芳自赏的声音,契合了所有心境。想要有更多了解,找到了这本《琴史》。起初我以为这类书会很枯燥,没想到越看越喜欢,觉得很有意思。</b></p> <p><b>《琴史》,成书于1084年,明朝朱长文著。全书共分六卷,前五卷是先秦到宋代的琴人传略,第六卷论述了古琴的斫制及音调歌美等琴道,体现了作者的史学观和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第一部琴史专著。后方木鱼对本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并增加了延伸阅读和名家杂论,丰富了书的内容。</b></p><p><br></p><p><b>通过这本书,我不但知道了古琴作为乐器的特点和发展历史,还了解了历朝历代琴家的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琴家,这个特殊的群体,给我们展现了情趣高雅、淡泊脱俗的人格风貌。</b></p> <p><b>跟随着文字,又找到相应的琴曲,一边看一边听,体会着琴声的悠悠意境和古人抚琴时的情意表达。</b></p><p><br></p><p><b>看着书,就有一种感觉,古人和今人是相通的。古琴,让古人和今人跨越时空握手传承。琴音,让古人和今人隔着岁月心意相通。</b></p><p><br></p><p><b>通过《琴史》,我仿佛看到上古伏羲制琴弹琴时的欣喜,体会到圣人孔子一遍遍弹奏习琴时沉浸其中的深意,看到蔡文姬抚琴时泪珠儿一滴一滴,体会到伯牙子期天下之大只有你懂我的难得。</b></p> <p><b>琴曲常见的体裁有畅、操、引、吟、弄、调等,“畅则和畅,操则立操,引则引说其事,吟则吟咏其事,弄则习弄之,调则调理之”。</b></p><p><br></p><p><b>书中讲到,古之琴曲,和乐而作者,命之曰“畅”,达则兼济天下之谓也;忧愁而作者,命之曰“操”,穷则独善其身之谓也。翻阅此书,发现“畅”少而“操”多。看到只有《神人畅》和《南风畅》,而“操”就有很多,有《襄陵操》、《岐山操》、《拘幽操》、《文王操》、《猗兰操》……。按照“畅”为和乐而作,“操”为忧愁而作,可见,乐少而忧多也。</b></p><p><br></p><p><b>生活一路向前,顺畅的时候少,磕磕绊绊的时候多,所以,古人用琴音抒发心中的忧思、志向、苦闷和孤独。而今人,不也是这样的吗?“琴者心也,琴者情也”。</b></p> <p><b>古琴,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的内涵。首先,制琴之材采用凝聚了山水灵气的上等木料。其次,它依凤的身形制成,全身与凤身相应,有头、颈、肩、腰,有尾,有足。琴的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叫上山下泽,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b></p><p><br></p><p><b>它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琴面上有十三个“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b></p><p><br></p><p><b>古琴,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所以具有余音绕梁、绵绵不绝的特点。琴的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种音色,象征了天、地、人之和合。</b></p><p><br></p><p><b>传说四大名琴,有齐桓公之“号钟”、楚庄王之“绕梁”、司马相如之“绿绮”、蔡邕之“焦尾”。</b></p> <p><b>书中记载了包括古代君王在内40余位琴家的故事,笔记中一一呈现非常困难,从中找几个代表性的拿来分享。这些故事即可体现琴音的作用,又可悟出一些人生事理。</b></p><p><br></p><p><b>一、文以载道,琴亦可载道</b></p><p><b>书中写道,“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虞舜奏五弦琴,歌《南风》,用琴音感化人民,“德如泉流”、“以平天下之心”、“以琴道致和平”。</b></p><p><br></p><p><b>古代君王,非常重视音乐,他们通过音乐审查为政的得失,认为“心和则政和,政和则民和,民和则物和”。天下之乐都和谐了,听过的人则向善远恶,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b></p><p><br></p><p><b>可见,上古时期,琴竟可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工具,用来考证社会的治乱兴衰,这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倒是基本一致。我在想,与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b></p> <p><b>二、习琴之道,亦为通学之道</b></p><p><br></p><p><b>书中讲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连十天都弹奏同一首曲子。师襄说:“这首曲子你已经学好了,可以另学新曲。”孔子说:“我已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其技巧。”过了一段时日,师襄子说:“这首曲子的技巧你已经掌握,可以另学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首曲子的思想感情。”又过了些日子,师襄子说:“你已经掌握了曲子的思想感情了,可以另学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了解曲子的作者是谁。”又过了些日子,孔子说:“时而严肃沉思,时而安闲远望,志向高远。”又说:“我知道作曲者是谁了,这人皮肤黝黑,体形颀长,目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的王者,如果不是周文王还能是谁呢?”师襄子回答说,“这首曲子正是《文王操》啊。”</b></p><p><br></p><p><b>孔子学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为他对自己学习的要求很高,形式、技巧、思想感情,直至作者,一步一步,要完全掌握了才进入下一曲。孔子学琴的故事,让我不由得思考学习的真谛: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学习呢?