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的故事(五)【生活趣事】

风平浪静

<h3> 我上学时不像现在只有一个暑假一个寒假,假期很多但都很短,有麦假还有秋假。放麦假就是收小麦时会放一个周吧,那不是真正的放假而是要干活的,我们年龄小不能去割麦子,但干的最多的是拾麦穗,就是前面割麦子收走后会掉下些麦穗头,我们小孩子就负责拣起来。秋假是秋天收玉米时也会放几天假。</h3> <h3> 当时为了响应毛主席“自力更力,丰衣足食”的号召,后勤把没有工作的家属组成了家属红校,我母亲是参过军的,在一九五五年部队一刀切,大部分女兵都被动员退伍时离开了部队,成立家属红校时也参加了,干过缝麻袋的活、做过豆腐,经常有把麻袋拿回家里做,我还帮忙缝过麻袋,做豆腐是在我前面提到过的有水塔的那个院子里,有一次滚烫的豆浆还把王孟兰阿姨的脚给烫伤了,而且烫的还很厉害。我母亲去上班家里的大部分活都是我小姐在干,她当时也就十二、三岁吧,她和我家隔壁的马伟菊是好朋友又是同学,两个人经常在后面水管洗菜洗衣服,一面洗一面玩,王春英她姥姥就会喊她俩,快回家啦!你们两个妈都快回来了,不赶快干完又要挨骂了,因为两家的母亲都是出了名的管孩子严厉的。</h3> <h3> 那时候买酱油不叫买叫打酱油,就是从家里拿着空瓶子到服务社,服务社装酱油的都是大缸,酱油是用木提一提一提打到瓶子里的,我们小时侯都爱跑腿去打酱油打醋的,因为找的零钱都可以据为己有,一次我母亲给我小哥好像是三角钱,让我和我小哥去打酱油,一路走一路玩,走到礼堂时礼堂舞台下面有两个透气窗,大概也就一尺见方,透气眼还没筛子眼大,我俩在那研究半天,说这个钱能不能从这眼里捅进去,最后决定试一试,结果可想而知,进是进去了,但是有进无回了,当时吓得要命不敢回家怕被骂,在外面转悠半天也不敢回家,但不回去也不是事啊家里还等着酱油做菜啊,只有老老实实回家交待,现在想想那还真是小孩子才会做的傻事</h3> <h3>看到这张礼堂的照片了吗,当时的钱就是被捅到左面第一个小洞里了</h3> <h3>这就是后勤礼堂北侧东头舞台下面的小气窗,那钱如果能找出来是不是可以收藏起来啊!</h3> <h3> 当时家里做饭都是那种理的灶台的大铁锅,家家都烧木柴,后勤有一个木柴加工厂,就在易三小学西面那条街叫鸡蛋街的北头,加工剩下的碎木头、木花、木粉都是烧大锅的燃料,所以大院的孩子经常放学就拿着麻袋到木柴加工厂去抢木花、木粉,我小时候也跟着哥哥姐姐们去抢过,那些废料就堆在一个大房子里一大垛,我们就爬上去手扒脚踹往麻袋里抢啊,一边抢还一边玩不亦乐乎。为什么要用抢的,因为不是天天都有,而且家家都要用,不抢的话家里就没东西烧火做饭,这时候就看出来谁家孩子多有好处了。抢完了几家孩子用板车推回家,我经常都是那个座在板车上被推回家的。</h3> <h3> 还有件事印象很深,那时候好像很少有纸箱,只有一些特殊用品才用纸箱,像药品且大多都是用木头箱子,家里装东西的叵萝箱(土语)都是自制的,把旧报纸、废纸弄碎后用水泡烂制成厚厚的纸浆,用面粉自制浆糊搅到一起,再用坛坛罐罐做模具把纸浆糊上去,风干和阴干后从模具揭下来,再用牛皮纸或画报纸糊上就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叵萝箱,用同样方法做上盖子,记得当时家里好多装东西的箱子都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厨房装粮食的,据说用它装粮食还不招虫子,我自己都动手做过。</h3> <h3> 提到地震,许多人马上想到的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对于我来说,知道地震,第一次感觉到地震,是1969年的渤海湾地震。记得那是夏天,中午吃完午饭我和我小姐小哥在床上下棋,他俩坐在两面床边中间放着棋盘,我趴在床里头看他俩下,下着下着突然床在颤抖,我姐说我哥你乱动什么,我哥说不是我是小平,“小平”是我的小名,就听外面喊地震了我们就拼命往外跑,跑出去看到隔壁家的伟菊姐手里捧着个暖水瓶跑了出来,大家还好笑了一顿。这是我第一次切切实实的感觉到地震,下午去上学大家都在谈地震,上学的路上还是看到些旧房子出了些状况,还有些院墙倒的,晚上的时候大家都在议论有海啸,接到部队通知晚上都没睡觉,准备着东西在院子里等通知,部队准备了车辆和人员要是有海啸好迅速撤退,忙呼了半晚上接通知说没事了,就各回各家睡觉了。(经查证那是1969年7月18日13时24分,渤海湾发生的7.4级地震)。那次震感还是很强烈的,但是我们部队的房子都是苏联时期建造的,墙体都厚非常结实,到现在抗个七八级地震都没事。</h3> <h3>  大院的事不能少了看电影,看电影不得不说露天电影,后勤大院看电影在进大门的西院,办公区前面的大操场,每当晚上有电影时,操场上就会早早挂起幕布,我们就会早早吃好饭拿着小板凳去占位子,有时侯没有好位子会银幕后面看反的。看露天电影也是我们那时的一大乐趣。还有那时候经常有慰问团到部队慰文演出,演出都在礼堂进行,看演出是要票的,人多票少每家都是固定的票不够啊!找票就成孩子们的重要事,也经常的进不去急的没办法!</h3><h3> 还要讲一下吃的事,后勤大院我们常去的食堂是中灶也就是干部食堂,因为父亲的粮食关系在食堂,家家户户都去食堂打饭,后勤的中灶在礼堂的南面,那时从食堂买的饭一般都比家里的好,家里那时不像三年自然灾害时吃不饱了,但基本都是玉米面窝头和地瓜面窝头,这些还是好的最难吃的是那种生地瓜干,生地瓜干也是供应的口粮,洗一洗蒸着吃特别难吃,主要是难以下咽,从食堂买回来的馒头基本上先仅着我父亲吃,我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偶尔也能吃上点、其它的哥哥姐姐就没我这个待遇了。我小的时候好像没有花生油,家里吃的都是豆油,我记着我母亲买了好多猪板油熬成猪大油炒菜用,平常在家都藏起来,那时没有什么付食品吃,我兄弟姐妹就经常偷着吃,特别是早上煮的粥,挖一勺在粥里再倒点酱油,那叫一个香啊!不知道如果现在吃还能不能吃出那个味道啦!那时候很少能看到白糖,供应的大多是红糖,偶尔吃点馒头的时侯也是偷红糖抹在馒头上夹着吃。生活虽然有些苦,但乐趣还是很多的。小时候都喜欢过年,过年有好吃的,部队上过“八、一”,过年都分点白面粉,平常吃的面都是带麸子的面,过年节分的是84粉81粉,用精粉包饺子吃!过年时家家都要做炸麻花,我妈在家做时我就帮忙,赶成一大块面皮,再切成小块中间划三刀,从中间一翻放到油锅里一炸,酥脆甜香的特别好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