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教师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 张丽娜

<h3>有这样一种文字,无论岁月更迭,在时光长河里如一颗颗晶莹的珍珠,散发着思想的光芒,这就是——“经典”。</h3><h3>2019年4月2日,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全体教师,演绎了一场传承古今诗文经典的诵读盛宴——“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教师经典诵读活动。</h3> <h3>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经典诵读大赛河南赛区冠军,新乡市语言艺术研究会会长,新乡教育电视台"牧野讲坛"主讲人许少波老师进行专家点评。参加活动的还有新乡市第一实验学校校长席明刚、书记张忠全、副校长尚小勇、副校长杨然。</h3> <h3>首先,付冬梅老师为我们带来了朗诵《我喜欢出发》。</h3><h3>出发,意味着面对困难,接受挑战,忍受孤独,付出艰辛,但也唯有出发,才会让我们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未知的生命片段,看到不同的人生风景,收获丰富的人生体验,我们的生命也正因这一次又一次的出发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h3> <h3>我们静静聆听低数组全体教师带来的诗歌朗诵《当你老了》。时光飞逝,我们从出生一路走到现在,蓦然回首,已然觉察时光如水走得飞快,父母在老,朋友在老,我们也在老。让我们一起善待家人,友善朋友,珍爱自己,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h3> <h3>古人曾说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长歌行》一诗中也提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张丽娜老师朗诵的《匆匆》中,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时间的宝贵。</h3> <h3>我们在高数组全体教师朗诵的《水调歌头》词两首中感受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h3><h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百年来,我们吟咏着它,在花前月下与亲朋相聚;吟咏着它,在异地它乡思念故乡亲人。苏轼的一曲《水调歌头》,承载着世间诉不尽的豪情与离恨。同样是《水调歌头》,毛主席却借游泳写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哲学,可俯仰天地,可吐纳风云;游泳就是人生,逝者如斯,不舍昼夜。</h3> <h3>在宋和杰、张桂琴两位老师的诗朗诵《相信未来》中,我们不断感悟和体味,人之生于世上,无论是贫贱、富贵、苦痛还是幸福,逝去的终将逝去,唯有未来可期。相信未来,我们才能活得精彩。</h3> <h3>跟随徐冰老师的深情朗诵《山雀子噪醒的江南》,我们仿佛走进了烟雨蒙蒙的江南,走进了鸟语花香的乡村,走进了我们梦里的江南。</h3> <h3>大家跟随体音组的靳长阔老师,一起走进了如诗如画的“桃花源”。</h3><h3>“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那里环境优美,资源丰富;那里民风淳朴,生活安定。令人心向往之。</h3> <h3>在综合组全体教师的朗诵中,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走进春天:春天是诗情画意的季节,是生机勃勃的开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壮的青年。</h3> <h3>最后,我们在杨然老师的诗朗诵《就是那一只蟋蟀》中沉醉,在海峡两岸诗人的心中,一只小小的蟋蟀连接起了中国人的民族共同记忆,沟通了两岸中国人的共同情感。</h3> <h3>许少波老师作了精彩点评,他指出朗诵经典诗文,让我们的语文修养潜滋暗长。他还指出,其实朗诵并不神秘,就是把话说好,现实中怎样表达,朗诵时就怎样表达,当然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才是最重要的。</h3> <h3>笙歌散去,余音绕梁,诗词吟罢,齿留清香。经典是灿烂的星空,仰望它,我们找到精神家园;诗词是浩瀚的大海,朝向他,我们抵达心灵的彼岸。</h3><h3>通过今天的展示,我们坚信,在一实验,经典诗文的传诵将更加广泛,越来越多的孩子将会领略到经典诗文的魅力,我们的一实验校园也将会因为文化的浸润而更加美丽!</h3>

经典

我们

朗诵

老师

教师

人生

诵读

新乡市

走进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