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助力促成长,教师扬帆乘风行 ——龙华区2019 年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淡淡的春天

<h3><font color="#808080">  桃红李白,草绿柳青。于莺啼燕归中,在杏花春雨里,春的脚步渐行渐近。恰逢人间四月,春意正浓,海口市龙华区2019 年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教学研讨暨提升教学能力培训活动于4月3日在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隆重举行,来自部分城区兄弟学校的老师们济济一堂为盎然的日子增添一抹难忘的春色。</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本次活动由海口市龙华区教学研究室发起,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开,旨在提高我区小学语文教师整体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强,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海南省特级教师冉茂娟老师,海口市龙华区教学研究室副主任、海南省特级教师梁晓萍老师,海口市龙华区教育局督导室林芳凝督学。</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接到活动通知后,我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会前积极做好周密的部署工作。为体现公正性、严肃性、专业性,培训采用纸质签到和二维码扫描签到结合,全程以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求知若渴的老师们提前进入会场签到,会场里早已座无虚席翘首企盼专家带来的指导盛宴。</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培训活动分三大板块进行:</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1.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副校长吴遥海主持开场,致欢迎词</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2.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教研员冉茂娟作专题讲座《语文课应该怎么教》</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3.海口市龙华区教育研究室副主任梁晓萍就本次活动做总结发言</font></h3><h3><br></h3><h3> <font color="#808080"> 首先,吴遥海副校长就此次活动发言,强调会场纪律,深入地阐释了研讨的意义并对到场的领导和老师表示热烈欢迎。👏👏👏<br></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808080">  接着,冉老师采用语文的方式以《一个故事》作为引子开场,娓娓道来,拉开讲座的序幕。</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b>引子</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故事讲述了一位退役军人转业到地方学校工作,因无专业学科素养,最终无奈选择任教语文学科。这让人们产生一种错觉:教语文不需要特长,更不需要专业。由此,不禁想到生活中出现的两种现象:一是生病的学生即使一两个月不上学,只要落实课本上的生字词就不会考得太差;一是作家交流成功经验时很少谈及自身语文素养在学校的熏陶,却大谈课下的阅读内容及数目。</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基于以上现象,社会出现三个悖论:</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1.任何人都可以当老师。</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2.仅靠学生的大量阅读就能学好语文。</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3.学习语文可以不需要语文老师。</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针对这些悖论,冉老师将此次专题讲座的内容定为教学现状分析,相关概念的辨析,教学内容的研制三个部分。</font></h3><h3><br></h3> <h1><font color="#808080"><b>一、教学现状分析</b></font></h1><h3><font color="#808080"> 悖论令语文教学者不寒而栗,但也令人产生疑惑:这些故事和现象是否有根源和依据?冉老师用近年在海口市各小学进行调研时搜集整理的信息资料向大家呈现目前令人堪忧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从学生上课的状态,2018年小考各区小学语文科三率一分的统计,试卷答题的现状不难看出学生现状:</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1.上课精神萎靡,无精打采。</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2.文不从,字不顺。</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3.语言运用表达能力薄弱,语文学习不合格。</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基于以上现状,可以得出结论:学生不爱学语文,学生学不会语文。</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仅仅是学生能力不够,家长监管不力?冉老师接着呈现目前教师的教学现状。她以《青海高原一株柳》《田园情诗》《水乡歌》三课的教学设计片段为例进行剖析,涉及高中低三个学段,说服力强。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科,这三篇课例只关注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这代表了广大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着重读书、交流、批注,在感悟上转圈。在提问学生课堂上的收获时,只停留在内容层面。结合以上的师生现状分析,不难发现:我们教的是思想品德课,地理课,科学课而不是语文课。</font></h3><h3><br></h3> <h1><font color="#808080"><b>二、相关概念的辨析</b></font></h1><h3><font color="#808080">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实践的执行也需要理论的支撑。冉老师从是什么?需要什么?怎么教?实际需要教什么?这几个问题入手,阐述了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的实质。</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b>(一)什么是语文课程标准</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语文教材由之前的百花齐放,换成如今的“统编教材”,这是国家期待的要求: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和学生个体的发展,国家期待学生具备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包括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两个方面。</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b>(二)语文课程内容</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为了有效达成语文课程目标所设定的语文素养目标,课程研制者建议“一般应该教什么”。包括课文以及对课文的阐释,也包括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在内的语文知识。</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b>(三)语文教材内容</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为了使较为广大的学生较好地掌握既定的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编写者提供“通常可以用什么去教”的建议。</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b>(四)语文教学内容</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针对具体的学生,为了使他们更有效地达成既定的课程目标,“实际需要什么?”