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的美篇

野外

<h1><b>往西走,美不胜收 (3)</b></h1><h3><b>为了等待亚丁最美的季节和最好的天气,我先拐了一个弯,去了云南剑川县的沙溪古镇。</b></h3><h3><b>和滇西北的大理、丽江、束河、独克宗等名扬四海的古城比起来,沙溪古镇显得有些羞涩无语,默默无闻。沙溪位于剑川县沙溪坝子的黑惠江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镇,公元前400多年,沙溪就形成了以黑惠江为中心的青铜冶炼制作基地,沙溪先人在那时便掌握了较高的青铜冶炼技术,成为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b></h3><h3><b>唐宋时期,沙溪作为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唐和土蕃、印度及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的一个陆路码头,盛极一时。</b></h3> <h3><b>兴教寺位于古镇的四方街上,是沙溪的核心。兴教寺建于明永乐十三年,距今已近600年历史了。它是我国目前保存规模最大、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佛教密宗“阿吒力”寺院。兴教寺内保存的明代壁画深受中原绘画影响,又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白族绘画艺术的瑰宝。兴教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高超的明代建筑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它梁柱衔接手法精巧复杂,做工大气,即保留了宋、元时期古建筑大殿式样遗风,又深受白族和藏密宗寺院建筑风格的影响,实属罕见。云南是地震多发地区,但是,历经600年间多次地震的严峻考验,它巍然屹立,丝毫不变形。</b></h3> <h3><b>和滇北其它古镇一样,沙溪古镇中心也有一个集集市、集会、居住、欢庆活动等功能为一身的广场,四方街。这个四方街以兴教寺为名就叫:寺登街。寺,指的是兴教寺;登,白族语是“地方”的意思。</b></h3><h3><b>寺登四方街是沙溪的灵魂与核心,是沙溪商贸交易的地方,这里有开阔的红砂石板街面、寺庙、古戏台、商铺、百年古树、古巷道、寨门,功能齐全,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专家们誉为“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古集市”。</b></h3> <h3><b>古戏台</b></h3> <h3><b>古戏台主体结构是魁星阁,是当地白族人民敬奉魁星的地方,戏台只是附带功能。但每逢民族节日,全镇白族儿女身着盛装,弹着龙头三弦,齐聚四方街,在戏台上载歌载舞,一片欢乐吉祥,方能真正见识到古戏台在当地人们心中的位置。</b></h3> <h3><b>古树</b></h3> <h3><b>古寨门</b></h3> <h3><b>行人寥寥,惬意自如的街景,真叫人“世上繁复,又奈其何。心宁如许,未必思蜀”。</b></h3> <h3><b>走在沙溪深深的古巷中,既能感受曾经繁华的商业气息,又能品味浓浓的文化氛围,仿佛听见了古人的大声喧哗和窃窃私语;想像出已斑驳陆离的门窗里曾经发生的故事。</b></h3> <h3><b>如此古朴、静美的古镇,当然会成为艺术创作的风水宝地,不知在这些小画师们的笔下,沙溪古镇会风韵几何?</b></h3> <h3><b>黑惠江上的玉津桥,望着过桥人的背影,恍惚间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b></h3> <h3><b>沙溪古镇依山傍水,水傍的是黑惠江;山依的是石宝山,大约15分钟车程便可到达徒步上山的后山。</b></h3> <h3><b>山路两边花艳松虬,水清石怪,风景绮丽。</b></h3> <h3><b>石宝山为丹霞地貌,球状风化石形成的奇峰异石如钟、如箭、如狮、如象,崖壁高低错落有致,有石钟山石窟、宝相寺、金顶寺、海云居等,别具一格。</b></h3><h3><b>石宝山歌会是此地最著名的盛会,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六日到八月初一。歌会期间,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纷至沓来,山间小道上五彩斑斓,人流如潮;姑娘们悦耳、嘹亮的歌声和小伙子们明快爽朗的龙头三弦曲此起彼伏,令人陶醉,不知有多少动人的爱情故事随歌声而出!中老年人也不落后,老年人用歌声讨吉祥,保平安;中年人以歌喉露智慧,展才能。傍晚时分,漫山遍野炊烟袅袅,人们用泉水煮香锣锅饭,素不相识的来客,只要弹弦开口唱,便被邀请共享佳宴,话家常。</b></h3><h3><b>如此美好的时刻,可惜我没赶上,运气不会百分百的眷顾你!</b></h3> <h3><b>石钟寺,园内有一石如钟而得名。</b></h3> <h3><b>玉皇阁</b></h3> <h3><b>狮子岩</b></h3> <h3><b>岩画</b></h3> <h3><b>路边吃挂面的猴子</b></h3> <h3><b>石宝山宝相寺,又名石宝寺,因依崖壁而建,被誉为“云南的悬空寺”,明正统年间鹤庆知府高论所建。初为道观,后佛教兴盛,成为一个佛道合流的“寺、观”。</b></h3> <h3><b>下山时,又得此猴相送。</b></h3> <h3><b>海云居</b></h3> <h3><b>常住在海云居寺内的老妪们,似乎是在此养老了。上图晾晒的辣椒就是她们的菜“料”。她们对我这个陌生人的到来,视而不见。</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