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的前世今生

有你更精彩!

<h3>千岛湖,因其山清、水秀、洞奇、石怪而被誉为“千岛碧水画中游”。</h3> <h3>整个湖区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中心五大湖区,拥有大小岛屿1078个。</h3> <h3>然而,你知道千岛湖是怎样形成的吗?</h3> <h3>原来在浙江现在千岛湖的淳安一带只有一条美丽的新安江,并没有湖。</h3> <h3>1955年10月,电力工业部选址淳安与建德交界的铜官峡,建设新安江水电站。1956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复电力工业部,同意将新安江水电站正式列入第一个五年计划和1956年计划。</h3> <h3>1957年4月开工。近处是为建水电站大坝而铺设的临时浮桥,远处才是大坝所在的铜官峡。</h3> <h3>1957年,刚开始建的新安江水电站大坝。</h3> <h3>1957年刚开始建新安江水电站大坝。从1954年6月起,浙江省和建德专署及淳安、遂安、建德等县先后成立山区经济开发工作委员会,进行移民安置的调查规划和移民试点,并编造移民方案呈送国务院。1956年11月,首批移民迁桐庐。1958~1960年,移民达到了高潮,三年共移民184342人。到1970年止,共移民外县207407人。移民主要分布在江西省景德镇、宜黄、德兴、婺源等地;安徽省屯溪、绩溪、旌德、歙县、休宁、祁门、泾县等地;浙江省桐庐、建德、富阳、临安、德清、金华、兰溪、开化、常山、衢州、龙游、武义、遂昌、庆元、云和、松阳、龙泉等地,淳安县安置82544人。从1956年11月至1970年的16年中,全县共移民289951人。</h3> <h3>1959年9月,大坝比计划提前15个月封堵最后一个导流底孔,水库开始蓄水。1960年4月、5月,第一、二台机组提前20个月发电;同年9月,220千伏新安江——杭州——上海高压输电线路架通,华东大电网开始形成。1965年12月,电站工程竣工。</h3> <h3>电站水库正常坝前水位为108米,淹没淳安、遂安两座县城、3个镇、5个农村集镇,1377个村庄,30多万亩耕地,移民28万多人。上图中,当年的威坪,现在在水底呢。</h3> <h3>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千岛湖。</h3>