这样的学习方式,有什么是学不好的呢?</b></p> <p><b>三、知音难觅,要懂得珍惜</b></p><p><br></p><p><b>伯牙鼓琴,六马仰秣。是说伯牙弹琴时,吃草的马都会抬起头来倾听,鸟兽都为之感动。可见他的琴技之高。虽说琴为悦己而鼓,但若有那么一个人懂得你心声、知你之意,是不是孤单减半、乐趣倍增呢?</b></p><p><br></p><p><b>据说伯牙乘船沿江游玩,行至一座高山,天上突然下起了小雨,伯牙便泊船江边,耳听淅沥的雨声,眼望远处巍峨的高山和朦胧的江面,不禁触景生情,抚琴一曲。弹到尽兴之时,突然听到岸边有人道:“美妙啊,多么巍峨的高山!”伯牙心中一动,遂曲调一转,又弹奏了一曲《流水》,又听到那人赞道:“美妙啊,多么浩荡的江水!”伯牙又佩服又激动,出得船来,看见岸边坐着打柴人子期。伯牙对子期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琴曲与心声,你是我的知音啊!”两人心意相通,结为莫逆。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将琴砸碎,从此再也没有弹过琴,这便是“伯牙碎琴谢知音”的故事。</b></p><p><br></p><p><b>有人说“人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理解”。是的,一个人一生之中若能遇到三两知己、知音,便是幸事,值得珍惜。</b></p> <p><b>四、琴声悠扬,成就爱情佳话</b></p><p><b>《诗经·关雎》中写道“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意思是遇到美丽善良的女子,就弹奏琴瑟亲近她。以琴为媒成就的爱情故事里,少不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b></p><p><br></p><p><b>司马相如年少时就擅长弹琴。客居临邛时,富人卓王孙备办酒席宴请相如,酒兴正浓之际,临邛令请其弹琴助兴。相如弹奏了那首有名的《凤求凰》,听闻琴声,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从门缝里偷看他,司马相如精湛的琴艺,博得众人称赞,更使隔帘听曲的卓文君倾倒。后来,就有了文君夜奔的故事。</b></p><p><br></p><p><b>《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写道:“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今相重,而以琴心挑之”,这就是“琴挑文君”的来历。爱情故事,总给人无限遐想,音乐的加入,又增添了许多浪漫色彩。</b></p> <p><b>五、琴寄哀思,抒发心意</b></p><p><b>蔡文姬,蔡邕之女,精通音律。她的一生,坎坷曲折,颠沛流离。年轻时丈夫去世,没有留下子嗣。后来政局动荡,被胡人虏掠,沦落到南匈奴,在胡地12年,生下一子,后被与其父交好的曹操赎回,从此与子骨肉分离。回来后,常常感伤乱离,追悼怀愤,赋长诗两章。在诗中,她写道:“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儿呼母兮号失声,我掩耳兮不忍听”,诉尽了悲哀和凄凉。</b></p><p><br></p><p><b>传说《胡笳》是蔡文姬所作,她用琴音表达曾遭受戎狄的困辱、归来后又承受母子永不相见的痛楚,寄托哀伤和情思。</b></p><p><br></p><p><b>每次听到古琴曲《胡笳十八拍》,就仿佛看到蔡文姬坐在那里弹着琴,一脸愁容,泪珠儿伴着琴声一滴滴落下来,甚是凄婉悲凉。</b></p><p><br></p> <p><b>六、修身养性,琴为悦己者生</b></p><p><b>嵇康认为,音乐可以导引精神,宣泄感情表达心志,使人处于穷困孤独之中而不感烦闷,他著有《琴赋》,备述琴德。一生爱恨,皆在《广陵散》。</b></p><p><br></p><p><b>历代文人认为古琴具有以德润身的功用,把琴作为修身养性的乐器,在《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中,嵇康写道,“弹琴咏诗,聊以忘忧”,可见其心志。道家好琴之人也不在少数。“弹琴咏经,独乐天真”,是他们的理想追求。所以,有“士无故不撤琴瑟”之说。</b></p> <p><b>都说古琴首悦己,后悦人,或因其音色低沉,不易远赏;或因其声淡无味,只宜自乐。</b></p><p><br></p><p><b>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音乐家,既会鼓琴,还能弹筝。对于琴的自娱性质,他有《夜琴》:“蜀桐木性实,楚丝音韵清。调慢弹且缓,夜深十数声。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更有《船夜援琴》:“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澹,其间无古今”。</b></p><p><br></p><p><b>琴自古便有“琴到无人听自工”、“不是知音莫与弹”的说法。琴叫雅琴,音乐集会叫雅集,会弹者稀,不像其他乐器那样普及,似乎琴一出生就被定位为清高之作了。</b></p> <p><b>琴棋书画,把琴放在第一位,可见古人对于琴的喜爱和重视。看完《琴史》,又不免感叹这个小众乐器所具有的大能量。</b></p><p><br></p><p><b>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远, 符合中国文化中庸的精神, 也符合文人淡远清幽的审美。人琴合一,人情相依。在一切都追求速度、生活压力巨大、每日忙碌奔波的今天,弹奏古琴可以说一个非常好释放自己的选择,因为它的节奏自由、舒缓,可以在悠微的韵味中放松疲惫和紧张的神经。</b></p> <p><b>关于琴的诗有很多,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李白吟“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苏轼问“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陶渊明说:“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从此可知,古代文人爱琴之心。</b></p><p><br></p><p><b>我特别喜欢莲池大师的这首:“道人鼓琴不会按,平淡平淡复平淡。平平淡淡信手弹,自觉心头脱羁绊”,琴的淡泊宁静跃然纸上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