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青山行不尽(二)

老宾

登石门山记 <h1>  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的谢光军是我认识20多年的朋友。2019年3月27日我利用到西宁办事返回北京的机会,再次来到天水 。</h1><h1> 春天将至,万物复苏 。天水市满街的玉兰花、桃花竟相绽放,一片欣欣向荣 。到天水当天的中午,按照"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小谢用天水名吃浆水面招待我,席间叫来我也认识多年的朋友钱进,大家共同商量第二天到天水何处踏青,在众多选择中最终我们决定去天水麦积山附近的石门山一游 。</h1><h1> 石门山距天水市有五十多少公里,在全国石门山虽没有当地的麦积山名望大,要知道它也是5A级景区 。石门山设有南门和北门 ,分别于石门山的南侧和北侧,也就是说人们可以选择从山的南面或北面上山 。我到建议从南门进山,因为从南门进山可以经过天水的另一景点放马滩 。</h1><p class="ql-block"><br></p> <h1>  早上九点小谢约上朋友钱进,我们一行三人驾车向石门山而去,从石门山的南门进山,沿山沟而行,途中我们可以经过景点"放马滩" 。</h1><h1> 说到放马滩我有点困惑 ?传说放马滩是因为秦始皇先祖赢非子在此地为周王室牧马而得名 。放马滩设有收费处,买票进山门驾车数分钟,就能看到在不到一亩的草甸上,有一石碑碑文刻有"放马滩"三个大字,几匹不成比例的石雕大马置于草甸之上。为什么当年的赢非子放马是在此地?如何考证的 ?我上网查了一下,上个世纪山沟中曾出土战国秦汉时期的木板地图、竹简、纸地图等一大批重要文物,因此被当时的考古学家誉为先秦考古文化的圣地 。不知为何 ,面对这样一个有着历史意义古文化圣地,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也许是几座雕塑破坏了氛围吧 。</h1><p class="ql-block"><br></p> <h1>  石门山系小陇山林区的余脉,海拔高处也有2000余米 。虽说石门山论奇峰怪石不及黄山、华山;论访道参佛不及峨眉、五台,就连百里之外的崆峒山也不能同日而语 。但要知道,凡名山大川必有得天独厚之处。石门山也同样有着"奇"与"特"。其中石门山有着我国南北兼备的各种野生植物100余种(其中有很多是园林中的珍品)就是石门山的特点之一。</h1><h1> 对于野生植物我是一个货真价实的门外汉,野生植物的分类、品种、名称一概不知、不懂 。沿石门山石阶而上,我们走在植物的大千世界中。路边各种植物挂着牌子,牌子上介绍了植物的种类、用途,详细而通俗,着实让我恶补了一次植物学的知识。</h1><p class="ql-block"><br></p> <h1>  山上有一个叫漆树的树种引起了我的兴趣。同行的钱进告诉我,老年间人们采集漆树树皮所分泌的汁液,加工成大漆。用这种大漆涂在木器的表面上,天水漆器出名一定与这种采漆工艺的存在有关 。小钱说现在人们已不用这种方法采漆了,估计没有几年这种技能也将失传。是的!我看到路边的漆树上采漆时刻出的V字型刀痕已长出老皮,没有了新的刀刻痕迹,说明己有很长时间没有在此树上下刀采漆了 。我在网上搜出几张过去工人在漆树上采添的工作照片,以此纪念这种传统的工艺的消失。</h1><h1> 回去看了一些资料,因为漆树流出的液体有毒,也被称为“咬人树”。这种液体的毒性很强,一不小心会使人丧失性命。是不是这也是人们不用这种方式采漆的原因啊!</h1><p class="ql-block"><br></p> <h1>  三月底的石门山,山上的植被除了柏树、松树等常青树种外,其他树种还没返绿,树上的绿芽基本上也见不到 ,偶尔几簇山花在山间绽放,给群山添上喜色 。小谢告诉我天水山上变绿还要等上二十来天,可我们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h1><h1> 虽然迟到的绿色让人略感遗憾,但气候宜人,三五好友沿石阶而上,一边呼吸着干净的空气,一边欣赏眼前的美色 ,在有好友侃侃而谈相伴,真乃美事一件 。</h1><h1> 天门山南侧上山的路已修的很好,沿石阶一路向上可以到达石门山最经典的南、北二峰,石阶旁原来上山的土路依稀可见,为节省时间不时看到上山的挑夫或骡马在土路上行走 。看山门的老汉说石门山的景点跑全需三个小时,我们三人登顶南峰,又爬到北峰山脚下的道观,休息片刻便向山下而行,用时两个钟,速度不快不慢,是常人力体能为之的 。</h1><h1> 石门山分南、北两峰,两峰之间有"聚仙桥"相连。南峰满坡生长着柏树和杜鹃,以自然风光为主 。人站立于南峰登高远望,五颜六色的经幡随风飘荡, 一览众山景色极佳 。北峰一座座道观藏于林中,道观的红墙绿瓦与大自然相映成趣,偶尔响起的钟声穿过树林,仙风道骨不失是一处寻仙问道的好地方 。人们身临其境只见点点见精彩,时时都动心 。</h1><p class="ql-block"><br></p> <h1>  石门山原始的风貌保护的不错,也许不是季节,山上的游客中除了我们三人,一路上只见得三波,其中一波还是公园的管理人员来考察旅游事宜的,山上显得很清净。山路上不时能见到挑夫向山上背送食物和饮用水,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做着准备。山门不远处我们还能看到一面砖墙上用黑板报的形式介绍石门山,墙面上黑板还残缺的一块,看到此景顿时让我回到了七八十年代,亲切之感由然而生 。</h1><h1> 石门山南、北二峰壁立千仞,四周峭崖,只有一条小路连接,两峰对峙形成一道天然石门,这就是石门山名称的由来 。在石门山最著名要算横跨南、北二峰之间的聚仙桥了,据说当年的聚仙桥是木桥,重新修复后改为石桥。我觉得这一改韵味减半 。桥中赏月是石门山八景之一,称"石门夜月" 。站在桥中沿两侧峭壁远望,豁然开朗。身临其境闭目遐想 :夜晚天空晴朗,皓月当空,廊中对月的情景,就想不下得此山,等到晚上一观美景 。和全国景点一样,山上也在大兴土木,但愿建设工程不要大煞风景,破坏自然风景与庙宇道观巧妙结合 。</h1><h1> </h1> <h1>  人们都说城市是因人而美丽。这句话说的不错,正是天水的几位好朋友的存在,使我对天水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从不了解到了解;也使我对天水的名山大川从"听说过"到"游览过"。天水是历史文化名城,有"陇上江南"的美誉。我喜欢天水这座城市,我的天水旅行还将在进行之中!</h1> <h1>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