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第十二中学一原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

钱源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湖州第十二中学,是湖州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学校,它的前身是东吴大学附属吴兴中学。后来叫湖州二中,1998年7月,高中部另迁新址,初中部留在原址,更名为湖州第十二中学,但我们习惯地称它为老二中。其实它应该叫湖州二中初中部,名校不宜随便更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应该是60年代的照片,我们1959年一62年在这里上过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百年老校,绿树成蔭。现在已很难找到这样小巧玲珑,风景优雅的中学校园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应该是很早以前的照片,飞英塔的顶还在。后被雷击,顶毁了,银杏树也烧掉了树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旧时的鸰原堂一楼小礼堂的照片。</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它是我的母校,1959一1962年,我在这里(当时叫湖二中)读初中,毕业后考入当时湖州唯一的高中一湖州中学。1978年在下乡插队13年后顶母亲的职,又在湖州二中做了9年教师,当时教师奇缺,自己仅高中学历,又在农村耽了这么长时间,正所谓赶鸭子上轿,一上来就担任两个高中毕业班的数学老师和一个差班的班主任,实在勉为其难,幸得恩师李大同等老教师的鼓励和悉心指导,边学边教,业余时间又参加杭大数学本科函授,总算慢慢地胜任了工作。</span></p> <h3><font color="#010101">红楼旁的华英园。一所学校,只要有一个好的教育理念,一位好的校长,一群敬业爱学生的老师,希望所有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那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正所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目前体制中靠行政手段,用教学资源分配倾斜来扶持所谓的名校,不是靠公平竞争,很不妥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林蔭大道的尽头是原开在广场后路的正大门。人民广场现在叫健身中心,以前叫海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中老校门,在人民广场东北角,大门在现广场后路,文革时曾改名反帝路,因为这条路上有许多美国人造的建筑,包括原电影公司,第一人民医院,现湖州宾馆(交际处)海岛堂等,美式建筑,红墙,白铁皮屋顶,绿色木窗,还有百叶窗,到处是法国梧桐,这些都应是文物,如今只剩下十二中和一院的医技楼(原吴郡女中),一定要很好保护,再也不能毀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二中是文革后期才办的高中,老教师大都是原初中教师,当时学校引进了大量的年轻教师,老校长谢颖,书记俞志敏十分重视人才引进,不拘一格。一批文革中毕业的大学生,也包括我这样的学历不合格的回城知青,记得任重,温上同还仅是初中毕业,陈方燕,郑胜圣,谢庆薇,汪淑成,蔡玉雏,张丽琴等一批青年教师,学校还留下不少刚毕业的本校学生担任教师,象王明华,沈克强,蒋乐琴,陆剑英,宋萱,徐连娣等,通过领导压担子和自已的努力,以后都成了业务骨干和学生喜爱的老师,只可惜谢庆薇,任重英年早逝。</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因为谢颖校长,俞志敏书记知人善任,知识份子崇尚士为知己者死,那时也没有物质刺激,但全校教师努力工作,湖二中名声大震,因高考成绩骄人和省化学竞赛等各种竞赛(79年全省化学竞赛前10名中二中学生占了9名)成为当时湖州最牛的学校。而当时的优秀骨干教师大多仅仅只有三,四十岁的年龄。</span></p> <h3><font color="#010101">以前的煤渣跑道变成了塑胶跑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红房子当时当过青年教师的单人宿舍,如今已修茸一新,成了办公开会的地方。</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以正正德,以雅雅行。雅正教育,既是中华传统,又是教育观念创新。每所学校都应有自己的教学特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實验楼,知名校友谈家桢题字。原来从大门进来沿林蔭大道向北有一座教学楼,好象叫实践楼,木楼梯,我们初三是在这里上课然后毕业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校风,教风,学风刻在墙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学生宿舍虽是旧的,是原来的教学大楼求是楼改装的,但装修得与整个环境十分协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学生食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老校门,当然是新建的模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操场的西南角,记得曾是临时工的宿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出自东吴的名人众多,赵紫宸(世界基督教协会六大主席之一,燕京大学神学院院长),陆志韦(燕京大学校长,院士),还有谈家桢,钦俊德,高尚荫院士,徒步环游世界的旅行家潘德明也是东吴校友。刚看到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蔭杭,著名大律师,曾任民国浙江省审判厅厅长)初中是在湖州海岛中学毕业的,应该也是我们的校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学校里有好多这样的知名校友的宣传牌,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创办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最初是中学部,1905年才正式成立大学部。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的10月,东吴大<br>学曾迁到这里上课。蒋纬国先生在1932年春,也曾在吴兴东吴附中学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小学读的是湖师附小,初中读的是湖二中,高中读的是湖中,全是名校。但我最爱的是二中,我母亲潘允中是二中会计,后来管过学校基建,求是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新的建筑大都经她手建的,是个工作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求是楼有四层,在当时也算高的,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我母亲以五十多岁高龄,夜里徒手从毛竹脚手架爬上屋顶督工,令工人们敬佩不已。以前教师加班加点,补课辅导,从来不收学生一分钱和任何礼物,跟如今社会上一切向钱看,真不知道是进步还是退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操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家弟兄6人,个个会打篮球,不用组建,纯天然的一个球队,曾与少体校教练队PK,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学校向北看,飞英塔就象在校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宣传橱窗。我家六兄弟有四个是二中学生,还有我女儿,儿子,孙女都是。女儿钱小洁,儿子钱光煜的班主任都是钦韵琴老师。湖二中象钦韵琴这样爱生如子的老师有好多好多,象我初中毕业班班主任邓继珪老师,她对我的关心我终身难忘。象张芸,宋岱楠,商小玉,杨鼎文,张宝权等老师象慈母,象李大同,吴文杰,陈逸安,任重,刘瘦侠等老师象严父。我很怀念那时候二中的师生关系,那时候班主任连学生家长都很熟悉。我以为爱学生是一个好老师的第一标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钟,上,下课都用它,是文物,要保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美食厅也很养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鸰原堂门口挂三块牌,引起人们对这所有115年历史的学校了解的欲望。我也是这些研究会的成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这里变成跆拳道馆,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校史展览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鸰原堂现在叫向上楼,这些都是该保护的文物。曾有人提出把十二中拆给第一医院,这将是历史罪人,会留下千古骂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原来这里有12个教室,6个办公室,一个礼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容纳十二个班级上课,我也曾在这里上过课,教过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小礼堂改成跆拳道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心理咨询室。</font></h3> <h3>在这里聊天,心理疏导真好。</h3> <h3><font color="#010101">阅览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雅致的阅览室,大学里也找不到这么好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渲泄室。这是与时俱进的产物。现在的学生心理压力很大,学校设这些项目的确独具匠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还原历史,老校门模型。法古今完人,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仁老先生的亲笔题词。</font></h3> <h3>这里曾是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东吴大学在抗战时期曾搬迁到此,吴郡女子中学,湖州第二中学,1998年7月,成了湖州第十二中学,也是湖州师院附属中学。</h3> <h3><font color="#010101">二中的校友们,有空回母校看看,真的很不错唉,昨天我去学校的时候,看到有一批外地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在参观,出于礼貌,我没有拍照。百年老校东吴大学吴兴附属中学,生机勃勃,焕发青春,真的我很爱我的母校。</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