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3></h3><h3> 我们去过了北京、西安、雪乡、泰国,却唯独没有去探访过家乡的美景和文化,就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来了——仙都!
通过仙都景区的研学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了解家乡,增强家乡自豪感!<br></h3><h3></h3><h3></h3><h3></h3><h3></h3> <h3> 最喜爱云雾缥缈中那挺拔的鼎湖胜境,还有那古老丁步桥上一抹红。记得吗?我们小时候作文中写的景色都是仙都,因为那时候,仙都就是我们眼中最美的景,渗透情感,无法忘怀!</h3> <h3> 练溪旁绿道边,婆媳岩的天然雕塑充满神秘感,一直吸引着已经成长的缙云人,每次有朋自远方来,总要怀着自豪又神秘的口吻讲讲婆媳岩的传说。讲到那得到报应的媳妇的头颅的去处时,总是模棱两可,玄玄乎乎,逗得朋友一惊一乍。<br></h3><h3><br></h3><h3></h3> <h3> “我们从哪里来?”“为什么我是中国人?”十岁,是思考寻根的年纪。语文课本中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单元引导着孩子们寻根的念想,而我们作为缙云人的那点傲娇也需要传承。所以,仙都我们来了!</h3><h3> “学习传统文化——从家门口开始”的仙都研学之旅正式开始!</h3><h3><br></h3><h3></h3> <h3> 3月31日,我们的“仙都研学”之旅如期成行,并圆满成功!仙都旅游局安排专人对接,多人组织,一路照顾周到体贴入微。 </h3><h3> 第一站便来到了仙都西入口,观看了唯美的仙都宣传片!</h3> <h3> 在独峰书院,我们换上汉服给孔圣人行了弟子礼,读了《论语》,实实得体验了一把古代文人的学习氛围。</h3> <h3> 妈妈估计也是第一次真正体验学堂和孔孟,庄严和静谧写在脸上!</h3> <h3> 学习肯定能带来快乐,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h3> <h3> 我们认识了竹简书、汉服和《论语》,指点论语的食指以后就是指点江山的食指!</h3> <h3>朗朗的读书声,萦梁绕耳。专注的神情也最美丽!</h3> <h3>在独峰书院,我们还学习了传统工艺:剪纸。</h3><h3><br></h3><h3></h3> <h3> 瞧爸爸妈妈们认真学习的样子!本来是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爹妈只是书童类身份,但现在看来爸爸妈妈们反客为主,抢着搞起活动来啊!哈哈</h3> <h3>虽然剪纸有点难,还是成功了,耶✌🏻</h3> <h3> 仙都旅游局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个亲密接触西方大提琴音乐的环节,邀请了德国顶尖数学家、大提琴演奏家Matthias Kreck(马蒂亚斯·克莱克)和我们现场互动。</h3><h3></h3> <h3>来一起欣赏一下大提琴家的演奏吧!</h3> <h3> “一闪一闪亮晶晶……”“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大提琴家几首中国耳熟能详的歌曲下来,顿时拉近了中德的距离,优美的大提琴声原来能与中国童声完美对接呀!</h3> <h3> 马蒂亚斯演奏起了巴赫的舞曲,引导着孩子们一起舞蹈,孩子们趁机来了一个群魔乱舞😓唉,穿着汉服,配着西洋大提琴,跳着魔抓舞的场面,作为老师的我哭笑不得!“别说是紫薇的学生哦,唉!”😓</h3> <h3> 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明星,咱也追星一把吧!抢一个签名先!三(6)班的热情真是无法挡啊! 😂</h3> <h3>不过,中西合影,还真是美丽啊!</h3> <h3> 学习了那么多传统文化,我们的肚子却还是很饿的! 😂从独峰书院步行到烧饼总部,导游姐姐又介绍了问渔亭、五老峰、“仙都”二字的题词。 </h3><h3> 我们知道了缙云建县1323年了,在公元698年武则天时期建县(哇,缙云的历史原来那么悠久啊!我还以为就前几年呢!)</h3> <h3> 在缙云烧饼总部,我们一哄而上,把自己给装扮了起来,最关键的是那个扑鼻的香味引诱了我们!</h3> <h3> 烤烧饼、包馄饨、滚豆腐丸子,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享受和体验着单属于缙云人的美食文化。麻晋瑞同学不禁感慨到:“原来豆腐丸子也是缙云的特产呀!”😂哈哈,才第一次知道啊?</h3> 永远吃不厌的馄饨就是这样“包”出来的。<h3><br></h3> <h3>咦,虫姐这是啥表情?难道烧饼掉烧饼桶里去了? </h3> <h3>伊达姐姐做的这是山饼吗?</h3> <h3> 皮皮哥哥烤烧饼的样子很专业呢!难道长大了想当烤烧饼师傅? 🤓</h3> <h3>烧饼桶里果然有魔法城堡🏰,瞧神秘的笑!</h3> <h3>三位烧饼西施齐刷刷展示自己的作品,味道杠杠滴!</h3><h3><br></h3><h3></h3> <h3> 我们的小好好宝贝,吃着三角形的烧饼也是极其回味无穷的!</h3> <h3> 我们的行程安排非常紧凑,下午来到了鼎湖峰和黄帝祠宇,真正走了一趟文化之旅。</h3><h3><br></h3><h3></h3> <h3>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聆听仙都的历史,欣赏仙都的美景,体验缙云的文化,都不如学会如何学习,在研学之旅伊始,老师便要求孩子们带上笔记本和笔、电脑、ipd和手机,边听边记录,这才是真正的研学。</h3> <h3> 我们知道了李阳冰是缙云有史记载有名有姓第一任县令;知道了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还知道李白曾写过一首赞美李阳冰的诗……(都是导游姐姐说的,哈哈)</h3> <h3> 我们知道了好溪古时候叫恶溪,全长123公里,缙云县内长66.11公里,源头在磐安,是我们缙云人的母亲河。</h3> <h3> 看家长们的专注表情!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其实从头到尾,家长们比孩子们听得认真多了。仿佛这个研学活动是为家长们举办的😂</h3><h3><br></h3> <h3> “绿谷仙都仙谷绿……”当导游介绍到“仰止亭”两侧的“回文联”,同学们都念念有词,将四个柱子上的对联全念了个遍。</h3><h3> 大伙对缙云也有恐龙化石感到不可思议。哇,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缙云原来有这么多神奇的东西啊!</h3> <h3> 归途之前最后一个游戏:寻找四叶草🍀有传言说:找到四叶草的同学将成为不用写今天的游记作文的幸运儿,所以最后一个游戏是最有竞争力的项目,大家都拼尽了全力!哈哈</h3><h3><br></h3><h3></h3> <h3> 鼎湖峰、倪翁洞、婆媳岩、问渔亭、大肚岩、龙耕路、芙蓉峡、五老峰那一处处浑然天成的美景召唤着我们!千万年的大自然馈赠和千年的文化,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去传承!</h3><h3> 而今我们带我们的孩子来了,要让他知道这才是家乡胜景!除了它,其余都不是家!</h3> <h3>图:陈一诺爸爸</h3><h3>文:赵千浔妈妈</h3><h3>审核:羊英君、郑春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