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甚至更换。</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808080">  研讨持续进行,对于概念的解读令老师们茅塞顿开,纷纷反思自己课堂上的问题,大家讨论激烈,畅所欲言达到了较为显著的培训效果。</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来自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的一位老师分享自己的见解:平时在教学中,就内容而教内容,少把策略、原理、方法等教授给学生。</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来自海口市龙峰市实验学校的老师谈自己在地段教学中的感悟:低段教学中,在重构、处理、加工上由于怕学生理解不了以致增加负担令人生厌,而忽传授。在今后如果能化繁为简,进行处理,那么学生的语文能力将得到提升。</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冉老师针对以上老师们的发言,指出:忽略语文课程内容和教材内容的重构与结合,研究实际应该教什么。为了让老师更易于理解,她又从教材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两方面进行解读。</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b>(一)教材的原生价值</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文章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知识传播,情意交流和消闲的价值,即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font></h3><h3><font color="#808080"><b> (二)教材的教学价值</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价值。之所以出现教师无用论,教师无专业论,语文无用论,学生不爱学、不会学、学不会,语文课堂模式化等现象,均因没有缕清以上六个概念。在教学上没有关注教材的教学价值,混淆语文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仅仅传递课文的信息价值带领学生走向语言智能的知识之路。</font></h3><h3><br></h3> <h1><font color="#808080"><b>三.教学内容的研制</b></font></h1><h3><font color="#808080">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冉老师顺势向大家明确应研制出符合语文教学内容的方法。如何让教学在课堂上真正发生,一步一步去提取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明晰自己在课堂上要教什么。</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b>(一)把握语文学科本质的——教应该教的</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font></h3><h3><font color="#808080">综合看来,“学习语言”才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关键点。在教学任务上分清根本任务和派生任务。根本任务指语文课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和叙事状物。派生任务指语言文字的内容思想教育、情感熏陶、思维训练、审美陶冶等。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为了便于理解,冉老师以《第八次》教学设计为例请老师们点评。来自苍西小学和东山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就“写动员书”这一环节肯定了教师注重运用语言。词语仅仅是积累而不运用,就无法内化,应借助词语搭构支架进行运用,让学生在表达中学会表达。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话进行现实授课,留下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听说读写。</font></h3><h3><br></h3> <h3>(二)厘清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必须教的</h3><h3>  1.把课程标准教到位</h3><h3> 冉老师从识字与写,朗读课文,把握内容,了解文章等方面进行解读,并以低段教学识字与写版块为例,指出目前在教学上做的是平面推进,教得不到位。应从从读准字,识字形,理字义,写好字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延伸。</h3> <h3><font color="#808080"><b>  2.按年段目标不越位</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论指出不同学段的儿童认知阶段不同。针对低段学生,在学中教方法;针对中段学生,在学中用方法;针对高段学生,用方法学。</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808080"><b>  (三)解读教材课文蕴含的——教能教的</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例进行解读:看生字、看习题、看课文。在看课文方面,从文体入手了解科普性说明文的特点,弄清相关的科普知识;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学习过渡句概括法,说明对象串联法;从理清文章结构脉络入手……</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808080"><b>  (四)预测教学生需要的——教能教的</b></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文本内容丰厚,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教知识?这需要教师预测教学生需要的,教最近发展区的。坚持三不教原则:已经会的不交,一学就会的不教,教了也不会的不教。</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依旧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例》,在生字部分注意强调“耸”的字形字义,尤其是笔顺容易错;在课后习题上,侧重课文的整体感知;看课文上,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做到优先原则,同时兼顾文体、结构和文章文法。</font></h3><h3><font color="#808080"> 总之,在文本可提供的可能性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中进行梳理:我做什么。按照学生认知的能力,研制出适当的内容。</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808080">  🍁冉老师的话语字字珠玑,讲座的内容丰充实丰盈,令在场的老师们赞不绝口。经过这次专题讲座的洗礼,老师们如醍醐灌顶不禁开始思考自己课堂上存在的问题,构划今后的教学策略。</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可爱的老师们时而凝神谛听,时而奋笔疾书。详实的笔记是对专业的敬畏,是提升能力的渴望。</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最后,龙华区教研室梁晓萍副主任作总结发言。她强调:教师要钻研教材,把握好课标,关注好细节。语文教师是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不要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打转。要教给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实践中习得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学习,钻研教材,根据年段及文本体裁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确保语言训练的有效性。至此,本次培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font></h3> <h3><font color="#808080">  名家指导,助力成长;教师乘风,扬帆破浪!教学前进的路上,愿每一位教育人 化作这春日里的风光雨露,在耕耘的土地上浸润幼苗的心灵。期待这棵棵幼苗在语文课堂的感召下,桃李芳菲名天下,灿若星辰耀四方!</font></h3>

语文

教学

老师

学生

语文课程

教师

海口市

课文

教材

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